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春養(yǎng)肝,夏養(yǎng)心,秋養(yǎng)肺,冬養(yǎng)腎”,到了冬天就該養(yǎng)腎了,人的陽氣盛衰,往往標志著機體生理功能活躍的程度。冬季的主氣為寒,寒為陰邪,易傷人體陽氣。陰邪傷陽后,人體陽氣虛弱,體內生理機能受到抑制,就會產生一派寒象。冬季對應的臟是腎臟,中醫(yī)認為腎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它的機能強健則可調節(jié)機體適應嚴冬的變化,否則,就會使新陳代謝失調而發(fā)病。因此,冬季養(yǎng)生重點是“養(yǎng)腎防寒”。
首先,我們先看一看平時你有沒有這些傷腎的壞習慣?
一:喝太多飲料
軟飲料和運動飲料的過度攝取會間接損傷腎。人體內的酸堿度為7.35,這些飲料普遍為高度酸性,飲用后增加腎臟排酸負擔。
二:常常憋尿
尿液在膀胱里太久很容易繁殖細菌,細菌會經輸尿管逆行到腎,導致尿路感染和腎盂腎炎。
三:暴飲暴食
現代人聚餐機會增多,常常飲食過量,最終都會產生廢物尿酸及尿素氮等。
四:喝水太少
長時間不喝水,尿量就會減少,尿液中攜帶的廢物和毒素的濃度就會增加。
五:吃太松軟的面包
面包和糕點中有一種食品添加劑溴酸鉀,它能賦予烤制食品所必需的面筋強度及彈性和松軟的口感。但過量食用溴酸鉀會損害人的中樞神經、血液及腎臟。
六:飲酒后喝濃茶
茶葉中的茶堿可以較快地影響腎臟而發(fā)揮利尿作用,此時酒精尚未來得及再分解便從腎臟排出,使腎臟受到大量乙醇的刺激,從而損傷腎功能。
七:飲食太咸
飲食偏咸會導致血壓升高,腎臟血液不能維持正常流量,從而誘發(fā)腎病。
如果你已經存在以上這些壞習慣,那么就要抓緊在冬季養(yǎng)養(yǎng)自己的腎!
1.養(yǎng)腎一定要重視對脾胃的調養(yǎng),重視飲食調攝。冬天宜選食如羊肉、狗肉、雀肉等溫腎壯陽、產熱量高的食物,這對素體虛寒者尤其有益。還可進食一些具有補腎益腎功能的食品,如核桃、板栗、桂圓等。
2.藥補補腎須以中醫(yī)“虛則補之”為原則,一般多適宜于各種腎虛之證,如先天不足、后天失調、久病體虛、年老體衰、婦女產后、外科手術后病人及各種慢性病患者等出現腎氣、腎精、腎陰、腎陽的失調。
3.防寒,運動很重要,防寒也是為了更好地保養(yǎng)腎氣。進入冬季以后,“早臥晚起,以待日光”是養(yǎng)生的重要方面。意思是說人們在寒冷的冬天,一定要早睡晚起。早睡以養(yǎng)人體陽氣,保持溫熱的身體。但上班族“晚起”可能很困難,這就要盡量做到“早睡”,不熬夜。冬天多開展力所能及的體育活動,這不但能增強免疫力、抗病力,還因腎主納氣,可幫助肺氣呼吸,預防多種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
腎陰虛的表現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腰膝酸痛;
2.頭暈耳鳴;
3.失眠多夢;
4.陽強易舉;
5.精泄夢遺;
6.經少經閉;
8.形體消瘦,;
9.潮熱盜汗,五心煩熱。
腎陽虛的表現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腰膝酸軟;
2.男子陽痿早泄,女子宮寒不孕生殖功能減退;
3.久瀉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瀉;
4.小便頻數,清長,夜尿多;
5.浮腫,腰以下為甚;
6.面色黧黑無澤;
7.畏寒肢冷,下肢為甚;
8.精神萎靡是陽氣不足,心神無力振奮;
9.面色白,頭目眩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