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自閉癥”這一詞,你腦海中的印象除了不與外界交流外,可能還會有“大喊大叫”、“暴力”、“不遵守規(guī)則”等這些問題行為,那么針對這些問題行為,到底該如何杜絕呢?
說到自閉癥孩子的癥狀表現(xiàn),可能家長們記得的都是他們不好的表現(xiàn),這是很多家長的通病,對自閉癥孩子的行為問題過于執(zhí)著,而忽略了孩子好的行為表現(xiàn)??墒牵绻玫男袨椴蛔⒁庖龑?,好的也會變成壞的。
發(fā)現(xiàn)孩子好的行為
聽起來簡單,做起來難
在高節(jié)奏的現(xiàn)實生活的中我們往往很難發(fā)現(xiàn)孩子所做的一切。因此,每當你發(fā)現(xiàn)孩子表現(xiàn)出你想要看到的一些正確的行為,或者你發(fā)現(xiàn)他采用一個很得體的方法來應對他面臨的困難的時候,你一定要表現(xiàn)出贊賞,并立即強化他的行為。
要知道,你忽視孩子的行為至少會產生兩個后果:
你喪失了一個很好的跟孩子互動的機會,孤獨癥兒童通常只希望自己玩自己的。
你錯過了讓孩子為他的好行為而自豪的機會。所以務必從現(xiàn)在就開始,讓自己在鼓勵孩子使用的語言而非行為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想法。
建立功能性的溝通系統(tǒng)
這種功能性的溝通系統(tǒng)可以是口頭語言或聲音、圖片、文字、手勢和其他肢體語言。這些溝通方式既可以讓孩子通過更多途徑來表達需要、想法、情緒、和社會互動,也使溝通變得更加容易。除非你的目標是讓孩子重復你的話,否則僅僅通過說話來表達情緒并不一定十分有效。
比如:孩子開始表現(xiàn)越來越不高興的跡象,你可以提示他拿一張圖片給你或把他想要的東西指給你看,從而把他的行為制止住,并轉換成為一種可以滿足他需要的功能性的溝通行為。在你教他以前,選擇一個或兩個你想要優(yōu)先解決的溝通行為。告訴所有的家庭成員讓他們知道這些是什么行為,以便讓他們知道孩子的什么行為值得獎勵和什么行為必須忽視。當孩子學會并掌握了這些溝通的技巧以后,再增加新的溝通目標。
比如:每當孩子渴了的時候,喜歡拉著你的手并帶你到冰箱旁邊。你的目的是想讓他說:“喝水”。所以每一次當他帶你到冰箱旁邊,你就說“喝水”并且他重復,然后再給他水喝。所有家庭成員都知道在他得到水喝之前,他們應該跟孩子說:“喝水”,等待或提示他重復,然后再給他水喝。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之后,他很可能會在拉你的手之前開始說喝水。你要立即表揚并且給他最喜愛的飲料作為強化,直到他完全可以這樣做。你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不同情況下泛化他所學到的技能。
比如:吃糖果、玩游戲和看電視等等。一旦孩子會說單字,你的下一個目標是把他的語言從說一個單字擴展成說一個短語或短的句子,比如,“我想喝水”。
請記住:訓練需要大量的實踐和耐心,這些技能通常不會發(fā)生在一夜之間。
兩個除非
除非你可以確保成功,否則不要發(fā)命令
確保你發(fā)出命令或者給孩子提出行為要求的時間、地點是合適的,讓你和孩子有足夠的時間平心靜氣地練習;確保成功對于學習、掌握技能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你不能立即做到,最好等到你能這么做時候再做;試圖在忙碌、壓力的情況下教導你的孩子,可能會讓你們都感到挫敗。所以最好在你有時間、有精力的時候,耐心地幫助孩子學習、掌握技能,然后,積極正面地鼓勵他所做出的努力。
除非你得到口頭答復,否則不要使用口頭提示
使用的口頭語言不一定是獲得孩子回應的最有效途徑。即使你已經發(fā)出命令或提口頭提示的使用。
如何使用口頭提示
正確使用口頭提示來引導口頭回應
當你在教孩子辨別和命名對象的時候,你把一個盤子給孩子看,并問他說:“這是什么”?如果孩子沒有回應,你就對他說“盤子”,然后再重復問題,“這是什么”?孩子說:“盤子”過后,立即強化他的回應。
不正確使用口頭提示
比如,你給孩子說,“到這里來”,但孩子卻沒有回應。我們自然的是傾向重復的命令,“到這里來”,“我說到這里來”。最后不得不你走過去把孩子拉過來。更有效的做法是:當你將發(fā)出的命令后,如果孩子沒有回應,你盡量不要帶任何感情色彩,也不要給予他任何眼神接觸地你走過去把孩子帶到你想要他站的地方,然后說“你很聽話”并強化他。這樣做,你并沒有要求他答復你的指令,你使用手把手的非言語輔助使孩子做出了恰當?shù)姆磻U堄涀?,你的目標是要教導孩子成功去行為,而不是指責他做得不正確。
明確每一次訓練的目標
雖然家長不是專業(yè)人員,但是在每一次跟孩子訓練中都要有明確的目標。比如,如果你是在訓練孩子刷牙、洗臉、洗手、如廁等這方面的自理能力,在訓練的整個過程當中就不應該使用口頭提示,作為次要高級強化物的表揚只能在任務完成以后使用。如果你使用的語言去教每一步動作,孩子就會很容易依賴于這些口頭提示,而口頭提示也是最難消退的。
我們之所以訓練的目的是希望孩子能夠獨立執(zhí)行自我照顧技能,用口頭提示造成了:必須始終提示,他才能完成任務的尷尬局面。進行這種類型的訓練,我們通常使用肢體或手勢提示,待完成任務后強化,才能更迅速和有效率讓孩子獨立掌握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