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九九热国产,毛片aaa

您的位置:健客網(wǎng) > 中醫(yī)頻道 > 中醫(yī)特色 > 推拿按摩 > 常按兩穴位,健脾又祛濕,原來可以這么容易!

常按兩穴位,健脾又祛濕,原來可以這么容易!

2018-05-26 來源:中醫(yī)技術殿堂  標簽: 掌上醫(yī)生 喝茶減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減肥 cps聯(lián)盟 美容護膚
摘要:夏天悶熱、潮熱,濕和熱并重,內在的濕存在,加上外在的自然界當中的濕邪、熱邪的困擾,困我們的脾,造成我們脾胃功能在這個季節(jié)常出問題。

夏天悶熱、潮熱,濕和熱并重,內在的濕存在,加上外在的自然界當中的濕邪、熱邪的困擾,困我們的脾,造成我們脾胃功能在這個季節(jié)常出問題。

1、健脾:才能祛濕

中醫(yī)講的脾可不是西醫(yī)講的器官。中醫(yī)講脾,有自己特定的功能作用,脾主四肢,脾主運化。醫(yī)講脾主運化,運化什么?水和谷。把水和谷進行了運化之后才能輸布到全身。

代謝功能弱了,運化功能差了,就會有一些濕在體內存在。所以說我們講脾氣不足的時候,運化功能差了,造成了濕盛,停留過久可以有濕熱產生。

夏天悶熱、潮熱,濕和熱并重,內在的濕存在,加上外在的自然界當中的濕邪、熱邪的困擾,困我們的脾,造成我們脾胃功能在這個季節(jié)常出問題。

2、如何自測有沒有濕氣?

把你自己的舌頭自然伸出來,這個時候要看舌苔。第一點看是薄還是厚,有的人形容說像新鮮的葡萄,有一層白的霜,那就是薄的。

如果顏色不白,或者不薄變厚了,那么就出問題了。而我們今天說的濕,往往會發(fā)現(xiàn)舌苔厚了,嘴里面發(fā)黏,就好像有絲兒似的,就是感覺黏糊糊的那樣子,那么這個時候我告訴你,體內80%就已經有痰濕了。

還有一點,自己早晨起來的大便是不是比較的黏,中醫(yī)管這種比較黏的大便就叫做溏,如果您已經有了這樣癥狀的其中幾點的話,那么痰濕已經找上你了。

3、陰陵泉:健脾祛濕

陰陵泉穴屬于脾經上特別好的健脾利濕,消腫利尿的穴位。我們很多人走路逛街多的時候,往往會感覺自己的腿會比較沉,有點脹、酸,這個時候就拍陰陵泉吧!

腿外側為陽,內側為陰,那我們講的脾經屬于中醫(yī)當中陰這條經絡,所以它一定是循行于我們小腿內側這條線上,陵就是上坡高的地方丘陵,那么接下來泉,泉水,有水的地方一定有洼有坑,所以這個地方在小腿內側。

【取穴方法】做好用仰臥或正坐的姿勢,脛骨內側髁后下方45度凹陷處就是陰陵泉穴位的位置。

按摩方法】取最舒適的體位(坐位、仰臥位均可),用兩手拇指按壓在兩側陰陵泉上,按而揉之,讓刺激充分達到肌肉組織的深層,并產生酸、麻、脹、痛、熱和走竄等感覺,維持一定力度,用拇指對局部肌肉進行左右彈撥。每次按揉5-10分鐘,每分鐘按壓15-20次。每日2-3次。

【懸灸方法】艾條點燃后放于穴位上方約3cm處,使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次灸10~15分鐘,以局部潮紅為度。每日1-2次。

4、隱白:健脾祛濕

隱白穴首先定位是腳,以大腳趾指甲蓋的邊緣做一條橫線,然后以指甲蓋的內測做一條豎線,橫線跟豎線交叉點。用你拇指的指尖的位置,點在這個位置,揉或者按壓,或者借助于家里面的棉簽按壓,每次五分鐘。脾虛,睡覺容易流口水的朋友,也要常按壓這個穴位。

如果按摩/艾灸這個兩個穴位還不理想,就需要再配上我們傳統(tǒng)的祛濕灸的穴位了。

艾灸有祛濕補陽氣的作用,特別適合夏季養(yǎng)生,經常艾灸以下穴位,可以祛濕健脾。

【取穴】

1、關元穴:位于臍下3寸,為養(yǎng)生保健強壯的要穴。

2、命門穴:位于人體背后第二腰椎之下與臍相對,是人體生命力的中心,為元氣“住宿”的地方。

3、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處,相當于五指寬度。

4、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脛骨外側月一橫指處。

5、豐隆穴:小腿外側的中點,肌肉較鼓起的地方,這個是祛濕較好的穴位。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購買了以下產品 更多>
有健康問題?醫(yī)生在線免費幫您解答!去提問>>
健客微信
健客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