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yī)案實錄
患兒楊某某,女,1歲。因食欲旺盛、消谷善饑、夜不能寐一年前來就診。于2016年2月開始出現(xiàn)多食易饑表現(xiàn),喜食蛋糕等甜食,但過食則容易臍周腹痛而夜不能寐、情緒激動煩躁,偶見四肢少量小紅疹,平日除多食易饑之外,急躁易怒、外出游玩多要家長背抱。西醫(yī)檢查:超聲提示有少量腸道脹氣,其他各項均無明顯異常。多方求治效微。
初診(2017年4月22日):腹部臍周脹滿、夜不能寐,飲食偏嗜,易怒、磨牙,身體四肢偶見紅色少量癢疹,口有異味,大便干,排便難,面色偏青泛黃,體型偏瘦,不語,舌紅苔少、脈沉細,指紋淡紫。辨證:肝氣橫逆、胃強脾虛。治以疏肝健脾,調(diào)和營衛(wèi)。處以銀臺芍六君子湯加味;銀柴胡6g,臺烏4g,白芍6g,太子參8g,白術8g、茯苓6g、炙甘草4g、化橘紅3g、京半夏5g、木香4g,白豆蔻4g,炒麥芽6g,焦山楂6g、神曲6g,炒雞內(nèi)金5g,火麻仁4g,大棗3g,徐長卿5g,千里光5g。五劑,劑型為中藥免煎顆粒,每劑分為4袋,3次/日,每次服用1袋,餐后1小時10ml溫開水沖服。
二診(2017年4月29日):患兒睡眠時長增加,磨牙次數(shù)減少,身上已無癢疹。但食欲較之前大增,且性急易怒,大便軟,略有不成形,舌淡苔少。說明肝氣有所舒,但胃火偏盛,消谷善饑。仍用銀臺芍六君子湯,去上方健脾消食、祛風止癢之藥,變化處方為:銀柴胡6g,臺烏4g,白芍6g,太子參8g,白術8g、茯苓6g、炙甘草4g、化橘紅3g、京半夏5g、炒棗仁6g,合歡花6g,淮山藥6g,藿香6g,佩蘭5g,公丁香1.5g。三劑,囑四日后再來復診。
三診(2017年5月2日):患兒食欲稍減,睡眠時間較前增加,已無磨牙,但仍容易食過量腹痛,仍有性急易怒癥狀,說明藥已中的。守上方,更服3劑,四日后再來復診。
四診(2017年5月6日):患兒食欲稍減,情緒急躁易怒有所緩,每晚睡眠時間稍好轉(zhuǎn),但對于難以消化的食物仍有食后臍周疼痛癥狀,大便軟,舌淡苔少。守上方,更服3劑,四日后再來復診。
五診(2017年5月9日):患兒食欲稍減,每晚睡眠時間增加,但日間睡眠易醒,已無食后臍周疼痛癥狀,情緒急躁易怒減輕,大便軟,舌淡苔少,患兒母親自述患兒開始有味覺、知藥味,精神轉(zhuǎn)好,體力有增加,能連續(xù)在小區(qū)里自行游玩3小時。守上方,加防風6g,薏苡仁10g,大棗6g,芡實8g,2劑,四日后再來復診。
二、證治機理
《素問·陰陽別論》曰“二陽結謂之消,三陽結謂之隔”。綜合患兒體質(zhì)、癥狀、舌脈的情況,辯證為:胃強脾弱,肝脾不調(diào)。處以銀臺芍六君子湯加味以健脾益胃、疏肝理氣。效果明顯。六君子湯在益氣健脾、和胃燥濕,用之治療脾虛泄瀉很好理解,而用之治療胃強脾弱的消谷善饑,雖然有”贏而益之”之虞,卻又在情理之中。本案主要病位在胃。中醫(yī)認為胃主受納腐熟,其氣以通降為順,是為“水谷之海”。脾與胃以膜相連,互為表里,“脾主為胃行其津液”,共同完成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水谷精微的輸布,以化生氣血滋養(yǎng)全身,故合稱“后天之本”,共為氣血生化之源。作為胃本腑的病機變化,其虛者表現(xiàn)為胃氣、胃陽、胃陰的不足;其實者,多表現(xiàn)為胃熱、食積及瘀血等。在本醫(yī)案中表現(xiàn)出來的胃腑病機為:胃熱熾盛,“熱”與“火”同類,胃熱熾盛,郁而化火,即是胃火。胃熱胃火,常由以下四種原因?qū)е拢阂弧⑼庑叭肭?;二、飲食失?jié);三、氣瘀痰食,郁而化火生熱。四、肝膽之火,橫逆犯胃。而本病案的根本病因病機則可以概括為:肝膽之火,橫逆犯胃加之飲食不節(jié)導致的胃熱,并發(fā)展為胃的功能亢進,出現(xiàn)胃中嘈雜,消谷善饑。而本病案的根本病因則是肝火。肝火為肝臟機能亢進,故其病機特點可表現(xiàn)出熱性及沖逆諸病癥。正如《西溪書屋夜話錄·治肝三十法》所說:“肝火潘灼,游行于三焦,一身上下內(nèi)外皆能為病,難以枚舉。如目紅顴赤、痙厥狂躁、淋秘瘡瘍、善饑煩渴、嘔吐不寐、上下血溢皆是。”而肝火犯胃則可癥見脘脅脹痛、吞酸嘈雜、煩躁易怒、暖氣呃逆。最后在本病案中的脾虛表現(xiàn),則是胃熱熾盛、消谷善饑的結果,《脾胃論·飲食傷脾論》又云:“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胃既傷則飲食不化,口不知味,四肢困倦,心腹痞滿,兀兀欲吐而惡食,或為饗泄,或為腸澼,此胃傷脾亦傷明矣。”由此可見患兒食不知味實乃胃氣損傷的表現(xiàn)。最后在本病案中的脾虛表現(xiàn),則是胃熱熾盛、消谷善饑的結果,《脾胃論·脾胃勝衰》所云:“飲食不節(jié)則胃病,……胃既病,則脾無所稟受。”細論此脾虛應屬于脾陰虛,《靈樞·五邪篇》“邪在脾胃,則病肌肉痛,陽氣有余,陰氣不足,則熱中善饑。”脾陰虛則會導致身體失于滋養(yǎng),引起全身臟腑功能低下。表現(xiàn)為面部失于滋養(yǎng)而見面色萎黃無華;形體失于滋養(yǎng)而見形、四肢乏力;心神失于陰血滋養(yǎng)而見神疲倦怠、困倦嗜臥。官竅失于滋養(yǎng)而見皮膚干燥、鼻干唇燥、毛發(fā)脫落或憔悴。
以上為本病案基本病機,其實若以成人而論并無異常。但對于一個1歲零4個月的嬰幼兒而言,此證候的出現(xiàn)實屬罕見,因為小兒本是稚陰稚陽之體,生長發(fā)育迅速,尤其表現(xiàn)出脾常不足的生理特點.加之小兒飲食不知自節(jié)。因此常為飲食所傷,易患嘔吐、泄瀉、積滯、腹痛、厭食、疳病等病證,消谷善饑則較少見。
本病治法為疏肝理氣、健脾和胃為主。條達肝氣以消肝氣橫逆亂行;健脾益脾陰,以和胃為最終目的?!队子准?middot;消渴證治》中認為“多食善饑為中消,胃熱也;……雖為火盛水衰之證,然由虛熱者多,實熱者少。若作有余治之,誤之甚矣。”故本病治法考慮到小兒的稚陰稚陽的生理故不能以清瀉治法療之。
本病方藥選用從始至終都以“銀臺芍六君子湯”為主方——六君子湯與銀柴胡、烏藥、白芍。六君子湯始見于《醫(yī)學正傳》卷3引《局方》,從其組成及命名來看。顯然由四君子湯加化橘紅(陳皮)、京半夏(半夏)而成。明代·薛己在《外科發(fā)揮》卷5中對其作了進一步的補充:“一切脾胃不健,或胸脆不利,飲食少思,或作嘔,或食不化,或膨脹,大便不實,面色萎黃,四肢倦怠”,明確指出本方為治療“一切脾胃不健”而設。銀柴胡,清虛熱,除肝熱。烏藥,行氣止痛,溫腎散寒。白芍,養(yǎng)血斂陰,柔肝止痛,平抑肝陽。上藥和六君子湯相合,諸藥共奏疏肝解熱、健脾燥濕化痰之功。另外在多次復診的過程中,恩師杜光明主任在臨證變化的過程中,不斷加減變化的單味中藥和成對中藥,也是很值得學習與借鑒,如:在初診患兒身局部有紅疹,所用的徐長卿、千里光,在臨床實踐中對于祛風止癢、清熱解毒確有實效。而炒酸棗仁、合歡花的運用則是健脾疏肝,安神助眠的常用藥,能有效增加本病案患兒的睡眠時長,使全身之血回流肝臟而濡養(yǎng)肝陰,退肝熱。另外,淮山藥、藿香、佩蘭等藥的使用則是益脾陰、化濕、清口氣的有效辦法。這些方藥其實都對于本病的標與本的深層次理解與融會貫通兼顧,《內(nèi)經(jīng)》有曰:“知標本者,萬舉萬當。未知標本,是謂妄行。”這也是本病治之得效的根本方法論。
縱觀本病案五次診療記錄,恩師杜光明對于臨床比較罕見小兒胃強脾弱的消谷善饑證,知常達變、以簡馭繁、標本兼顧,從臟腑氣血入手,緊抓肝脾胃氣機不和之主要矛盾,以銀臺芍六君子湯為主方加減變化,收效明顯。用疏肝理氣健脾之法來化解胃熱熾盛并行之有效,理法玄妙,啟迪良多。今輯錄此案,望與同道共參,如有謬誤,請多加指正。
疏肝開郁,導滯和中。用于肝胃不和引起的胃脘脹痛,胸脅滿悶,嘔吐吞酸,腹脹便秘。
健客價: ¥9疏肝開郁,導滯和中。用于肝胃不和引起的胃脘脹痛,胸脅滿悶,嘔吐吞酸,腹脹便秘。
健客價: ¥19.6健脾化濕,清肝祛脂。用于肝郁氣滯、痰濁內(nèi)阻型脂肪肝所見的脅肋脹痛,胸腔滿悶,食少納呆,全身乏力等癥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46.5健脾化濕、清肝祛脂。用于肝郁氣滯、痰濁內(nèi)阻型脂肪肝所見的脅肋脹痛,胸腔滿悶,食少納呆,全身乏力等癥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79疏肝健脾,生肌止痛。用于肝郁脾虛、肝胃不和所致的胃痛,癥見脘腹脹痛、噯氣吞酸、煩躁不適、腹脹便溏;消化性潰瘍見上述癥候者。
健客價: ¥29健胃消食。用于脾胃虛弱所致的食積,癥見不思飲食、噯腐酸臭、脘腹脹滿;消化不良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29健胃消食。用于脾胃虛弱所致的食積,癥見不思飲食、噯腐酸臭、脘腹脹滿;消化不良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49利膽退黃,改善肝功,調(diào)節(jié)免疫機能。用于急慢性乙型肝炎和其他肝炎。
健客價: ¥44.5健脾利濕。用于臌癥后期脾胃虛弱,食欲不振,濕熱黃疸,小便不利。
健客價: ¥28疏肝健脾,解痙止痛,止血生肌。主治肝郁脾虛,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潰瘍活動期,癥見胃脘脹痛、曖氣吐酸、煩燥不食、腹脹便溏;消化性潰瘍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30健胃消食。用于脾胃虛弱所致的食積,癥見不思飲食、噯腐酸臭、脘腹脹滿;消化不良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6.9疏肝健胃,解痙止痛,止血生肌。主治肝郁脾虛,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潰瘍活動期,癥見胃脘脹痛,暖氣吐酸,煩躁不食,腹脹便溏等。
健客價: ¥28健胃消食。用于脾胃虛弱所致的食積,癥見不思飲食,噯腐酸臭、脘腹脹滿,消化不良見上述癥候者。
健客價: ¥8健胃消食。用于脾胃虛弱所致的食積,癥見不思飲食、噯腐酸臭、脘腹脹滿;消化不良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8健胃消食。用于脾胃虛弱所致的食積,癥見不思飲食、噯腐酸臭、脘腹脹滿;消化不良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5健胃消食。用于脾胃虛弱所致的食積,癥見不思飲食、噯腐酸臭、脘腹脹滿;消化不良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7健胃消食。用于脾胃虛弱所致的食積,癥見不思飲食、噯腐酸臭、脘腹脹滿;消化不良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6健胃消食。用于脾胃虛弱所致的食積,癥見不思飲食、噯腐酸臭、脘腹脹滿;消化不良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8健胃消食。用于脾胃虛弱所致的食積,癥見不思飲食、噯腐酸臭、脘腹脹滿;消化不良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12健胃消食。用于脾胃虛弱所致的食積,癥見不思飲食,噯腐酸臭、脘腹脹滿,消化不良見上述癥候者。
健客價: ¥10.3健胃消食。用于脾胃虛弱所致的食積,癥見不思飲食、噯腐酸臭、脘腹脹滿;消化不良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6.8補中益氣,健脾和胃,澀腸止瀉。用于脾虛泄瀉癥,臨床表現(xiàn)為腹瀉腹痛、腹脹、腸鳴。
健客價: ¥26養(yǎng)血安神片(立效):滋陰養(yǎng)血,寧心安神。用于陰虛血少,頭眩心悸,失眠健忘。 舒肝健胃丸(立效):疏肝開郁,導滯和中。用于肝胃不和引起的胃脘脹痛,胸脅滿悶,嘔吐吞酸,腹脹便秘。 蛤蚧大補膠囊(白云山):補血益氣,健脾暖胃,祛風濕,壯筋骨。用于男女體弱,頭暈目眩,食欲不振,腰酸骨痛。
健客價: ¥29.9益氣養(yǎng)血,溫陽行氣,澀腸止瀉。用于脾虛氣所致的泄瀉。癥見腹脹疼痛、腸鳴泄瀉。
健客價: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