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認知”是指人們的認識活動,從信息加工的角度講,是信息被人們接受以后,所經(jīng)歷的轉(zhuǎn)換、簡約、合成、儲存、重建、在先和使用加工等過程。自閉癥兒童的大腦對信息的整合有明顯的障礙,以至于不能與人正常交往?,F(xiàn)在就認知的訓練順序介紹如下:
1、顏色視覺訓練:黃—紅—綠—藍—紫—橙,混合色一定要給予明確命名。正確認識顏色的指標有三個:配對—指認—命名。
2、整體知覺和部分知覺訓練:先訓練認識客體的個別部分,然后訓練認識客體的整體部分,最后訓練既認識客體的個別部分又認識客體的整體。
3、色、形兩維的感知訓練:先訓練形狀抽象,然后訓練顏色抽象,最后訓練同一抽象。
4、形狀和知覺訓練:先訓練認識圓形、方形、三角形,然后訓練把兩個三角形拼成一個三角形,把兩個半圓拼成一個圓形,接著訓練認識橢圓形、菱形、五角形、六角形、圓柱形,再訓練把長方形紙片折成正方形,把正方形紙片折成三角形,最后訓練對字的認識。
5、大小知覺訓練。先訓練判斷圓形、正方形、等邊三角形的大小,再訓練判斷橢圓形、菱形、五角形。
6、方位和知覺訓練。先訓練辨別上下,再訓練辨別前后,最后訓練辨別自己身體部位的左右。
7、記憶訓練。短時記憶的容量是5—9個項目,為了夸大短時記憶的容量,可采用組塊的方法,即將小的記憶單位組合為大的記憶單位(如將單個的漢字變成雙字的詞來記,記憶的容量便擴大了一倍)。然后把短時記憶的信息經(jīng)過復述,轉(zhuǎn)入長時記憶系統(tǒng)。訓練要把熟識的內(nèi)容和生疏的內(nèi)容混在一起,并且要重復(每次訓練開始都要把先前的內(nèi)容重溫一遍),直到轉(zhuǎn)入長時記憶系統(tǒng)??ㄆ?事物)記憶訓練和生活事件記憶訓練都是一樣。
8、生活記憶訓練。先訓練前幾天的事,接著訓練前幾個星期的事,再訓練前幾個月的事,最后訓練一年前的事。
9、思維訓練。首先訓練直覺行動思維,接著訓練具體形象思維,最后訓練抽象概念思維。思維訓練包括概念、判斷、推理、理解、分類等。很多訓練具體形象思維和抽象概念思維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訓練時要按部就班進行。如概念中的數(shù)的概念首先訓練能口說10以下的數(shù)詞,能點數(shù)5以下的實物,但說不出實物的總數(shù);再訓練點數(shù)后能說出總數(shù);能進行少量實物加減運算;能按數(shù)取物(5—15個);能認識第幾和前后順序;借助實物進行簡單的加減運算;最后訓練20以內(nèi)的加減法(直覺行動思維):是與對物體的感知,跟孩子自身的行動分不開。思維在動作中進行,只能在動作中思考感受自己所接觸的事物,只是一種行動的思維)。
10、認知理解通常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是具體的、客觀的內(nèi)容,可以分解成動詞、名詞、形容詞、狀語、定語,這是聽懂指令、執(zhí)行指令、對付日常生活的必需。
第二層次是邏輯思維能力,最主要的是因果關(guān)系,“今天為什么不能出去玩了?因為今天天氣不好。”
第三層次是情感方面的,從易到難,是高興、生氣、難過、傷心、惱怒、后悔、尷尬、害羞,等等。.
選取故事的時候,難易程度可以大概根據(jù)這個層次劃分來。最簡單的故事是單純描述性的,再是有邏輯關(guān)系的,難的是情感體現(xiàn)。除了生活中貫徹隨時教的原則之外,講解動畫片、講故事繪本、看卡片等等,都是提高認知理解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