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一組眾人為一名醫(yī)生贈送錦旗的圖片在朋友圈快速轉發(fā),網友紛紛點贊。這個滿滿正能量的故事發(fā)生在7月17日,一名26歲的木工觸電突然倒地,心臟驟停,碰巧途經此地的醫(yī)生夫婦出手相救,為木工爭取到活下來的黃金4分鐘。如果不是被救者所在的家庭找上門去,廖修用救人這件事還不會有人知道。
一個巧合醫(yī)生現場救援觸電小伙
7月17日是一個周末,31歲的黔江中心醫(yī)院醫(yī)生廖修用帶著妻子、岳母和3歲的女兒,打算到彭水游玩。一早,全家驅車從黔江駛上了高速。在高速路口時,他被告知交通信息卡上有一條信息未處理,需前往彭水西高速路口管理辦公室處理。上午11點,廖修用抵達彭水西,剛走進高速公路的辦公大廳,便看到不遠處的食堂內亂作一團,有人還掏出手機撥打120。“出于醫(yī)生的職業(yè)習慣,我意識到肯定有人需要救助。”廖修用說,他當時沒有多想,急忙走進人群,此時,一名年輕小伙子已失去意識,頭和胳膊掛在窗戶上,腳落在室內搭建的架子上,玻璃碎了一地。
來不及猶豫,廖修用立即上前大聲表明了自己的醫(yī)生身份,并在現場人員的配合下對小伙子施救。通過初步檢查,廖修用發(fā)現小伙子意識已喪失,口吐白沫,大動脈搏動消失,呼吸也近乎停止,廖修用憑自己的專業(yè)知識迅速判斷出小伙子的這種心臟驟停的現象符合電擊傷的特征。隨后,他快速實施了胸外心臟按壓、徒手心肺復蘇等急救措施。2分鐘后,小伙大動脈有了搏動,繼而心肺復蘇,又過了幾分鐘,其呼吸基本恢復,脫離生命危險。
一件小事救人之后他默默離開
廖修用的妻子吳余是一名護士,在事發(fā)現場,熟悉急救措施的她全程協助丈夫施救。在小伙子逐漸恢復的過程中,廖修用夫婦并沒有馬上離開,而是一直蹲守在現場查看情況,并等待120醫(yī)護人員到來。
“一方面怕他再出意外,另一方面,我是醫(yī)生,120的醫(yī)生來了后,我也可以進行交接,讓他們更準確地了解傷者狀況,以確保及時準確救助。”事后,廖修用這樣解釋他們夫婦二人當時的行動。10多分鐘后,彭水縣醫(yī)院120急救車抵達現場,廖修用交代清楚傷者狀態(tài)后,沒留下姓名便轉身離開了。此后,廖修用夫妻二人沒對任何人提起這件事,并漸漸淡忘。
一份感激受助者家人登門謝恩
不過,在受助的小伙子侯開林一家看來,這可是救命之恩,必須找到恩人。7月18日,侯開林的妻子李春艷找到彭水電視臺的記者,一行人專程前往黔江中心醫(yī)院四處打聽一位名叫“廖修用”的醫(yī)生。
原來,盡管廖修用夫妻二人走時沒有留下姓名,但受助者的家人還是通過當時他在高速路辦公室辦理信息補錄時留下的車輛信息找到了恩人。
“廖醫(yī)生是我們全家的救命恩人,要不是他,我丈夫當時肯定兇多吉少。”李春艷說,丈夫是一名裝修工,在干活時出了事。被送往醫(yī)院后,其主治醫(yī)生表示,心臟驟?;颊叩木戎幸粋€“黃金4分鐘”法則,只有在心臟驟停4分鐘內得到正確救治,才有較大機會存活下來;驟停4-6分鐘后得到救助的患者通常只有4%的存活率;如果超過6分鐘,人就會腦死亡。
18日中午,李春艷將一面寫著“救死扶生,恩重如山”的錦旗,送到了廖修用的手中。此時,廖醫(yī)生救人這事才被眾人知曉,現場的醫(yī)生、護士和患者紛紛將這條信息轉發(fā)到朋友圈,網友紛紛點贊。
廖修用說,當了9年醫(yī)生,救死扶傷早就成了一種習慣。在他看來,一個擁有醫(yī)學技能的醫(yī)生無論是否在醫(yī)院,無路是否穿著白大褂,救人都是該做的事,“即使其他醫(yī)生在場,也同樣會這樣做。”
全球健康新闻资讯,关注开启新健康
男性身體滋補營養(yǎng)品
健客價: ¥148清熱利濕,理氣活血,散結消腫。用于濕熱下...
健客價: ¥13買套餐更優(yōu)惠 修正推薦 旗艦店品質 修正的 良心的 放心的 管用的
健客價: ¥138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用于跌打扭傷,風濕...
健客價: ¥15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用于跌打扭傷...
健客價: ¥33.05用于治療由厭氧菌感染引起的多種疾?。荒信...
健客價: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