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抑郁癥的病因并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與社會環(huán)境諸多方面因素參與了抑郁癥的發(fā)病過程。
抑郁癥患者不宜從事什么工作,最適合什么工作?
有抑郁的人不要想著自己的病情不能讓別人知道,不要過于擔心自己的病情情況,只有及時接受相關(guān)的治療,才可以減少自己內(nèi)心的負擔,從而減少這些病情對自己的身體心理健康造成的危害
我確實是有感而發(fā),因為自己親身的經(jīng)驗,很能感受那種對于生命載浮載沉,天天掙扎著要不要再多活一天的感受,其實只要一閉眼,任憑身體沉到深淵里也就一了百了了,慶幸的是,我靠著自己的意志,不靠藥物介入的結(jié)束了那樣的子。
我們不用刻意逼自己哭泣,因為哭泣是心靈真正放松時的狀態(tài)。我們需要允許自己哭泣,真正的拋棄「哭泣是軟弱的」陳腐觀念,解開心靈的枷鎖,我們就能放聲痛哭一場!
害怕、焦慮或回避通常必須持續(xù)至少6個月才能診斷。這些癥狀并非軀體疾病或酒藥所致,且已經(jīng)對患者造成了嚴重的痛苦,損害社會、職業(yè)或其他重要方面的功能。
但我只能細數(shù)讓我失眠的原因。所以我去散步。但我僵硬的膝蓋像被拎在強壯手臂之下無力的手腕中叮當作響的銀匙。他們在我耳邊像笨拙的教堂鐘聲一樣就回響,提醒我在一片幸福的海面上夢游,但我卻無法將自己浸入其中。
不論是反復(fù)無常的蕁麻疹、濕疹;或是看似尋常的痤瘡、皮脂漏...背后都有一個叫做“壓力”的討厭鬼。它既是因、又是果,緊緊地糾纏著皮膚不放。
當然去好奇和質(zhì)疑為什么這樣,這是并不是錯,我們的思維是很了不起的工具,但是這不能解決問題,把身體與呼吸帶進來,更多的善意帶進來,我相信只要我們把身體投入生活當中,很多東西都會出現(xiàn)有答案。你的對抗與情感會出現(xiàn),也許有淚水或者身體不舒服,這些都是可以的,多給自己和他人一些支持吧!
因此,希望通過對抑郁癥患者“三無三自”的解釋,使大家對抑郁癥的癥狀有更深入的了解,并為抑郁癥患者當前癥狀的緩解提供一定的幫助,增加其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和動力,減輕患者的無望感,協(xié)助患者恢復(fù)“三自三有”,即“自尊、自強、自立”、“有能、有望、有價值”。也為藥物治療起效爭取更多的時間和效果,降低自殺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