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九九热国产,毛片aaa

您的位置:健客網(wǎng) > 減肥頻道 > 局部塑形 > 瘦腰 > 減脂期飲食,到底是控制脂肪還是碳水化合物?

減脂期飲食,到底是控制脂肪還是碳水化合物?

摘要:運動很久了,但夢寐以求的馬甲線總是可望而不可及。不時低頭一看,肚子上那層脂肪就像被502膠水粘住了一樣,怎么努力也趕不走。

  減脂期飲食,三分練,七分吃。可是具體飲食應(yīng)該控制攝入脂肪還是碳水化合物?

  跟糖相比,脂肪更容易讓人發(fā)胖,下面我詳細講一下。

  關(guān)于這個問題,我希望大家在看文章的時候,注意不要走極端,也不要片面的理解。我之前聽人說,完全不吃脂肪也不行啊,如何如何還說了挺多。我挺替他惋惜,因為我根本沒有說要完全不吃脂肪啊。

  相對于糖,食物脂肪更容易儲存成身體脂肪。我既沒說,碳水化合物絕對不會胖人,也沒說絕對不要吃脂肪。我想對極個別朋友說,都是成年人了,這點閱讀能力還是應(yīng)該有的。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都知道,美國人肥胖率比中國人高,很多人可能覺得美國人吃的比中國人多,其實不對??铝?middot;坎貝爾的《中國健康調(diào)查報告》里有個表,對比了相同體重的美國人和中國人的飲食總熱量和成分比例。

  相同體重的美國人跟中國人相比,熱量攝入都要少得多。拿65公斤體重組來說,美國人熱量攝入是1989千卡,中國人是2641千卡。2641千卡,比美國77公斤成年男性的能量攝入還多。還有很多研究也支持這種觀點,并且發(fā)現(xiàn),排除了體能消耗的差異之后,美國人的能量攝入還是比中國人少。

  也就是說,美國人比我們胖,不一定是因為比我們吃的多,更可能是食物的成分有區(qū)別。實際上,數(shù)據(jù)顯示美國人的脂肪攝入量是中國人的2倍以上。

  想減肥,吃多少很重要,吃什么可能更重要。原因下面我慢慢講。

  碳水化合物、蛋白質(zhì)和脂肪,我們看一下食物熱量,前兩者都是每克4千卡,脂肪是每克9千卡,前兩者的2倍。我們一算,100克蛋白質(zhì)的熱量跟44克脂肪相同,那就是說吃100克蛋白質(zhì),相當于吃44克脂肪,對嗎?答案是不對。實際上,吃100克蛋白質(zhì),從能量攝入的角度說,大約只相當于吃了25克脂肪。

  原因有2個:

  1、蛋白質(zhì)的產(chǎn)熱效應(yīng)比脂肪高出好幾倍,之前說過,大概能達到自身熱量的20%-30%。也就是說,吃100克蛋白質(zhì),只能提供70-80克蛋白質(zhì)的熱量。剩下的都在消化和吸收和利用過程中消耗掉了。而脂肪的產(chǎn)熱效應(yīng)只有3%-5%,基本是吃多少吸收多少。

  2、多余的蛋白質(zhì)如果想變成脂肪儲存起來,又要額外消耗25%-40%的能量。

  也就是說,蛋白質(zhì)吃進肚子里,吸收利用,浪費一部分能量。如果有點盈余,想變成脂肪,又要消耗一大部分能量。所以,蛋白質(zhì)多吃一點,也很難變成脂肪,除非長期有極大的盈余。另外,蛋白質(zhì)攝入越多,會刺激越多蛋白質(zhì)氧化,讓更多的蛋白質(zhì)變成能量消耗掉。我們的身體設(shè)計,就不喜歡讓蛋白質(zhì)變成脂肪儲存起來。 

  跟蛋白質(zhì)一樣,碳水化合物也很難變成脂肪。這可能跟我們一直以為來的認識相悖。但試驗發(fā)現(xiàn),一些人的糖原儲存能力會隨著碳水化合物攝入而增加(Eckel)。并且,儲存夠必要的肌糖原和肝糖原之后,多余的碳水化合物幾乎都被直接氧化。除非飲食中連續(xù)提供大量過剩(超過需要30%-50%)的碳水化合物。而且,碳水化合物攝入量提高,也會刺激更多碳水化合物氧化。

  這就是說,蛋白質(zhì)和碳水化合物,都是不易轉(zhuǎn)化成脂肪的營養(yǎng)物質(zhì)。這其實是身體保持能量攝入平衡的手段之一。Swinburn和Ravussin給我們舉了個例子,說如果你在40年內(nèi)每天多吃一片巧克力蛋糕(大約100千卡)會怎么樣?

  你會額外攝入1500000千卡熱量。這些熱量都轉(zhuǎn)化成脂肪,40年你會增重190公斤。但我們都知道這種情況不會出現(xiàn)。原因是我們的身體希望保持一個穩(wěn)定的體重,能量過剩,限制能量的儲存。能量不足,限制能量的丟失。否則人類在進化過程中早已灰飛煙滅,所有的人不是胖死就是瘦死。

  相對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zhì)來說,膳食脂肪比較容易變成身體脂肪儲存起來。膳食脂肪儲存成體內(nèi)脂肪,只需要額外消耗4%-7%的能量。并且,膳食脂肪攝入量提高,也不會立刻刺激脂肪氧化率的提高。也就是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zhì),多吃多氧化多消耗?;旌仙攀持兄竞吭黾雍芏?,脂肪的氧化率變化卻不太大。

  兩個基礎(chǔ)代謝率都是1800千卡/天,活動量也相同的人,每天都攝入2000千卡熱量,一個吃炸雞腿、薯條和漢堡,一個吃豆腐、蔬菜和燕麥粥。前者很可能會發(fā)胖,后者卻有可能保持體重。

  ----------這是一條分割線----------

  想要更好理解這個問題,我們來打個比方。

  發(fā)揮想象力,把人類的身體想象成一個由電腦精確控制的鍋爐。人需要能量,鍋爐也需要能源,對人來說,能提供能量的東西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zhì)。給鍋爐,我們也提供3種能源物質(zhì):木柴、煤和石油。

  木柴的特點:一點就著,提供能量很快。但燒一會兒就沒了,能量密度小。并且木柴體積大占地方,不適合大量儲存。

  煤的特點:引燃慢,提供能量慢。但一塊兒煤能燒很久,能量密度大。相對于儲存的能量,煤的體積小,適合大量儲存。

  石油的特點:也能燃燒,但燒起來黑煙彌漫,污染環(huán)境。并且,石油的用處很多,能制成塑料、潤滑劑,甚至纖維,拿來當柴燒太浪費。石油能量密度也不高,也不適合儲存。

  那么我們想一下,一個管理良好的鍋爐,運來一車燃料,有木柴有煤也有石油,這些燃料怎么使用最合適?答案恐怕是:優(yōu)先燒木柴,儲存煤,使用石油來加工成鍋爐的零備件。儲存燃料的空間有限,木柴體積大儲能少,不適合儲存,就優(yōu)先使用掉。既節(jié)省了煤,又節(jié)省了空間。

  當然,木柴也需要少量儲存,需要臨時提高爐溫,燒木柴速度最快,臨時救急用得上。除非木柴不夠燒,否則運來多少煤,就儲存多少,以備不時之需。石油不適合當能量燒掉,污染壞境還浪費,就加工成鍋爐需要的零件。如果木柴和石油富裕特別多怎么辦?想儲存,先變成最適合儲存的煤。當然,變成煤,可能需要付出高額的轉(zhuǎn)化費用。

  聰明人已經(jīng)明白了,對我們的身體來說,碳水化合物就是木柴,脂肪就是煤,蛋白質(zhì)就是石油。碳水化合物的特點就是不適合儲存。首先它能量密度低,4千卡/克。脂肪是9千卡/克。其次,儲存碳水化合物,重量大,占地方,儲量上不去。

  我們的身體儲存的碳水化合物的形式就是糖原。碳水化合物儲存成糖原,需要額外儲存大量水。1克糖原攜帶2.7克水。想象一下,我們不可能像儲存脂肪那樣儲存糖原,否則身體太重,誰都受不了。

  而脂肪基本無水,脂肪分子合成,還能生成3分子水。但糖原也需要少量儲存,高強度運動時,它動員比脂肪快的多。蛋白質(zhì)是構(gòu)成身體的重要物質(zhì),氧化供能太浪費。而且,蛋白質(zhì)氧化需要排泄有毒的氮,污染體內(nèi)環(huán)境。

  同樣,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zhì),想變成脂肪儲存起來,但要額外付出很多能量。長期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質(zhì)大量盈余的時候,身體才會把它們變成脂肪儲存起來,否則還不如直接氧化掉更劃算。進化讓我們的身體特別精明,特別會算賬。

  說了這么多,實際上總結(jié)起來就一句話,低脂飲食是減肥飲食最重要的一條原則。同樣的卡路里數(shù),高脂食物比低脂食物更容易發(fā)胖。最不容易使人發(fā)胖的東西就是蛋白質(zhì)。

  所以我總說,想減肥,實在餓了就喝點蛋白粉。蛋白質(zhì)除了不容易轉(zhuǎn)化成脂肪之外,還容易使人產(chǎn)生飽腹感。但蛋白質(zhì)的攝入量要有所控制,每日的總蛋白攝入量不宜過多。

  低脂飲食還有很多好處。比如混合膳時中的脂肪含量低時,人會自動減少食量。恐怕我們也有這樣的感覺。低脂食物往往體積大,纖維含量高,容易產(chǎn)生飽腹感。口味清淡,可以適當抑制食欲。

  而且,很多試驗也驗證了這一點。Bell和Rolls的試驗就發(fā)現(xiàn),低脂飲食(25%的能量來自于脂肪)的女性,比高脂飲食(35%-45%脂肪),吃的明顯要少。

  Lissner等也做過類似的試驗,給24個不吸煙的女大學(xué)生提供3種脂肪含量不同的飲食,允許受試者隨意食用提供的食物。2周后發(fā)現(xiàn),低脂飲食組的受試者吃得最少,高脂飲食組受試者吃得最多。每天相差了大約600千卡。

  體脂飲食組受試者平均減重約0.4公斤,高脂飲食組增重約0.3公斤。24名受試者都沒有挨餓,有的減肥,有的卻增加了體重。

  少吃高脂肪食物,從保健的角度講好處很多。即便從健美訓(xùn)練的角度來說,也大有好處。除了能夠減脂之外,低脂飲食減少了熱量,但幾乎不影響糖原的儲存,不會對我們的訓(xùn)練造成影響。低脂飲食,減少了飽和脂肪和一些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有助于減低體內(nèi)的促炎癥反應(yīng),讓我們訓(xùn)練后恢復(fù)的更快。

  當然,再次強調(diào),也不是說高糖食物就能隨便吃。這只是說,相對于糖類,脂類更容易讓人發(fā)胖。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購買了以下產(chǎn)品 更多>
有健康問題?醫(yī)生在線免費幫您解答!去提問>>
健客微信
健客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