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肩周炎怎么辦?教你穴位保健
摘要:肩周炎是人們常得的疾病,不論男女,不同年齡階段的人都有程度不同的發(fā)生。尤其是上了歲數(shù)的人,由于身體自身的原因,顯得更加普遍而嚴重。
得了肩周炎,除了肩部的疼痛外,在身體的其它部位也會出現(xiàn)一些感應的信號,尤其是疼痛等癥狀,反應相當明顯。除了藥物治療外,可以從經(jīng)絡養(yǎng)生的角度告訴大家用穴位進行日常保健的方法。
方法/步驟
1、肩髃穴
大腸經(jīng)上的穴位,用于
治療肩周炎、上肢癱瘓、臂神經(jīng)痛等,配合肩髎、肩貞、臑俞等共同治療肩周炎和上肢不遂等。該穴位于肩峰端下緣,當肩峰與肱骨大結節(jié)之間,三角肌上部中央。
按摩時一手按住患病的肩膀,用食指或中指用力按揉2—3分鐘,以局部出現(xiàn)酸脹感為佳,早晚各一次。
2、肩井穴
膽經(jīng)上的穴位,主治肩背痹痛、手臂不舉、頸項強痛、乳癰、中風、瘰疬等,在大椎穴與肩峰連線中點,肩部最高處。按摩時先以一手食指壓于中指上,按揉患肩一半的肩井穴五分鐘左右。力量要均勻,以局部出現(xiàn)酸脹感為佳。早晚各一次。
3、肩貞穴
小腸經(jīng)上的穴位,主治肩臂疼痛、瘰疬、耳鳴等。配合肩髃穴、肩髎穴、曲池穴、肩井穴、等治療肩周炎和上肢不遂。該穴位于人體的肩關節(jié)后下方,臂內(nèi)收時,腋后紋頭上1寸。按摩時用一手拇指在患肩一邊肩貞穴順時針、逆時針方向按揉2分鐘,以患者能承受的疼痛度為宜。
4、肩髎穴
三焦經(jīng)上的穴位,主治臂痛、肩重不能舉。位于人體的肩部,肩髃穴后方,當臂外展時,于肩峰后下方呈現(xiàn)凹陷處。按摩時用一手拇指在患肩一邊肩貞穴順時針、逆時針方向按揉2分鐘,以患者能承受的疼痛度為宜。
5、膏盲穴
膀胱經(jīng)上的穴位,可以治療肩膀肌肉僵硬、酸痛。該穴位于人體的背部,當?shù)谒男刈导幌?,左右四指寬處(或左右旁開三寸),肩胛骨內(nèi)側,一壓即疼。毎側點按20—30下為宜,注意按摩力度,不可用蠻力,以患者感受能承受為度。
6、環(huán)跳穴
膽經(jīng)上的穴位。按摩時可在疼痛肩部的對側臀部找穴,用力點按會找到痛點,堅持用力按摩2—3分鐘為宜。此處穴位較深,需增加按摩力度,讓患者能感覺到疼痛為度。
7、后溪穴和前谷穴
小腸經(jīng)上的穴位,對緩解肩周炎、頸椎病和肩臂疼痛有很好的效果。取穴時自然微握拳,在手掌小指側,小指的掌指橫紋外側末端處和掌橫紋末端處。按摩時手握拳向上,左右手撞擊兩穴位100下左右,癥狀很快緩解。
8、臂合陽
該穴位位于心包經(jīng)上,取穴時伸臂,沿肘窩向下2—3寸處,用大拇指尖用力向下按壓,會找到一個隱隱地疼點,就是臂合陽。堅持按壓2—3分鐘,注意要兩臂同做,兩臂都有痛點,按摩后會出現(xiàn)疼痛反應,不會影響治療,要繼續(xù)堅持做。
以上方法可單獨使用,也可配合使用,依適合的環(huán)境、地點和喜好靈活選擇使用,都可達到緩解效果。個別疼痛敏感的患者不要因疼痛而輕易放棄,貴在堅持才會真正的達到效果。
要注意日常保護,晚睡和外出注意肩部的保暖,防止受涼;堅持運動,每天堅持活動肩臂,促進筋骨和血液循環(huán);堅持做健身操,晨起和晚睡前都可以堅持20—30分鐘。
注意事項:
·因個體差異和疼痛部位的不同,有的穴位按摩起來反應不是很敏感,屬正?,F(xiàn)象。
·個別疼痛敏感的患者不要因疼痛而輕易放棄,堅持才會真正的達到效果。
·穴位按摩如同治療,只是緩解癥狀,關鍵在于日常保健。
全球健康新闻资讯,关注开启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