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悶熱、潮熱,濕和熱并重,內在的濕存在,加上外在的自然界當中的濕邪、熱邪的困擾,困我們的脾,造成我們脾胃功能在這個季節(jié)常出問題。
1、健脾:才能祛濕
中醫(yī)講的脾可不是西醫(yī)講的器官。中醫(yī)講脾,有自己特定的功能作用,脾主四肢,脾主運化。醫(yī)講脾主運化,運化什么?水和谷。把水和谷進行了運化之后才能輸布到全身。
代謝功能弱了,運化功能差了,就會有一些濕在體內存在。所以說我們講脾氣不足的時候,運化功能差了,造成了濕盛,停留過久可以有濕熱產生。
夏天悶熱、潮熱,濕和熱并重,內在的濕存在,加上外在的自然界當中的濕邪、熱邪的困擾,困我們的脾,造成我們脾胃功能在這個季節(jié)常出問題。
2、如何自測有沒有濕氣?
把你自己的舌頭自然伸出來,這個時候要看舌苔。第一點看是薄還是厚,有的人形容說像新鮮的葡萄,有一層白的霜,那就是薄的。
如果顏色不白,或者不薄變厚了,那么就出問題了。而我們今天說的痰濕,往往會發(fā)現(xiàn)舌苔厚了,嘴里面發(fā)黏,就好像有絲兒似的,就是感覺黏糊糊的那樣子,那么這個時候我告訴你,體內80%就已經有痰濕了。
還有一點,自己早晨起來的大便是不是比較的黏,中醫(yī)管這種比較黏的大便就叫做溏,如果您已經有了這樣癥狀的其中幾點的話,那么痰濕已經找上你了。
3、陰陵泉:健脾祛濕
陰陵泉穴屬于脾經上特別好的健脾利濕,消腫利尿的穴位。我們很多人走路逛街多的時候,往往會感覺自己的腿會比較沉,有點脹、酸,這個時候就拍陰陵泉吧!
腿外側為陽,內側為陰,那我們講的脾經屬于中醫(yī)當中陰這條經絡,所以它一定是循行于我們小腿內側這條線上,陵就是上坡高的地方丘陵,那么接下來泉,泉水,有水的地方一定有洼有坑,所以這個地方在小腿內側。
【取穴方法】做好用仰臥或正坐的姿勢,脛骨內側髁后下方45度凹陷處就是陰陵泉穴位的位置。
【按摩方法】取最舒適的體位(坐位、仰臥位均可),用兩手拇指按壓在兩側陰陵泉上,按而揉之,讓刺激充分達到肌肉組織的深層,并產生酸、麻、脹、痛、熱和走竄等感覺,維持一定力度,用拇指對局部肌肉進行左右彈撥。每次按揉5-10分鐘,每分鐘按壓15-20次。每日2-3次。
【懸灸方法】艾條點燃后放于穴位上方約3cm處,使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次灸10~15分鐘,以局部潮紅為度。每日1-2次。
4、隱白:健脾祛濕
隱白穴首先定位是腳,以大腳趾指甲蓋的邊緣做一條橫線,然后以指甲蓋的內測做一條豎線,橫線跟豎線交叉點。用你拇指的指尖的位置,點在這個位置,揉或者按壓,或者借助于家里面的棉簽按壓,每次五分鐘。脾虛,睡覺容易流口水的朋友,也要常按壓這個穴位。
如果按摩/艾灸這個兩個穴位還不理想,就需要再配上我們傳統(tǒng)的祛濕灸的穴位了。
艾灸有祛濕補陽氣的作用,特別適合夏季養(yǎng)生,經常艾灸以下穴位,可以祛濕健脾。
【取穴】
1、關元穴:位于臍下3寸,為養(yǎng)生保健強壯的要穴。
2、命門穴:位于人體背后第二腰椎之下與臍相對,是人體生命力的中心,為元氣“住宿”的地方。
3、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處,相當于五指寬度。
4、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脛骨外側月一橫指處。
5、豐隆穴:小腿外側的中點,肌肉較鼓起的地方,這個是祛濕較好的穴位。
益氣補血,健脾養(yǎng)心。用于氣血不足,心悸,失眠健忘,食少體倦,面色萎黃以及脾不統(tǒng)血所致的便血,崩漏,帶下諸癥。
健客價: ¥7清熱祛濕,益氣生津。用于暑濕病邪引起的四肢疲倦,食欲不振,身熱口干。
健客價: ¥17.5康祝拔罐器B12:隨選穴(或部位)、治療手法等的不同,能使人體達到促進血液循環(huán),生血凈血,活血化淤,疏通經絡,扶助正氣,祛除病邪,清熱瀉火,增強免疫功能,強身健體的功效,而且適用于多種需求人群,特別是對亞健康人群的使用更為顯著。 傷濕止痛膏(天和):祛風濕,活血止痛。用于風濕性關節(jié)炎、肌肉疼痛,關節(jié)腫痛。
健客價: ¥59.9益氣補血,健脾養(yǎng)心。用于氣血不足,心悸,失眠,食少乏力,面色萎黃,月經量少,色淡。
健客價: ¥19.5清熱解毒,祛濕止帶。用于霉菌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癥見帶下量多,色黃,陰癢等。
健客價: ¥21健脾益氣,滋補肝腎。用于脾腎虛弱而致的肢體倦怠,氣虛無力,不思飲食,胃脘痞悶,腰痛腰困,腿膝疲軟,頭暈耳鳴。
健客價: ¥8清熱解毒,祛濕止帶。用于霉菌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癥見帶下量多,色黃,陰癢等。
健客價: ¥28健脾益氣,和胃止瀉。用于脾胃虛弱所致的飲食不化、脘悶嘈雜、惡心嘔吐、腹痛便溏、不思飲食、體弱倦怠。
健客價: ¥11益氣健脾,養(yǎng)血安神。用于心脾兩虛,氣短心悸,失眠多夢,頭昏頭暈、肢倦乏力,食欲不振。
健客價: ¥18補肝腎,益氣血,活血通絡,祛風除濕。用于改善肝腎兩虧、氣血不足引起的腰膝冷痛,肢氣腫脹,麻木不仁,酸軟乏力,屈伸不利等痹證癥狀。
健客價: ¥198益氣補血,健脾養(yǎng)心。用于心脾兩虛,氣血不足所致的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食少乏力,面色萎黃以及脾不統(tǒng)血所致便血、崩漏、帶下諸癥。
健客價: ¥34益氣健脾,養(yǎng)血安神。用于心脾兩虛,氣短心悸,失眠多夢,頭昏頭暈,肢倦乏力,食欲不振。
健客價: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