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九九热国产,毛片aaa

您的位置:健客網(wǎng) > 精神病頻道 > 精神疾病 > 強迫抑郁 > 家,會傷人

家,會傷人

2016-12-24 來源:抑郁癥關(guān)愛聯(lián)盟  標簽: 掌上醫(yī)生 喝茶減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減肥 cps聯(lián)盟 美容護膚
摘要:當我能夠慈悲地看待自己所受的傷害,并且慈悲地看待父母在受到傷害后不自覺地將傷害加諸于子女,我感到自己終于可以慢慢放下心中的恨。

  前段時間,群里的康復者向我推薦了《家庭會傷人:自我重生的新契機》(作者:[美]約翰.布雷蕭)。剛讀了開頭,就有一種被擊中的感覺。回顧自己抑郁前后的經(jīng)歷,家庭的影響始終貫穿其中。大學期間我學過一些精神分析,精神分析的基本觀點是,人在成年后遭遇的很多心理困境,根源在童年期受到的創(chuàng)傷。而童年期的創(chuàng)傷,無庸置疑,與不和諧的家庭是分不開的。

  創(chuàng)傷之一:飽受壓抑的真實我

  《家庭會傷人》一書中有這樣一段:

  “家庭治療師薩提爾女士說我們具有五種天賦的自由:

  1.有自由去聽和觀看此時此刻發(fā)生的事情,而非只聽和看過去、未來或者是所謂的“應該”的事物。

  2.有自由思考自己所想的,而不是別人規(guī)定他(她)所想的。

  3.有自由去感覺自己真正的感受,而不是別人規(guī)定的感覺。

  4.有自由去渴望以及選擇自己想要的,而不是應該的。

  5.有自由去幻想自己想要達成的目標,而非永遠扮演完全而僵化的角色。”

  只有當人完全自由時,才有精力去解決問題、滿足需要,而不需要耗費精力瞻前顧后,從而限制自我功能得到充分發(fā)揮。在自由表達被限制的環(huán)境下長大的孩子,長大后往往會有嚴重的情緒問題。

  而我呢,恰恰如此。我一直都做著一個“應該”、“被期待”的自己,“想要”、“想做”都是被壓抑的。

  我家原本是在農(nóng)村。為了讓我有一個相對好的讀書環(huán)境,舉家來到城市流浪。一家人住在租的房子里。父親每天早出晚歸,工作十分辛苦。母親總對我說:“父母為了供你上學,付出太多。你要好好讀書,念完大學找份好工作,賺錢供你妹妹上大學。”

  這些話深深烙在我心里,我總覺得自己欠了父母很多很多。父母已經(jīng)為我付出如此之多,如果還向父母索要什么,就太不像話了,不是嗎?因此,從小到大,我一直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并且習慣于壓抑自己的想法、需要。我活著,就是為了“還債”——償還家庭對我的付出。

  直到離開家去外地上大學,才一定程度上擺脫了這種束縛。然而,隨之而來的,一方面是壓力陡增——學業(yè)的壓力、未來就業(yè)生存的壓力、回報家庭的壓力等等;另一方面,被壓抑良久的自我意識忽然間得到釋放,令我陷入前所未有的茫然。

  大三那年,這些問題集中爆發(fā),我無助到了極點。

  失蹤這件事,令我和父母都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當時學校甚至報警立案了。與此同時,我暴飲暴食非常嚴重。學校的心理咨詢老師判斷我可能是抑郁癥,建議我去精神科看病。

  抗拒、拖延了一段時間,我絕望地去看了醫(yī)生。其后開始服藥。效果很明顯,我又正常了。由于對抑郁癥缺乏認識,剛剛好轉(zhuǎn)我就擅自停了藥。結(jié)果很快復發(fā)。重新吃藥、好轉(zhuǎn)、停藥、復發(fā)、吃藥……這樣循環(huán)了幾次。直到現(xiàn)在,終于接受了藥物,通過治療已能正常生活和工作。

  現(xiàn)在來回顧這段經(jīng)歷,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因為長期感到自己對父母有“虧欠”,拼命壓抑真實的自己,不知不覺中形成了一個“假我”——努力上進、有追求、有想法、有抱負的我,一個志存高遠的好青年。甚至一度,自己都被這個假象欺騙了。而事實上,我的內(nèi)心始終有一個陰暗齷齪、不為人知的角落。跟別人比起來,我刻苦努力,卻敏感多疑、恐懼自卑。

  上大學后,因為脫離了家庭,自我意識與“假我”有了一些對抗,我仍然習慣努力學習、給自己施壓,卻通過失蹤、暴飲暴食展現(xiàn)出自己墮落的一面。

  創(chuàng)傷之二:扭曲的母女關(guān)系

  我與媽媽的關(guān)系,是創(chuàng)傷的一個重要部分。

  童年期,我無意中得知媽媽隱秘的婚外情。背負著這個秘密,我整個童年都不得不在背叛父親的糾結(jié),與害怕失去媽媽的恐懼中度過。

  抑郁癥發(fā)作那段時間,我與媽媽的關(guān)系異常緊張。我歇斯底里地恨她,恨她對我的童年造成的陰影,還恨她沒有教會我獨立。從前,我對媽媽惟命是從,從來不敢挑戰(zhàn)她的權(quán)威。每天只想努力學習,用優(yōu)異的成績來換取她的欣慰。但那一刻,那個強烈地恨著她的我跳出來,瘋狂地發(fā)泄內(nèi)心的怨恨。甚至想到去死,讓她自責一輩子。

  扭曲的母女關(guān)系對我影響深遠。陸陸續(xù)續(xù),我談了幾次戀愛,可是相處的男友,最終都沒辦法走進我的內(nèi)心,只得以分手告終。很多人看來,婚外情只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稍谖疫@里,它已經(jīng)成了一個靈魂的缺口,吸走我的能量。

  回避、忘記并非解決之道

  接下來,我想做一點探討,既然創(chuàng)傷已經(jīng)形成,我們還可以做些什么呢?

  很多人說,那些不好的回憶,忘記就好了。我想,這是十分可笑的。正是因為想要忘記、回避,我們總是拼命對自己說:“我不去理會、“我要忘記”。可創(chuàng)傷仍然在,回避、忘記都只不過是將與創(chuàng)傷有關(guān)的感覺感受壓抑住而已。在這一過程中,不知不覺形成了許多個假我。

  而被壓抑的感覺感受一旦試圖反抗,就會形成很多強迫性沉溺行為:成癮,毒癮、酒癮、貪食、性癮……

  還有一些人會說,過去的事都過去了,要寬恕。

  我想,這是另一種形式的回避。如果連事情究竟是怎樣都沒能弄清楚,如何寬???受到傷害的我,又憑什么去寬恕施予傷害的人?難道我嘴上說“我原諒所有的傷害”,就真的原諒了?欺騙自己生活很美好,比告訴自己真相,更加殘忍。

  不!回避、忘記并非解決之道。接納+慈悲,才是唯一的出路。

  撫平創(chuàng)傷需要接納+慈悲

  個人界限是接納的前提,如果沒有和家庭形成分明的界限,就不可能去接納。你會裹挾在家庭的病癥中,無法自拔。

  個人界限在很小的時候是沒有的。母親不開心我也不開心,母親開心我也開心,我的一切都被母親主宰。直到長大后,慢慢意識到自己與母親是兩個不同的個體,這時候,界限才算形成。

  可是我直到成年也沒有形成應有的界限,依然跟著母親的情緒走。這讓我本能的抗拒她。如此我根本無法接納她。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分清哪些是母親的感受,哪些是自己的感受。建立應有的界限。

  接納的另一個必要要素是勇氣。要拿出勇氣接納自己的過去,不管過去多么的丑陋、不堪,都是一段自己的經(jīng)歷。就像我,瘋狂過、傷害過家人、想過自殺……那一段經(jīng)歷不必刻意地抹去、回避。如果我不能正視這些,那么,被壓抑的這些將在今后的生活里不斷消耗我的能量,讓我始終以“假我”示人——完全積極、正面的自己。我會被謊言拖垮,真實的自我及自尊也始終無法真正建立。

  接納意味著承認,承認這個家庭病癥的受害者——自己,真的受到過傷害,無需自責,更無需愧疚。

  此外,父母既是下一代傷害的制造者,同樣也是上一代傷害的受害者。從這個角度看,父母也有值得同情的地方。

  我試著對自己說:“嘿!我知道你受到了很多的不公與傷害;我知道長久以來你活得太辛苦;我知道你的內(nèi)心,依然住著一個孩童,徘徊在荒涼的廢墟中。

  “要知道,這不是你的錯!你不需要自責、不需要羞愧。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長成一個大人了,讓我來抱抱你,我會給你盡可能多的安慰。別怕,無論何時,有我在!”

  當我能夠慈悲地看待自己所受的傷害,并且慈悲地看待父母在受到傷害后不自覺地將傷害加諸于子女,我感到自己終于可以慢慢放下心中的恨。

  但,接納并不意味著認同。這一點要特別分開。認同父母給予自己傷害,會讓你覺得,“我活該受到傷害”。這會加深你對自己的不認可,你可能會加倍的羞愧。

  曾經(jīng),我一度試著認同、原諒媽媽。但是毫無作用,我跌進了更加自責和愧疚的深淵,也加深了對她的恨意。

  雖然現(xiàn)在,我還沒能完全的接納與放下,但是我已經(jīng)在這條自我救贖的道路上?;蛟S有一天,我會突然意識到我可以接納自己了,不再逼自己、不再對抗自己的過去。這個時候,我就接納了整個世界,找到了完整的自我。愛,油然而生。

  這個過程是痛苦的,就像我會痛哭很多次。但是我知道,只能在梳理過去的過程中消化和重新建立起新的自我,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療愈。

  家是溫暖的港灣,家是永恒的念想,家是一生的依靠,家是力量的源泉……家,是我們畢生追逐的信念。但是,家,同樣也可能給我們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親愛的朋友,當你意識到這一點時,請別忘了,你所感受到的最徹骨的痛,其實是上天送給你的一份包裝得異常難看卻彌足珍貴的厚禮——自我重生的契機。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購買了以下產(chǎn)品 更多>
有健康問題?醫(yī)生在線免費幫您解答!去提問>>
健客微信
健客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