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九九热国产,毛片aaa

您的位置:健客網 > 精神病頻道 > 精神病分類 > 情感障礙 > 怨恨父母有哪些好處?這是我聽過最顛覆的答案!

怨恨父母有哪些好處?這是我聽過最顛覆的答案!

2018-08-07 來源:心理公開課  標簽: 掌上醫(yī)生 喝茶減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減肥 cps聯盟 美容護膚
摘要:如果我們真的放棄了要求父母來為自己負責,真的決定一個人去面對。我們會感受到“我長大了,我要一個人去面對”的孤獨感。

原生家庭傷害人

“父母皆禍害。”

這句話其實無可厚非,父母對我們的傷害,是罄竹難書的。挑剔、控制、威脅、指責、嫌棄、忽視、冷漠、壓力、恐嚇,太多太多了。

這些影響并非局限于兒時,很多人在長大成人后,依然飽受摧殘,無法搞好現在跟父母的關系。父母的軟硬威脅,從小延伸到大。

在工作坊里,很多同學講到了對父母的恨,至今要責怪他們不好。然后學了很多心理學,知道了要跟原生家庭和解。就跑來問我,怎么辦。

是的。原生家庭塑造人,爸爸媽媽對你的一舉一動,都深深塑造了你的性格。學校、社會、時代、自我都在塑造人,但這一切的塑造,的確不及爸爸媽媽的影響深遠。

很多文章也開始在替原生家庭辯解:對不起,從來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自己混得不好,不該責怪自己的父母,云云。

其實我覺得,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

父母皆禍害,這句話是對的。但是不僅父母皆禍害,所有的關系都是禍害。夫妻、親子、同事、領導、客戶、陌生人,每段關系中都存在著對我們不同的傷害。

所以與其說父母皆禍害,不如說關系皆禍害。父母,只是關系中的一種。

父母除了禍害,也有養(yǎng)育。再糟糕的父母,也有積極的一面,愛的一面。所以準確應該說:

父母皆禍害,也皆愛。

原生家庭對你的傷害不應該被回避。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怎么去看待和應對這些傷害,而不是采用原諒、怨恨等方式繼續(xù)應對。

天下的父母,不外乎這4種

我們所經歷的原生家庭,大概可以概括為4種父母:

1.有能力用正向表達愛的父母

他們受過良好的教育熏陶,或心理學的訓練。懂得如何正向、積極、關懷、尊重自己的孩子。他們視孩子為平等的個體,而非自己私人財產,而非滿足自己心理需要的工具。

他們有健康的人格,良好的素養(yǎng),他們能跟孩子健康溝通,雖愛但又有界限。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長大的孩子,也懂得如何愛人,如何做自己,如何成功,如何人格健康。

這樣的父母,不能稱之為完美的父母,但的確少之又少。攤上這樣的父母,概率跟出生在馬云、王健林家差不多。是你上輩子修來的福分,可遇不可求。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沒有的。

2.只能用負向表達愛的父母

父母為什么會對孩子有控制呢?雖然他們潛意識層面在滿足自己的需求,這不影響他們的控制也是出于對孩子的愛。

比如不把玩具分享給其他小朋友,爸爸媽媽就會覺得你這么自私,長大了會混不下去。為了讓你將來過得更好,你必須現在就學會無私。比如父母為什么會在你粗心做錯題的時候打你呢?因為他們就是會覺得你做不好題就考不好試就沒有好大學這一輩子就完蛋了。

雖然他們的邏輯之不合理,方法之不科學。但他們會且只會用這種方式來表達關心。你讓他們尊重你,無異于眼睜睜地看著你萬劫不復,遁入苦難。太難受了。他們控制你的出發(fā)點無非是一個:希望你將來能好好活著。

他們沒學過如何消化自己的心理需要,沒學過正向表達,沒有接受過心理學訓練,甚至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他們沒有機會撫平自己的創(chuàng)傷,沒有機會消化自己童年被原生家庭的影響。他們只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竭盡所能去用自己的方式、邏輯、模式給你愛。

3.沒有能力愛的父母

他們或是出于重男輕女的家族傳承,或出于工作繁忙、現實困境、意外出生而無力撫養(yǎng),不得不對孩子進行了寄養(yǎng)、留守、冷漠、忽視等方式任憑孩子自由生長。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父母是缺位的。

親戚、老人、福利院等人群充當了父母,然后他們偶爾來看看孩子。但是這些撫養(yǎng)人的愛是非常有限而有條件的,孩子在不得不看別人臉色的童年里艱難地長大,活了下來。

他們最大的愿望,可能就是爸爸媽媽能打自己一頓,能替自己做個決定。我有個來訪者曾說:

如果我媽媽會給我選專業(yè),再苦再累我都會幸福地堅持讀完。

還有個來訪者恨了他的小學老師半生,恨了他的小學同學半生。因為他父母的缺位,他不得已把對父母的需求都投注到了同學和老師身上,而老師和同學承受不了這個期望,就對他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4.不存在的父母

如果父母不在你身邊,起碼你還有個期待。在心靈里完成了一次寄托,你可能是半年甚至一年才能見他們一次,但你起碼在委屈的時候,可以想象:當我見到媽媽的時候……,有天媽媽會來接我……

但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父母,在孩子出生的時候,他們就不在了。他們或出于難產、意外、拋棄,讓孩子成為了孤兒。

幸運的會找到養(yǎng)父母充當了父母活了下來。更多的沒有被寫進故事的人、沒有被新聞報道的人,在這個世界上以某種方式艱難地流浪著,活著。更多的人,離開了爸爸媽媽,無法活下來。

《神雕俠侶》中楊過的出場,顯得異常讓人心酸。生來就沒有父親,母親過早病死。

靠流浪生活,遇到了瘋癲的歐陽鋒,像是遇到陽光,但也是“乖兒子聽我話,不聽話我就殺了你。”遇到了養(yǎng)父母郭靖夫婦,則在黃蓉對楊康的仇恨和偏見中處處排擠。寄養(yǎng)到全真教的那段日子就更慘了,被趙志敬等人欺負。

遇到了小龍女,才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是人間的溫暖。這一陷,就是終生無法自拔。楊過對于愛的匱乏,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回憶你的童年:你擁有著哪種父母?你又在期待著哪種父母?

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擁有一般的父母。沒有最好的,也不是最差的。我們每個人都在受著父母的傷害,也在接受著父母的庇護和養(yǎng)育,然后艱難地活下來了。

怨恨父母的好處

和原生家庭和解,從這里開始

如果我們在期待完美的父母,我們就會對父母充滿恨。如果我們看到了真實的父母,我們就會對父母充滿了慈悲。

很多人都知道不該怨恨父母,但就是放不下。因為他們沒有思考過,怨恨父母到底有什么好處。最大的好處就是:

通過怨恨父母,就不用自己為現狀背鍋了。

我以前會惆悵為什么我的爸爸媽媽沒錢。

當我剛到北京工作,為房租而斤斤計較的時候,我會心想為什么我要生在農村而不是北京。

當我要出去一個人闖蕩的時候,我會想為什么我爸媽沒有關系可以給我找工作。

當我覺得自己特別內向沒法去交朋友的時候,我會責怪他們?yōu)槭裁匆獜男〗o我恐嚇造成了我回避社交。

我總是在會幻想:如果他們不是這樣,我就不用這么苦了。

后來我自己走出來了,找到了工作,賺到了錢,有了很多朋友。我發(fā)現對父母的那些恨也早已煙消云散。轉之為自豪:我是靠自己的奮斗有了現在。

我們對父母會抱有一個理想化的幻想,如果他們是完美的父母,我們現在就可以過得很好了。這其實是對自己現狀的逃避。

責怪原生家庭,就是希望原生家庭來為自己生活的苦背鍋。我們不愿意為自己的處境負責,就會羨慕那些不用為自己處境負責的人。

幻想他人來為我們負責,是我們逃避責任最常用的伎倆?;斓貌缓?,應該時代來負責。在單位里沒被提升,應該“公平”來負責??荚嚊]考好,應該“體制”來負責。

是的,原生家庭造成了我們的現在??稍彝ブ皇墙o了我們一個起點,一個初始值。你能在這個起點上,走得多快,走得多遠,走哪條路,則是你需要負責的。

條條大道通羅馬。有的人的確出生就在羅馬,也有的人出生在羅馬地球的對面。你往哪里比呢?

每個人的起點不一樣,不可被決定。但每個人走多遠,則完全是自己的事了。

父母的不完美,的確給你造成了很多不完美的人格,讓你傷痕累累。這些傷害不應該被回避,但也不是用來去責怪。我們討論原生家庭的影響,討論父母的傷害都沒有問題。問題是我們需要搞清楚一個問題:

父母帶來的影響,誰來負責?

原生家庭影響人沒有問題,問題是,這個鍋,誰來背?

當你覺得應該父母來負責,就是怨恨。

當你覺得應該自己來負責,就是成長。

我們討論如何影響的目的,就是在討論如何改變。

怨恨父母的第二個好處,就是對關系的連接。

如果我們真的放棄了要求父母來為自己負責,真的決定一個人去面對。我們會感受到“我長大了,我要一個人去面對”的孤獨感。

但是如果幻想著父母改變來為我負責,我就還是被他們寵愛、保護的小寶寶。通過怨恨,我還把自己當孩子。通過怨恨,我們完成了拒絕長大。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購買了以下產品 更多>
有健康問題?醫(yī)生在線免費幫您解答!去提問>>
健客微信
健客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