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訓練到底有多重要?聽聽專家怎么說?)
好消息
首期兒童認知訓練師培訓倒計時
“兒童認知訓練師”首期精準認證班線上教育、線下培訓報名名額即將滿員,本周五至周六將如約進行首期線下培訓。
學好認知,提升星兒能力,報名即將截至,你還在等待觀望嗎?添加客戶老師微信號,攜手努力,為星兒打開認知新世界。
在對自閉癥兒童的認知發(fā)展過程中,我們既要把握與之心理發(fā)展階段相適應的教育教學內容的安排〔符合相應的認知水平和特點〕,更要注意引導他們向更高層次發(fā)展。
根據自閉癥兒童一般認知過程中,具體形象性占優(yōu)勢的特點,,教育教學盡可能注重直觀形象性、生動趣味性。
對學齡前的認知學習,重點在于提升孩子對事物的理解能力,此能力必須在兒童智力成熟,以及透過長期地學習吸收,方能有良好的發(fā)展。
作為星兒父母,其實也可以運用自然環(huán)境中的很多生活化情境,教孩子通過輕松有趣的方法,學會認知,避免偏重在某一領域的學習,由簡入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如此不但容易吸收,也可以讓孩子學得有自信。
除此之外,在自然情境中,仔細觀察孩子的學習狀況及接受度,并機動地調整活動內容,盡可能營造環(huán)境中互動性的學習方式,建立良好的雙向學習關系,讓孩子在沒有壓力的自然環(huán)境中,徜徉于學習、探索事物的樂趣,并經由探索行為中學習判斷、推理、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之能力。
今天,我們推薦幾個在生活化環(huán)境中可以輕松進行的認知訓練方法,父母或照顧者可以依照自己時間的規(guī)劃,隨時隨地在與孩子互動的過程中,帶給孩子學習的經驗與樂趣。家長只要運用巧思,可運用的情境其實是無所不在的。
情境一:折衣服
目的:分類(大小、形狀、種類)、配對練習,及折衣服之精細動作訓練。
安排:1.折衣服時請小朋友幫忙;
2.請小朋友幫忙將同一類衣服放在一起,并拿去放好;
3.邊折邊問孩子問題,如:這件是誰的?大人的有幾件?穿在腳上的有幾件?紅色的有幾件?
情境二:吃飯時間
目的:認識物品名稱、配對(碗-筷)、簡單的量及算數練習
安排:1.一邊準備晚餐,一邊問或告訴孩子:這是什么菜?
2.餐前請孩子幫忙擺碗筷(一人一副);
3.洗水果時請孩子去問每個人要吃幾個,并算出正確水果數。
情境三:洗澡時間
目的:邏輯概念練習
安排:洗澡時分別拿一些輕、重的玩具丟至澡盆中,問孩子發(fā)生什么事?什么東西掉下去?為什么海棉、積木會符在水面上?
情境四:超級市場
目的:練習購物、付錢、記憶
安排:1.事前──看圖認識蔬菜水果,之后列出購買清單(如:蘿卜-2;蘋果-5;高麗菜-1),如孩子尚不識字,清單上的蔬果可用圖畫表示;
2.在超級市場時,會依清單上的數量拿物,并拿至柜臺付錢;
3.回家后,敘述在超級市場買東西的流程,及當時發(fā)生了什么狀況,先買什么,再買什么?
情境五:乘公交車
目的:練習計算票價
安排:1.事前──制作圖示卡教小朋友票價(如下圖──大人:15元/哥哥:8元/我:不用),并玩家家酒(司機和乘客)。在玩時給孩子不同的出游人物組合,讓孩子計算要多少元(如全家出游要38元;我和爸爸出游要15元)?
2.搭公交車時,把提示圖卡放在身上,在等公交車時,請孩子先準備好零錢。
情境六:去動物園
目的:認識動物名稱、特性、觀察、記憶
安排:1.事前──教導認識動物,如:動物園有什么動物?會飛的動物有什么?四只腳的動物有哪些?什么動物只有兩只?什么動物住在水里?什么動物喜歡在晚上出現?
當孩子回答時,可為其準備紙卡(一個問題一張),將問題及孩子回答的答案寫在同一張紙卡上(如:“會飛的”──“蝴蝶、鳥”)。
2.在動物園時,實地引導孩子認識動物及其特性;并在紙卡上記錄補充在家沒有回答的動物(如在“會飛的”──“蝴蝶、鳥”紙卡中加上“蝙蝠、貓頭鷹”)。
3.回家后,將在動物園觀查記錄的紙卡拿出,再次回答“1”的問題,同時和孩子一起討論原因;并請孩子描當天到動物園的場景、發(fā)生的事件。
對于自閉癥孩子來說,認知能力的重要性已不僅僅是這個孩子有多聰明、了解的知識有多少,而是如何將其能力善加運用,甚至活用于日常生活或人際互動中。
以上在自然環(huán)境中的認知游戲,都是家長或照顧者在平時即隨手可得的機會,父母只要多一點耐心、多一點學習,那么生活中無處不是一個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運用生活中的情境學習,不但可以提升孩子的認知能力,同時對孩子生活技能的訓練、常規(guī)的建立、人格的發(fā)展,與社會互動行為,均能產生正向的作用。而更重要的是,生動而有趣的自然生活學習,容易讓孩子樂在其中,進一步養(yǎng)成良好學習態(tài)度與學習精神,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習,提升,最終達到融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