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或年幼的孩子的照看者可能知道鼓勵他們孩子分享玩具并且輪流玩。但根據(jù)一項新研究,直到5歲時兒童不大可能學會輪流的意義。
“輪流”是社會的一種技能,人類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它并且受用一生。例如輪流倒垃圾或者輪流接孩子等。
從本質(zhì)上說,輪流是一種協(xié)作的行為;它要求在兩個或更多人之間相互了解,每個人都不能總是自私的,總體而言,它可以解決利益沖突。
在他們的研究中,羅馬博士和同事們著手調(diào)查人類開始把握輪流價值的年齡。
為了達到他們的研究結(jié)果,研究人員開發(fā)了一輪實驗,他們測試了96個兒童-年齡為3歲或5歲以及12只黑猩猩。
實驗中,物品被成對放置。他們不得不輪流拉托盤才能獲得獎勵。
每一雙兒女參加了24輪實驗。每個黑猩猩和另一個同伴參與了48輪實驗。
年幼的孩子不能解決利益沖突
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在進行懸賞實驗中,5歲的兒童99.5%可完成,而3歲半的孩子只有62.3%可完成。
此外,從總體來看。5歲的孩子比3歲半的孩子輪流的次數(shù)更多,并且他們的輪流頻率使他們完成了更多實驗。
雖然3歲的孩子最終制定了一致的輪流戰(zhàn)略,但團隊注意到他們花了很長時間才最終達到這樣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這些年幼的孩子無法解決他們的利益沖突。
"盡管孩子們在很多情況下鼓勵采取輪流措施,包括與成年人交往以及與其他孩子分享資源。然而我們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當5歲時孩子們能夠自發(fā)地采取解決利益沖突的問題。"博士羅馬說到。
輪流需要更復雜的認知技能
跟3歲一樣,研究人員報告,64%的黑猩猩有類似的獎勵率。
當動物們能夠幾個成對的在一起工作,他們沒有采納一種一致的輪流戰(zhàn)略。
研究人員說,這些研究結(jié)果表明,人類學會輪流技能的價值與時間有關(guān)。這種社會的行為需要更全面的認知功能。然而,這可能不能作為黑猩猩的理由。
"雖然黑猩猩和年輕的孩子也許能夠處理由過去的事件驅(qū)動的相互作用-'她對我很好,所以我現(xiàn)在會對她好'。這項研究表明,他們不能意識并理解到輪流所具有的長遠利益。
這表明,更復雜的規(guī)劃和推理技巧對于實行輪流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