3個病例,教你認識CLL依魯替尼耐藥
患者男,53歲,7個月前因CLL復發(fā)接受依魯替尼治療。隨后,獲得部分緩解伴淋巴細胞增生(PR-L),淋巴細胞絕對計數(ALC)穩(wěn)定下降,1月前的最后一次檢測為20×109/L。
【兩會話題】慢病防控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
美國著名華裔科學家MIT張鋒教授團隊是該領域的領先小組之一,最近發(fā)表論文提供了一種更好的CRISPR基因編輯工具,他們根據生物進化理論,在細菌蛋白庫中尋找更理想的DNA切割酶,獲得了成功,使該技術超更簡單、更便宜、更快、更準等方向上邁進一大步。
剛剛結束的倫敦 2015 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上,ESC 主席 Fausto Pinto 教授提出,心血管疾病已是全球死亡主要原因:全球 51% 女性、42% 男性的死亡原因都是心血管疾病。
患者男,53歲,7個月前因CLL復發(fā)接受依魯替尼治療。隨后,獲得部分緩解伴淋巴細胞增生(PR-L),淋巴細胞絕對計數(ALC)穩(wěn)定下降,1月前的最后一次檢測為20×109/L。
隨著新的影像學技術的發(fā)展、微生物識別的改進、引流技術的提高,以及支持治療的改善降低了肝膿腫的死亡率。但是如果未經治療,這種感染仍然是致命的。
皮質類固醇已被確定為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標準治療,但對皮質類固醇激素維持治療的要求是有爭議的。近期,有研究者進行了一項隨機對照試驗,以闡述維持性皮質類固醇治療AIP患者的療效。
腎細胞癌(RenalCellCarcinoma,RCC)是最常見的泌尿器惡性腫瘤之一,來源于腎上皮組織,占腎惡性腫瘤的85%左右,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其發(fā)病仍處上升趨勢。
之前已經提出了很多種生物學機制用來解釋輸精管切除術與前列腺癌之間的關系,包括免疫調節(jié)作用、細胞增殖和性激素失衡。然而,沒有一種在人類中獲得支持。
根據一項最新試驗結果,CTCs可以作為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LA-NSCLC)中,一種有前景的、腫瘤進展/復發(fā)的生物標記物。
現在ED-SCLC標準的一線治療方案為依托泊苷聯合卡鉑或順鉑。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該方案廣泛應用,直至現在仍沒有更好的治療方案站出來超越該經典。而進一步的治療進展絕大可能來源于非化療藥物。
中華醫(y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皮膚美容學組、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皮膚科醫(yī)師分會美容學組、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皮膚科分會光醫(yī)學和皮膚屏障學組特制訂了《中國敏感性皮膚診治專家共識》。
RE-CIRCUIT?研究是一項國際多中心、隨機對照、開放標簽研究,旨在比較非瓣膜性房顫患者消融術圍手術期不間斷達比加群治療和不間斷華法林治療的安全性和療效。該研究于2015年4月啟動,納入704例計劃接受消融術治療的陣發(fā)性或持續(xù)性房顫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