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友常聽說南瓜能降血糖?真的假的?
核桃是一種常見的堅果類食物,剝開它的硬殼,會發(fā)現(xiàn)核桃肉形如大腦,根據(jù)以形補形的道理,核桃作為一種很古老的補腦食物,深得大家的喜愛。但小核桃里還藏著對糖尿病人有益的營養(yǎng),它能夠控制血糖,糖尿病人找到了既輕松有營養(yǎng)的方式來控制血糖。
木瓜最重要的一個功能就是幫助人們更好的消化,有效降低血脂。木瓜里面所含有的β-胡蘿卜素,是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能有效對抗全身細胞老化。
如果你患有糖尿病,你需要一個良好營養(yǎng)飲食方案。但主旨是很簡單的,你的目的就是要找到一個配合你的運動和藥物的飲食方案,使得你的血糖盡可能地接近健康人血糖波動范圍內(nèi)。
如果你患有糖尿病,你需要一個良好營養(yǎng)飲食方案。但主旨是很簡單的,你的目的就是要找到一個配合你的運動和藥物的飲食方案,使得你的血糖盡可能地接近健康人血糖波動范圍內(nèi)。
消渴病是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的病名,是指以多飲、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為主要特征的綜合病證。若做化驗檢查其主要特征為高血糖及尿糖。主要病變部位在肺、胃、腎,基本病機為陰津虧耗,燥熱偏盛。
在很多糖尿病人的印象中細糧含糖高而粗糧低,但是其實兩者間含碳水化合物的量沒有明顯區(qū)別。只是由于粗糧含植物纖維豐富,而豐富的植物纖維可抑制腸道葡萄糖的吸收。例如進食100克饅頭90%變成血糖,同量窩頭僅80%。
作為極具傷害力和欺騙性的偽科學結(jié)論,“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水果”在社會上流傳甚廣。我曾經(jīng)接診過一位很有代表性的、十多年沒碰過水果的糖尿病患者,他的邏輯推導(dǎo)很簡單:不能吃甜食+水果很甜→不能吃水果。
960平方公里的中華大地,造就了不同的飲食文化,還記得《舌尖上的中國嗎?》早餐也具有多樣性。就種類而言,稀的有豆腐腦、豆?jié){、米粉、稀飯等,干的有包子、烙餅、油條、花卷等供我們選擇。
我們知道,飲食中導(dǎo)致血糖升高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面條加工過程中,因為原料、工序的不一樣,可加工出許多不同的面條。而不同的面條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不一樣,血糖生成指數(shù)也不一樣,所以同樣進食面條,餐后血糖變化不一樣。
每天取12枚核桃敲碎,將硬殼、分心木及核桃肉同時加水750毫升,文火煮60分鐘,藥湯約剩300毫升左右,去除硬殼及分心木,將藥湯及果肉分為三等份,于餐前半小時口服1份,每天3次,連服2個月,患者在血糖下降的同時,腰酸、乏力、多汗等脾腎虛癥狀消失或好轉(zh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