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穴位緩解胃痛
揉內關
內關穴位于手腕正中,距離腕橫紋約三橫指(三個手指并攏的寬度)處,在兩筋之間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轉圈36次,兩手交替進行,疼痛發(fā)作時可增至200次。
點按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膝蓋邊際下三寸(相當于四個手指并攏的寬度),在脛骨和腓骨之間。以兩手拇指端部點按足三里穴,平時36次,痛時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揉按腹部
兩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臍為中心揉按腹部畫太極圖,順時針36圈,逆時針36圈;此法可止痛消脹,增進食欲。
當你覺得胃痛不舒服時,可能想躺下來休息,切勿!保持直立狀態(tài),使胃酸較容易待在胃內。
當你不得已要躺下來時,例如睡覺,最好將頭部勢高10—15厘米左右,但單純加高枕頭的效果不好,可用薄一點的被單同時墊一下上半身,如此使睡眠時略呈傾斜狀,以避免胃痛復發(fā)。
中醫(yī)緩解胃痛的方法有哪些
一、不同胃痛的中醫(yī)緩解方法
?、偻庑?寒邪)犯胃
主證:胃痛突然發(fā)作,遇寒則加重,喜溫惡寒,喜熱飲拒按,伴嘔吐,不思飲食,舌淡苔薄白,脈弦緊。
處方:良附丸(高良姜、沉香、木香、炒青皮、當歸、干姜、制香附)。
?、陲嬍硞?/p>
主證:胃脘脹滿疼痛,噯腐吞酸,嘔吐不消化食物,嘔吐后疼痛減輕,大便臭如敗卵,不思飲食。舌苔厚膩,脈滑。
處方:保和丸(山楂、茯苓、制半夏、六神曲、萊菔子、陳皮、麥芽、連翹)。
③肝郁犯胃
主證:胃脘作痛,痛引兩脅,攻竄不定,每因情志不舒則誘發(fā),得噯氣與矢氣后則舒,舌淡苔薄,脈弦。
處方:柴胡疏肝散(柴胡、芍藥、枳殼、炙甘草、陳皮、川芎、香附)。
?、苎鲂?/p>
主證:胃脘刺痛,痛有定處,入夜尤甚,拒按,食后痛甚,甚則吐血,舌質紫暗,有淤點或淤斑,脈澀。
處方:失笑散(蒲黃、五靈脂)。
?、菸戈幉蛔?/p>
主證:胃脘隱痛,口燥咽干,大便干結,舌紅少苔,脈細數。
處方:益胃湯(生地、沙參、麥冬、玉竹、冰糖)。
?、?a target="_blank" href="http://m.coldnoir.com/nrfkpd/853187.html" name="InnerLinkKeyWord">脾胃虛弱型
主證:胃脘隱隱作痛,喜按喜溫,得食則減,大便溏薄,嘔吐清水,四肢不溫,神疲,舌淡苔薄,脈沉遲。
處方:黃芪建中湯和理中丸(黃芪、芍藥、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棗、飴糖、人參、白術、干姜)。
治胃痛的妙招
1、鮮土豆100克,生姜10克,榨汁加鮮橘汁30毫升調勻,將杯放熱水中燙溫,每日服30毫升,適用于伴有惡心、嘔吐的神經性胃痛。
2、大蔥3~4段,生姜3~5片,白胡椒面適量,以開水沖泡;或于火上煮蔥、姜片刻,服時可加少量食鹽調味,再放胡椒面,趁熱飲湯。適用于因感受寒涼引起的胃痛。
3、桂皮6克,山楂肉10克,紅糖30克。先用水煎山楂后再加入桂皮,待山楂將熟去火,濾汁入紅糖,調勻后熱服。用于因飲食寒涼、油膩太多所致的胃痛。
4、新鮮瘦羊肉250克,切小塊先煮爛,再下粳米同煮粥。每日服2次。此方治虛寒性胃痛、老年氣虛虧損、陽氣不足、惡寒怕冷的胃痛。
5、粳米100克,牛肉松25克(或其它肉松)。將粳米用常法煮粥,加入肉松調勻,趁熱食用。止于脾虛所致胃痛。
6、鮮包心菜、飴糖適量。將包心菜用冷開水洗凈后搗爛,置消毒紗布中絞汁。每日早晚飯前,取鮮包心菜汁1杯,加溫后加入適量飴糖飲服。每日2次,每10天為一療程。有清熱止胃痛、促進潰瘍愈合的作用。適用于胃、十二指腸潰瘍引起的胃痛。
二、中醫(yī)艾灸治療胃痛
聽說過中醫(yī)艾灸可治百病,事實是不是這樣呢?我知道艾灸可治女性痛經,可治頸椎病,至于胃病,小編還真是不知道,既然不知道,那就到下文就找找答案吧!
西醫(yī)學認為其發(fā)病多與化學、物理性刺激及細菌、病毒等因素引起胃壁的炎性反應有關。中醫(yī)學認為胃之胃脘痛多由過食生冷,寒邪犯胃,寒積于中,陽氣被遏;或飲食不節(jié),中焦失運,內蘊濕熱,氣機阻滯;或憂思惱怒,肝氣郁結,橫逆犯胃,氣滯日久,血行瘀阻,瘀血內結,不通則痛,久痛傷胃絡等因致氣機不暢從而胃脘疼痛。氣機運化失常,“不通則痛”是發(fā)病的核心。
灸中脘
取中脘穴、內關、足三里穴。令患者取舒適體位選準穴位后,術者一手拇食中如持筆寫字狀。
將艾條點燃端對準穴位處(點燃端的艾頭與穴位處皮膚的距離約一寸左右),艾條與穴位局部皮膚成45度角,以患者自覺穴位局部溫熱、視之泛紅但不致燙傷皮膚為度。
溫和灸15~20分鐘。按先左后右,左內關→左足三里→中脘→右內關→右足三里→左內關的順序,每日一次,15次一療程。
方中內關穴歸手厥陰心包經,為本經絡穴,又是八脈交會穴之一,通于陰維脈,有和胃降逆、寬胸理氣之功,為治療情志失和、氣機阻滯所致胸、胃、腸疾病的主要穴位之一,對胃痛、惡心、嘔吐等胃腸癥狀有確切的療效。
足三里是胃經要穴,具有補脾健胃、增強免疫功能、消除疲勞等保健作用,刺激該穴后對因受寒或飲食所傷引起的胃痛可起到緩解或止痛的效果。
馬丹陽天星十二穴中指出“足三里能通心腹脹,善治胃中寒,腸鳴并腹瀉,腿脛膝腫脹酸,傷寒瘦損,氣蠱諸股。”
中脘別名上紀、太倉、胃脘,屬任脈,為任脈、手太陽與少陽、足陽明之會;胃之募穴,八會穴之腑會。
穴位下正好是胃體中部,功能調理脾胃,化濕降逆。
艾條溫和灸三穴協同起到疏肝理氣、溫胃散寒、調中降逆、調補脾氣、健中和腸之效。方法簡單、安全,易學易用,當有胃脘痛疼發(fā)作時身邊無藥或服用一般藥物無效的情況下不妨一試。
老中醫(yī)提示:胃脘痛灸治當以中脘、足三里為主穴,肝氣犯胃的加期門穴,脾胃虛寒的加胃俞穴,奇穴輔助。灸療期間忌食生冷辛辣之物。
足三里穴
犢鼻穴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處。
主治:胃痛,腹痛,腹脹,消化不良。
灸法:艾條灸5~15分鐘,艾罐灸20~30分鐘。
中脘穴
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處。
主治:胃痛,反胃吞酸,嘔吐,消化不良。
灸法:艾條灸5~15分鐘,艾罐灸20~30分鐘。
期門穴
在胸部,當乳頭直下方,第六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主治:胸肋疼痛,乳腺炎?!吨腥A針灸學》說:“主治肋下積氣,傷寒心痛,嘔酸。”
灸法:艾條灸3~5分鐘,艾罐灸10~15分鐘。
特效反射
在手掌第四掌骨和鉤骨的交界處。
主治:胃下垂,胃炎,胃痙攣,十二指腸潰瘍。
灸法:艾條灸10~15分鐘。
三、制止胃痛的中醫(yī)藥膳
三仙炆排骨
材料及制法:麥芽、山楂、萊服子及陳皮各10克,煮成湯汁后,加入蘿卜及排骨炆熟。
適合:食飽后胃脹胃痛,噯氣夾有食物味道及大便味臭者。
香蘇茶
材料及制法:蘇葉、陳皮、麥芽及制香附各6克,加入茶葉沖泡飲用。
適合:胃痛隨著情緒或壓力起伏而發(fā)作,胃脹痛可連及兩側肋骨者。
姜棗蜜
材料及制法:生姜4片、大棗4枚,加入1匙麥芽糖,以滾開水沏泡,趁熱飲服。
適合:部綿綿作痛,飲冷水或受冷后胃痛加重,熱敷可緩解胃痛者。
姜湯
老姜、紅糖,將生姜搗汁去渣,隔湯蒸10分沸,將紅糖溶入收膏,以4日服完,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溫中散寒。
健脾和胃湯
材料及制法:黨參15克、茯苓15克、陳皮、砂仁及白蔻仁各6克,加適量豬?及青紅蘿卜煮湯。
適合:胃部脹痛、胃口減少及大便稀爛者。
蜂蜜水
蜂蜜、紅糖適量、紅花。將紅花放在保溫杯中,沸水沖泡,蓋上蓋,經泡10分鐘后,隨即調入蜂蜜、紅糖,趁熱飲服。
適合:胃痛隨著情緒或壓力起伏而發(fā)作,胃脹痛可連及兩側肋骨者。
七個止胃痛的小方法
1.精神勝利法
胃痛發(fā)作時一定要穩(wěn)住。努力忍住疼痛,鎮(zhèn)定地坐在椅子上,然后緩慢地調息,慢慢把氣吸到不能再吸,然后再慢慢吐氣,如此反復10到20分鐘左右,疼痛就減輕或停止。
2.放松腹部
胃痛的時候,盡量把皮帶松開,這樣可以保障胃氣流通順暢,讓腹部舒服一點。經常胃痛的人,平常盡量穿舒適寬松的衣服,以避免腹部受壓。
3.吃點東西
胃痛常常是因為饑餓產生的,這個時候如果有軟質食物的話,吃一點,比如面包、餅干等是很管用的,但不要喝牛奶,也不要吃硬的東西。
平時可以買些蘇打餅干放在辦公桌里,以備不時之需。
4.給點溫暖
胃寒的人常常是因為受了冷的食物的刺激而發(fā)作的,這個時候喝點熱水,或是用熱水袋敷一會兒胃部,效果也是比較明顯的。
5.穴位療法
揉內關
內關穴位于手腕正中,距離腕橫紋約三橫指(三個手指并攏的寬度)處,在兩筋之間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轉圈36次,兩手交替進行,疼痛發(fā)作時可增至200次。
點按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膝蓋邊際下三寸(相當于四個手指并攏的寬度),在脛骨和腓骨之間。
以兩手拇指端部點按足三里穴,平時36次,痛時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揉按腹部
兩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臍為中心揉按腹部畫太極圖,順時針36圈,逆時針36圈;此法可止痛消脹,增進食欲。
6.運動療法
跪姿前傾:雙膝跪地,從膝蓋到腳趾都要接觸到地面,上半身保持直立,雙手自然下垂。
緩慢坐下,直到體重完全壓在腳踝上,雙手自然放在膝上,保持正常呼吸。保持該姿勢約30秒,放松后再將上半身向前傾。重復做3~5次。
該動作有助于消除脹氣、胃腸綜合征(如胃腸痙攣、腹瀉等),還可強化大腿肌肉。
伏地挺身:俯臥(趴在床或地板上),全身放松,前額觸碰地面,雙腿伸直,雙手彎曲與肩平放,手肘靠近身體,掌心向下。
雙手支撐,抬起頭、胸部,雙腿仍接觸地面,直到感覺胸腹完全展開。
保持該姿勢約10秒鐘。重復做3~5次。這能消除脹氣、解除便秘、鍛煉背肌,對脊椎矯正有一定的幫助。
站立彎膝:雙腳分開與肩同寬站立,雙手輕放膝上,身體微向前彎。深吸一口氣,吐氣時緩慢收縮腹部肌肉,讓腹部肌肉呈凹陷狀,但不要勉強用力,否則會感到不舒服。
保持該姿勢5~20秒,不要憋氣,然后順勢將肺部氣體排出,放松肌肉。重復4~7次。這個動作對緩解消化不良與便秘很有幫助。
7.藥物治療效
值得提醒的是藥物的選擇非常重要,要根據自己的情況,或遵醫(yī)囑用藥,以免自己調整用藥產生不良后果。
緩解胃痛的三款茶方
在生活中經常就聽到有人說胃痛,其實胃痛中醫(yī)稱為胃脘痛,屬于消化系統疾病。引起胃脘痛的主要原因有:病邪犯胃,感受外寒;過食生冷或肥甘厚味,等導致中氣不足、脾胃虛寒。下面就三種治療胃痛茶方的介紹。
(1)、綠茶
【配方】綠萼梅、綠茶各6克。
【用法】上二味沸水沖泡5分鐘即可。每日1劑,不拘時溫服。
【功效】疏肝理氣,和胃止痛。適用于肝胃不和,脘腹脹滿而痛或嘔惡等。
(2)、橘皮棗茶
【配方】橘皮10克,紅棗10枚。
【功用】理氣和中。
【制法】將橘皮切絲,紅棗炒焦,二味同放蓋杯內,沸水沖泡蓋悶10分鐘,代茶頻飲。
【主治】消化性潰瘍,胃脘痛。
【說明】橘皮系橘子采摘成熟果實,剝取果皮,陰干或曬干而得。
其氣味芳香,性苦溫。
具有理氣調中、燥濕化痰之功,對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嘔逆咳痰、胃痛嘈雜有良效。
大棗甘溫,歸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的藥效,多用于中氣不足、脾胃虛弱、體倦乏力、食少者。
但本品單用能助濕生熱,令人中滿,濕盛脘腹脹滿、食積以及痰熱咳嗽者忌服,如配以橘皮,可消除此副作用。
(3)、姜夏茶
【配方】生姜10克,半夏7克,紅糖適量。
【功用】化痰止嘔。
【制法】將生姜洗凈,榨取汁液。
將半夏水煎5~8分鐘,取其湯汁與姜汁和勻,加入紅糖少許,代茶飲之。1日3~4次,連用3~5天。
【主治】胃虛飲停,頻頻嘔吐痰涎或痰多者。
【說明】本方多適用于痰濁之邪困脾擾胃而致的惡心、干嘔或頻作、納呆、腹脹?;蛞蛭柑擄嬐6轮韧绿迪寻Y。方中生散化飲止嘔,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兩藥相合,升降相因化相合,對飲停中焦,濁邪犯胃之嘔吐最為適宜。
漢代張仲景《盒匱要略》即用半夏、生姜二味以療心下支飲之嘔吐。勿謂用藥陽便而忽視之。胃陰不足之嘔吐癥不宜。
以上就是對三種治療胃痛茶方的介紹,希望對大家了解這一知識有所幫助。
七款食譜緩解胃痛
1.瓜鯇魚尾湯
用料:準備一個番木瓜,以及鯇魚尾100克即可。
制法:木瓜削皮切塊,鯇魚尾入油鑊煎片刻,加木瓜及生姜片少許,放適量水,共煮1小時左右。
功用:滋養(yǎng)、消食。對食積不化、胸腹脹滿有輔助療效。
食物功效:番木瓜含有木瓜蛋白酶,蛋白酶有助于食物消化,而且對于消化不良、痢疾、胃痛、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均有療效。番木瓜的脂肪酶可以分解脂肪。
成脂肪酸,有利于對食物中的脂肪消化吸收。木瓜蛋白酶還能夠促進和調節(jié)胰液的分泌,對胰腺功能不全引起的消化不良有治療作用。
2.淮山蜂蜜煎
用料:淮山30克,雞內金9克,蜂蜜15克。
制法:淮山與雞內金用水煎取汁,慢慢放入蜂蜜,攪勻。每日服一劑,每日分兩次服。
功用:健脾消食。用于脾胃虛弱,運化不健之食積不化、食欲不振等。
食物功效:淮山能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用于消化不良,小兒厭食癥?;瓷剿福艽龠M蛋白質和淀粉的分解,故有增進食欲的作用。蜂蜜能補中益氣,潤腸通便,對創(chuàng)面有收斂、營養(yǎng)和促進愈合作用。
3.桑椹三明治
用料:切片面包若干(無味或咸味)、桑椹罐頭1瓶。
制法:1、將桑椹罐頭打開,舀出3~4粒桑椹粒放在面包上。2、再舀幾勺桑椹汁,均勻地澆在面包片上,將面包片對折即可。
功效:不僅養(yǎng)胃,還具有明目、清肝及健腦的作用。
4.紫菜南瓜湯
用料:老南瓜100克,紫菜10克,蝦皮20克,雞蛋1枚,醬油、豬油、黃酒、醋、味精、香油各適量。
制法:先將紫菜水泡,洗凈,雞蛋打人碗內攪勻,蝦皮用黃酒浸泡,南瓜去皮、瓤,洗凈切塊;再將鍋放火上,倒人豬油,燒熱后,放人醬油熗鍋,加適量的清水,投人蝦皮、南瓜塊,煮約30分鐘,再把紫菜投入,10分鐘后,將攪好的蛋液倒人鍋中,加人佐料調勻即成。
功效:不僅緩解胃痛,還可以護肝補腎。
5.山藥百合大棗粥
用料:山藥90克,百合40克,大棗15枚、薏苡仁30克制法:將山藥90克,百合40克,大棗15枚、薏苡仁30克及大米適量共煮粥。
功效:山藥具有補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熱潤燥;大棗、薏苡仁健脾和胃,諸物合用具滋陰養(yǎng)胃、清熱潤燥的作用。
6.蘿卜羊肉湯
用料:羊腩肉750克,白蘿卜500克。香菜、鹽、雞精、料酒、蔥、姜、胡椒粉適量。
制法:將羊肉洗凈,切成粗絲,白蘿卜洗凈切成絲;坐鍋點火倒入底油,放入姜片煸炒出香味后倒入開水,加鹽、雞精、料酒、胡椒粉調味,水燒開后先放入羊肉煮熟,再放入白蘿卜、轉小火煮至蘿卜斷生后,撒上蔥絲和香菜葉即可出鍋。
功效:此湯補中益氣,溫胃散寒。
7.貝母兔
用料:川貝母15克,兔肉250克,蔥、花椒、料酒、鹽適量。
制作:將兔肉洗凈,切小塊,川貝母揀去雜質洗凈。將兔肉、川貝母、姜、蔥、花椒、料酒及鹽少許放入兔肉中,大火燒開后移至小火上燉熟,起鍋時調好味,兔肉放盤中,川貝母圍在兔肉周圍。食肉喝湯。川貝母味苦,可不食用。
功效:有潤肺止咳、化痰散結之功,可用于肺陰虧虛、虛火內盛而致咳嗽、咯血或婦女功能性出血及宮頸炎等。
蜂蜜緩解胃痛的方法
在臨床上,蜂蜜不僅可以治療胃炎,還可以在蜂蜜中加上某些藥物治療潰瘍病。
如每晨用溫開水沖蜂蜜6克,空腹服或用丹參15克,木香6克,炙甘草6克,煎汁沖蜂蜜服,可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以及各種胃痛癥。
據了解,蜂蜜是一種潛在的堿性食物,它所含的錳等無機鹽,有促進食物的消化和同化作用,從而減輕胃腸負擔而緩解癥狀。
喝酒胃痛怎么辦
“無酒不成宴”,是否飯桌上的您,即使知道自己有胃病也會礙于面子不得不硬著頭皮陪上幾杯??删坪笸竿吹脜柡ΑO旅嫘【幷硪恍┬⌒〉脑E竅,希望對緩解您的胃痛有些用處。
方法一:喝點牛奶
保護一下胃黏膜。吃點清粥小菜,清淡的東西。我每次喝完酒,胃就難受,可是有時候不喝又不行,勸你要能不喝還是不喝的好,酒喝多了,傷身體。
酒后該當適當進食酸牛奶,可以幫助胃腸功能恢復
方法二:喝白面粥
胃喝酒后感到很不舒服最好喝白面粥,如果沒有白面粥,其他的粥也能的。只是一定要好消化的流食盡量別的粥不要太濃而且不能喝太多。
方法三:芹菜汁
芹菜汁治酒后胃腸不適、顏面發(fā)紅。這是因為芹菜中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能分解酒精
方法四:惹感胃痛
可適情況服用其他胃藥,且不可服用止疼藥,因為止疼藥對于胃痛療效勝微。
方法五:吃新鮮葡萄
酒后反胃、惡心也可以吃點新鮮葡萄,達到解酒的目的。如果在飲酒前吃葡萄,還能有效預防醉酒。
對于胃痛應該怎么辦大家應該有了一定的了解,要多加的注意飲食的健康,在平時的生活中也一定要多加的注意身體的癥狀,發(fā)現有胃痛的癥狀話一定要注意對身體的健康,相對的采取一些措施。
舒氣、化瘀、逐寒止痛。用于胃寒痛,胃氣痛,食積疼。
健客價: ¥8制酸止痛,理氣化瘀,溫中健脾,收斂止血。用于胃酸過多,胃脘痛,胃潰瘍,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及慢性胃炎。
健客價: ¥13芳香行氣,和中止痛。用于胃酸過多,胃痛及脘悶,嘔吐等屬氣滯證者。
健客價: ¥9.9艾司奧美拉唑鎂腸溶片: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 -糜爛性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療 -已經治愈的食管炎患者防止復發(fā)的長期維持治療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的癥狀控制 與適當的抗菌療法聯合用藥根除幽門螺桿菌,并且 -愈合與幽門螺桿菌感染相關的十二指腸潰瘍 -防止與幽門螺桿菌相關的消化性潰瘍復發(fā) 需要持續(xù)NSAID治療的患者 -與使用(非甾體抗炎藥)NSAID治療相關的胃潰瘍治療
健客價: ¥420理氣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胃炎、胃酸過多、胃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癥。
健客價: ¥8.3行氣活血,散寒止痛.用于寒凝氣滯血瘀所致的胃脘刺痛,暖氣吞酸,食欲不振;淺表性胃炎以及胃,十二指腸潰瘍。
健客價: ¥56理氣止痛,和胃降。用于中焦氣滯所致胃脘, 痞滿脹痛,噯氣吞酸、淺表性胃炎等癥狀。
健客價: ¥27苗醫(yī)旭嘎怡沓痂,替笨擋象江茍給賴拿,精嘎瑤粘拿,江給茍,扎嘎,蒙杠掄,布兜江茍及,江茍給考巧。 中醫(yī)行氣活血,散寒止痛。用于寒凝氣滯血瘀所致的胃脘刺痛,噯氣吞酸,食欲不振;淺表性胃炎以及胃、十二指腸潰瘍。
健客價: ¥26舒肝和胃。用于慢性胃炎,胃脘脹痛。
健客價: ¥26舒肝理氣,和胃止痛。用于肝郁氣滯,胸痞脹滿,胃脘疼痛。
健客價: ¥20瀉火解毒,除濕止痢。用于細菌性痢疾,急、慢性腸胃炎。
健客價: ¥43用于緩解胃酸過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熱感(燒心)、反酸。
健客價: ¥15舒肝理氣,和胃止痛。用于肝郁氣滯,胸痞脹滿,胃脘疼痛。
健客價: ¥21鋁鎂加混懸液:中和胃酸藥。用于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或胃酸過多引起的返酸、燒心、疼痛、腹脹、噯氣等癥狀。 雷貝拉唑鈉腸溶膠囊: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吻合口潰瘍、反流性食管炎、卓-艾(Zollinger-Ellison)綜合征(胃泌素瘤)。
健客價: ¥690瀉火解毒,除濕止痢。用于細菌性痢疾,急、慢性腸胃炎。
健客價: ¥30溫中醒脾,和胃降逆,芳香化濁,消導化食。用于傷食濕重引起的胃脘痛,泛酸,惡心及消化不良。
健客價: ¥15溫中醒脾,和胃降逆,芳香化濁,消導化食。用于傷食濕重引起的胃脘痛,泛酸,惡心及消化不良。
健客價: ¥18用于緩解胃酸過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熱感(燒心),反酸,也可用于慢性胃炎。
健客價: ¥16主要用于治療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反流性食管炎等病有效解除胃痛、胃酸、胃脹、燒心、惡心、噯氣、返酸、食欲不振、功能性消化不良、黑便、腹瀉等癥狀。
健客價: ¥44舒肝理氣,和胃止痛。用于肝郁氣滯,胸痞脹滿,胃脘疼痛。
健客價: ¥26.5溫中醒脾,和胃降逆,芳香化濁,消導化食。用于萎縮性胃炎,淺表胃炎及其他性胃炎,胃竇炎及傷食濕重引起的消化不良等癥。
健客價: ¥20溫中醒脾,和胃降逆,芳香化濁,消導化食。用于傷食濕重引起的胃脘痛,泛酸,惡心及消化不良。
健客價: ¥15用于慢性胃炎及緩解胃酸過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熱感(燒心)、反酸。
健客價: ¥10.5用于慢性胃炎及緩解胃酸過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熱感(燒心)、反酸。
健客價: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