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九九热国产,毛片aaa

您的位置:健客網 > 療養(yǎng)頻道 > 療養(yǎng)資訊 > 道家養(yǎng)生 > 三伏養(yǎng)生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 趕緊來看

三伏養(yǎng)生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 趕緊來看

2019-07-30 來源:一分鐘健康養(yǎng)生  標簽: 掌上醫(yī)生 喝茶減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減肥 cps聯(lián)盟 美容護膚
摘要:俗話說:初伏防中暑,中伏除病根,末伏躲老虎。而今,中伏遇上大暑天,熱上加熱,暑邪和濕邪交替,稍不注意,人體容易落下病根?!爸蟹「?,那具體怎么除呢?

初伏:7月12日~7月21日,共10天

中伏:7月22日~8月10日,共20天

末伏:8月11日~8月20日,共10天

三伏養(yǎng)生,切莫貪涼

夏日炎炎,防暑固然重要,而今天養(yǎng)生君跟大家聊的卻是相反的兩個字:防寒。

大熱天不防暑,防寒? 這可不是開玩笑。

從中醫(yī)角度看,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

有些人冬天手腳冰涼,常常生病,可能是由于夏天受寒、陽氣虛弱,以致冬天陽氣“不夠用”,不足以抵抗冬寒,容易引發(fā)以下病癥:

拉肚子,食欲下降; 頭暈頭痛、月經不調; 頸肩腰腿痛、風濕關節(jié)炎等等。

如今正處三伏天,且為中伏,人體陽氣將到達一年中的頂峰。此時,血管處于擴張狀態(tài),腠理開泄,可一旦著涼,寒邪侵體,陽氣受損。

因此,三伏天,切莫貪涼,注意防寒。

夏日之寒,從何而來?

空調之寒

作為炎夏的必需品,空調在給人們帶來清涼的同時,也誕生了現(xiàn)代人獨有的“空調病”。

一到夏天,不少人會感到膝、踝、頸、腰等部位酸痛發(fā)硬,或出現(xiàn)腸胃不適,有些女性還容易痛經。

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長期處于低溫的空調環(huán)境下,寒涼刺激身體各部,以致血管收縮,血流不暢,損傷膝、踝、頸、腰;而胃腸受寒,則蠕動減弱,功能失調。女性更容易氣血瘀滯,于是誘發(fā)痛經。

建議:

1.不要在風口處對著空調直吹;

2.從炎熱的室外回來,應先緩10~15分鐘,將身上的汗用毛巾擦干,待體表溫度降下來后再開空調;

3.空調溫度別開太低,最好設定在26℃;

4.長期待在空調房里,最好穿件有領的衣服或加披圍巾,并準一件開衫外套,以備不時之需。

飲食之寒

炎炎夏日,許多喜歡吃冰涼的食物,如冰可樂、冰西瓜、冰淇淋等,以清涼一夏。

但寒邪傷胃也傷肺。

《黃帝內經·素問·咳論》篇中就提過:

其寒飲食入胃,從肺脈上至于肺則肺寒,肺寒則外內合,邪因而客之,則為肺咳。

意為天氣炎熱時,人體熱量不易散發(fā),胃腸溫度也會偏高。此時,冰冷的食物進入胃腸,一邊巨熱,一邊巨冷,碰撞到一塊,胃腸所受刺激強烈,容易引起胃腸痙攣、出現(xiàn)腹痛、腹瀉等情況。

另外,心臟毗鄰食道和胃部,驟然冰冷,也會刺激心臟,嚴重時甚至會誘發(fā)心絞痛、心律不齊、心肌梗死等。

建議:夏日進食冰冷之物,要注意以下幾點——

1. 清晨、空腹,以及激烈運動后,盡量不吃;

2. 吃時速度不宜過快,最好在口里含一會再下咽;

3. 控制次數和數量。

洗浴之寒

天氣炎熱,很多人都喜歡洗冷水澡。但即便是夏日,洗冷水澡也是有講究的,否則驟冷驟冷,身體很容易受到傷害,甚至誘發(fā)心腦血管意外。

提醒注意,夏日洗冷水澡,務必遵循以下3點:

過程循序漸進

全身大汗,熱不可耐,便一桶冷水從頭往下澆,一時爽快,卻可能危及性命。

這絕非危言聳聽!大汗淋漓之際,突如其來的冷水刺激,會讓冠狀動脈驟然收縮,甚至造成急性閉塞,血液無法流通,嚴重的更會誘發(fā)心肌梗死。

為健康計,洗冷水澡前,最好先用冷水洗臉、擦身,然后在逐步過渡到冷水淋浴,讓身體有個適應的過程。

5類人群不建議洗

患有嚴重心腦血管疾患、肺結核、風濕性關節(jié)炎者,以及經期和孕期女性。

6種情況不宜洗

感冒發(fā)燒、飽食、酒后、空腹、劇烈運動后、極度疲勞時,不宜洗冷水澡。

雨水之寒

三伏天還處在雨季,雷陣雨說來就來,稍不注意被雨淋了個全身,寒邪侵體,輕則感冒頭痛,重者還會造成頑固性頭痛,甚至誘發(fā)肺炎、心肌炎等嚴重疾病。

建議:日常外出,記得攜帶雨具,太陽猛烈可防曬,下雨可遮擋。如若被雨淋濕,應及時換下濕衣服,并吹干頭發(fā)。切忌淋濕身還直吹風扇和空調。

做好三點,讓你輕松享“伏”

01三伏進補,逼出寒邪

一年當中,有兩個進補最佳的時間,一為冬三九,二為夏三伏。三伏時,全年陽氣最盛,適當進補,能將體內蓄積的寒邪逼出,一身舒坦,全年都少生病。

而三伏進補,講究清補、平補,以及健脾祛濕。

適宜的補益食材如下:

清補:綠豆、百合、西洋參、麥冬、石斛、沙參、玉竹、五味子

平補:蓮子、銀耳、芡實、紅棗、黨參、太子參、五指毛桃

健脾祛濕:淮山、茯苓、黃芪、黨參、蓮子、芡實、薏米

附:兩款補益食療

綠豆蓮子湯

做法:取綠豆100克,蓮子30克,加水適量,煮至綠豆裂開,出鍋加適量冰糖即可。

功效:補益清熱,健脾祛濕。

山藥芡實蓮子粥

做法:粳米、芡實、山藥各50克,蓮子少許,加水適量,煮成粥,放糖調味即可。

功效:調理脾胃,改善失眠。

(2)適當出汗,動則生陽

《易經》曰:動則生陽,靜則生陰。

避開太陽猛烈的時段,夏天也應多到戶外進行鍛煉??梢运KL珮O、練練八段錦,或者跳舞、慢跑等,通過適當的出汗,有助于陽氣宣泄,帶走體內寒濕,精神爽利,人體更健康。

需注意的是,出汗過多,陽氣也會外泄,所以,運動時感覺到微微有汗即可。

(3)夏日泡腳,扶陽驅寒

泡腳不是冬天的專利,事實上,夏天也是泡腳的時節(jié)。

夏日泡腳,照樣可疏通經脈、扶陽驅寒。輔以溫熱的藥材,如生姜、艾葉、桂皮等,補陽效果更佳。

推薦兩個泡腳方:

吳茱萸白醋方

方法:吳茱萸15克煎汁,再加入500毫升溫水、500毫升白醋,每天泡一次,每次20分鐘。

功效:適用于失眠多夢、高血壓等癥。

生姜艾葉方

方法:生姜(留皮)200克,艾葉30克,洗凈搗碎,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煮20~30分鐘即可。待水自然溫熱后,泡20分鐘即可,睡前泡,效果更佳。

功效:疏風散寒,溫經除濕,適用于風寒感冒、頭痛、產后風、濕疹瘙癢等癥。

有健康問題?醫(yī)生在線免費幫您解答!去提問>>
健客微信
健客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