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結構的老齡化,早老性癡呆患者逐漸增多,患者會出現(xiàn)記憶力下降、智能障礙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使患者的生活質量下降。最近有科學家發(fā)現(xiàn),早老性癡呆與某些基因變異有關。
由智利康塞普西翁大學教授德·費拉里領導的研究小組通過與美國華盛頓大學和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以及瑞士巴賽爾大學等機構的合作研究發(fā)現(xiàn),LRP6基因中的某些基因變異是導致早老性癡呆癥的主要致病基因,能使致病危險增加70%~80%。普通人群中有8%~12%的人具有LRP6基因變體。這一發(fā)現(xiàn)不僅有助于識別早老性癡呆癥高危人群,還有利于促進旨在阻斷其病程或病原的相關治療性研究,還有助于該病的預防和治療。
除基因變異外,研究還發(fā)現(xiàn)早老性癡呆還與某些疾病有關,如高血壓,高血壓可導致腦血管疾病,使腦組織供血異常,長期血壓過高將導致腦組織慢性損傷;血壓過高時可導致腦血管破裂出血,發(fā)生不可逆性損傷,出現(xiàn)記憶力下降、智能障礙、語言障礙等癥狀,而這些癥狀又是早老性癡呆的癥狀,如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最終將發(fā)展為早老性癡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