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是孩子認識世界的第一道大門,是感知覺、記憶、學習和思維等不可缺乏的先決條件。自閉癥兒童在康復學習的過程中,很難將自己的注意力持續(xù)的集中在學習上面,通過下面這些經(jīng)典游戲,也許能夠提高自閉癥兒童的注意力,幫助他們更好更快的獲得進步!一起來學習提高寶寶注意力的經(jīng)典游戲!
面對面說話
游戲內(nèi)容:
媽媽在寶寶吃飽睡足、精神狀態(tài)好的時候,微笑俯視寶寶,對寶寶說話。
媽媽的聲音要輕柔慢語、聲調(diào)高、較多使用重復的話語。媽媽可以對寶寶說:“寶寶,你好嗎?我是媽媽。”也可以指著旁邊的爸爸說:“快看,這是爸爸”。
游戲作用:媽媽語聲的重復、音節(jié)間的停頓和緩慢到速度都有利于寶寶去確認、分析和記憶,也由此能夠提高寶寶對媽媽的注視。積極的語言刺激不僅促進寶寶言語機能的發(fā)展,更會促進寶寶的智能發(fā)育和情感發(fā)展。
躲貓貓
游戲內(nèi)容:讓寶寶坐在媽媽的懷里,爸爸用一塊手絹遮住自己的臉,問:寶寶在哪兒?當寶寶尋找時,爸爸迅速拿掉手絹露出笑臉,并“喵”一聲。也可以遮住寶寶的臉,讓他學著自己拿掉手絹,爸媽在一旁叫“喵”。
游戲作用:這個月齡段,外界物體開始在寶寶的大腦中形成形象即表象,能夠保留一段時間。所以寶寶能夠從開始時的驚訝,到后來格格大笑,他明白不在眼前的事物并不等于不存在,這是寶寶智能發(fā)展的又一個里程碑。經(jīng)常玩這樣的游戲,不僅能培養(yǎng)寶寶愉快積極的情緒,還能提高他玩游戲的持久性。
鏡中人
游戲內(nèi)容:媽媽和寶寶一起面對鏡子,媽媽開始張嘴,讓寶寶指認鏡中的媽媽,指認正確給以鼓勵;然后讓寶寶張開嘴,看看鏡子里的寶寶是不是也張著嘴,讓寶寶指認自己。
游戲作用:4個月左右寶寶對媽媽到鏡像有反應(yīng),會注意觀看,對它微笑;4~6個月會把自己到鏡像當成游戲伙伴;待7~12個月時,寶寶就進入了“我動鏡像也動”的階段。此游戲可以幫助寶寶逐漸意識到自我存在。
歲戴帽子
這是一個配對游戲,家長把家里的各種空塑料瓶的瓶身和瓶蓋放成兩堆,讓寶寶來配對,給瓶子“戴上合適的帽子”。瓶蓋的大小要區(qū)分明顯,讓寶寶在動手操作中加強觀察的注意度,同時還能鍛煉小手的肌肉。當然如果孩子擰蓋子太困難時,我們可以先要求孩子把蓋子扣上。
合作畫
家長可以和寶寶合作進行“美術(shù)創(chuàng)作”。家長用深色粗筆畫單線條圖畫,其中留些簡單直線用淺色粗筆畫,讓寶寶用深色粗筆在淺色線條上描摹,合作完成一幅圖畫。等寶寶掌握后,可以將描摹改為臨摹,由橫線條、豎線條等簡單的線條圖開始,逐漸增加難度。
玩拼圖
準備色彩鮮艷的拼圖塊(以4塊左右為宜)。先給寶寶示范一下怎么玩,然后把拼圖塊打亂,看看寶寶能不能重新拼起來,并且記錄一下寶寶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拼好。玩拼圖不僅可以培養(yǎng)寶寶的注意力,還能讓寶寶做事更有耐心。
摞杯子
準備5~6個顏色各異的塑料杯子,讓寶寶一個一個地往上摞。提醒他,不要將杯子弄倒。這可以有效延長寶寶集中注意力的時間,還能培養(yǎng)他的調(diào)控能力。
放珠子
找一個窄口的瓶子和一些顏色各異的珠子,讓寶寶將珠子一個一個地放進窄口瓶子里。這除了可以培養(yǎng)寶寶的注意力外,還能很好地鍛煉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
卡片配對
準備幾對不同圖案的卡片。媽媽從里邊抽出一張卡片,讓寶寶迅速找出另一張相同的卡片。這對培養(yǎng)孩子的注意力和觀察力很有益處。
聽聲音猜樂器
游戲內(nèi)容:先給寶寶展示三種小樂器,如小鼓、小喇叭、口琴,并分別演奏,讓寶寶熟悉各自的發(fā)音特點。然后蒙住寶寶的眼睛,彈奏一種樂器,讓寶寶猜猜是哪種樂器。對于還不太會說話的寶寶,就讓他指認;大些的寶寶就可以直接說出樂器名。樂器的種類可以隨著寶寶年齡增長而增加。
游戲作用:幾乎所有的寶寶都對音樂有種與生俱來的敏感性。早期對寶寶進行音樂訓練,無論是對其智能發(fā)展還是性情發(fā)展都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此游戲需要寶寶專心投入才能準確猜出,所以很鍛煉寶寶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