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九九热国产,毛片aaa

您的位置:健客網(wǎng) > 哮喘頻道 > 哮喘疾病 > 支氣管哮喘 > 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咽異感癥等疾病

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咽異感癥等疾病

摘要:即因情志郁結(jié)、痰氣凝滯所致,分為肝郁氣滯型、脾虛痰聚型兩類,治宜理氣解郁化痰。沉香能行氣止痛、降逆止嘔,用于梅核氣的治療有較好的效果。

 中醫(yī)認為,沉香有行氣止痛、納氣平喘的作用,古代本草已有其用于呼吸系統(tǒng)疾病治療的記載?!侗静菥V目》載其治“氣逆喘息”,《醫(yī)林纂要》云其“降逆氣,凡一切不調(diào)之氣皆能調(diào)之”?,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沉香中含有的芐基丙酮是止咳的有效成分;而其提取物能增強豚鼠氣管的體外抗組胺作用,提示有止喘作用。目前沉香主要用于咽異感癥、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治療。

一、咽異感癥

咽異感癥是指咽喉中有異常感覺,但不影響進食,如梅核塞于咽喉,有團塊阻塞感、燒灼感、癢感、緊迫感、黏著感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時發(fā)時止的病癥。咽異感癥屬于中醫(yī)“梅核氣”范疇,關(guān)于其致病原因,《古今醫(yī)鑒》中載其“始因喜怒太過,積熱蘊隆,乃成厲痰郁結(jié),致斯疾耳”,即因情志郁結(jié)、痰氣凝滯所致,分為肝郁氣滯型、脾虛痰聚型兩類,治宜理氣解郁化痰。沉香能行氣止痛、降逆止嘔,用于梅核氣的治療有較好的效果。

甘同杰用槐沉急香糖治療咽異感癥34例,并用西藥對照治療36例,全部患者均為門診病例,2組病情、職業(yè)基本相同。治療組予槐沉急香糖,取沉香、槐肉、急性子、廣木香、砂仁各30g,共研粉,混勻;另取蜂蜜150g,入鍋加熱后放入冰糖,繼續(xù)加熱至其色淺紅時加入藥粉攪拌成塊狀,制成每塊3g的藥糖,每日3~5次,每次2~3塊,嚴重者酌情增加,服藥1周為1療程;對照組予鎮(zhèn)靜劑及維生素類藥物治療。結(jié)果顯示,治療組治愈8例,顯效20例,有效4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4.1%;對照組治愈2例,顯效8例,有效16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為69%;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f照組,說明槐沉急香糖治療咽異感癥效果良好。

李正文用半夏沉香旋覆代赭湯治療咽異感癥2600例,取得了很好的療效。取甘草4g,沉香(另煎)9g,法半夏、紫蘇葉、柴胡、枳殼、(煨)木香各10g,香附12g,旋覆花(另包)、厚樸、白芍各15g,白豆蔻、代赭石(先煎)各20g,隨癥加減,水煎服,每日1劑,1周為1療程。結(jié)果治愈2277例,其中1個療程治愈者1612例,好轉(zhuǎn)153例,無效170例,總有效率為93.5%。方中沉香降氣和胃暢中,配合諸藥合用,氣血痰并治,肺肝胃同調(diào),癥狀自除。

夏斌用梅核參常滾痰湯治療梅核氣60例。取烏梅、礞石(先煎)、黨參各30g,橘核60g,黃芩20g,常山、甘草各15g,沉香(后下)5g,大黃3g水煎服,每2日1劑,分6次溫服,藥后出現(xiàn)輕微副作用,不須停藥(體質(zhì)極差、妊娠等慎用或禁用)。結(jié)果顯示,治療1周而愈者2例,2周者5例,3周者16例,4周者19例,5周者10例,3月以上好轉(zhuǎn)者3例,無效5例;大多數(shù)患者服藥3~5周痊愈,平均治療時間為25天,治愈率為86.7%,有效率為91.7%。方中沉香下氣、順氣,配合諸藥合用,共奏因勢利導、就近祛邪吐瀉頑痰、安蛔、調(diào)理氣機之功。

二、慢性阻塞性肺病

性阻塞性肺病簡稱慢阻肺,是一種以氣流受限呈漸進式發(fā)展為特征不能完全逆轉(zhuǎn)的、伴有氣道對有害顆?;驓怏w異常炎癥反應(yīng)的常見呼吸系統(tǒng)疾病。慢阻肺屬于中醫(yī)“肺脹”“喘證”范疇,認為是肺系慢性疾病遷延失治、痰濁潴留、氣還肺間,日久導致肺虛為本病的發(fā)病基礎(chǔ),肺虛及腎,導致氣喘日益加重。沉香能行氣止痛、納氣平喘,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收到良好的療效。

劉小虹等用加減皺肺湯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穩(wěn)定期患者26例,并與病情穩(wěn)定的不進行干預治療的25例患者進行對照,2組患者性別、年齡、病情分級等資料具有可比性。治療組予加減皺肺湯,取黨參20g,蛤蚧、桃仁各10g桂枝8g,紫菀、款冬花、胡桃仁各15g,五味子6g,苦杏仁12g,沉香(后下)3g,羊肺1具,首煎加水800mL,文火煎40分鐘,取汁400mL,再煎加水400mL,取汁200mL,2煎藥汁混勻分成3等份,口服,每次1份,每天1次,3天1劑;對照組25例,不進行干預治療。結(jié)果顯示,治療組的生存質(zhì)量總均分(TMS)、日常生活能力因子分(F1S)、社會活動狀況因子分(F3S)、焦慮心理癥狀因子分(F4S)與觀察前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對照組TMS、F1S、F3S、F4S評分較觀察前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比較,相應(yīng)評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加減皺肺湯能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穩(wěn)定期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方中沉香納氣平喘,配合諸藥合用,共奏溫肺納氣、化痰平喘、活血化瘀之功。

沈其霖用金水交泰湯加減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78例,其中原發(fā)病為慢性支氣管炎60例,支氣管哮喘12例,不明原因肺氣腫6例。取南沙參50g,黃精、紫蘇子、赤芍、黃芩、夜關(guān)門各30g,木蝴蝶10g,地龍12g,制南星、葶藶子、甘草各15g,沉香(研末,分6次沖服)6g,隨癥加減,每日1劑,水煎服,分3次服,服藥期間禁煙酒、腌鹵食物。結(jié)果顯示,臨床控制12例,顯效51例,好轉(zhuǎn)12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6%;用藥時間最長90天,最短7天。方中沉香納氣歸腎,配合諸藥合用,補瀉并施、清溫并用、標本兼顧,共奏扶正祛邪固正之功。

魏亞東等用平喘固金湯配合西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穩(wěn)定期48例,并用西藥對照治療44例,全部患者均來自門診病例,2組性別、年齡、病程、病情程度等方面具有可比性。對照組吸入信必可都保,每日2次,每次1吸治療組加服平喘固金湯,取黨參、黃芪、白術(shù)、茯苓、浙貝母、麥冬各15g、姜半夏8g,枳殼、厚樸、胡桃肉、丹參、紅花、紫蘇子、橘紅各10g,五味子9g,炙甘草6g,沉香3g,每日1劑,水煎服,分2次服。結(jié)果顯示,治療組臨床控制14例,顯效22例,有效8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87.31%;對照組臨床控制9例,顯效19例,有效9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74.51%。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P<0.05),說明平喘固金湯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穩(wěn)定期的臨床癥狀,調(diào)節(jié)肺功能。方中沉香納氣平喘,配合諸藥合用,共奏補肺益腎、健脾化痰、降氣平喘、活血通絡(luò)之功。

胡瑞霞等以中西醫(yī)結(jié)合法治療Ⅲ、Ⅳ級慢性阻塞性肺病32例,并用西醫(yī)對照治療32例,全部患者均為住院病例,2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對照組予保持呼吸暢通等一般治療,控制感染、止咳化痰、解痙平喘、糾正水電解質(zhì)紊亂與酸堿平衡及營養(yǎng)支持治療;治療組加服中藥,取紅參、魚腥草各20g,黃芪、海浮石各30g,麥冬、紫菀、款冬花、沉香、桑白皮、瓜蔞、知母各15g,五味子、白果、細辛、炙甘草各10g,射干、川貝母各12g,蛤蚧2個,每日1劑,水煎至400mL,分2次服,2周為1療程。結(jié)果顯示,治療組顯效9例,有效19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87.5%;對照組顯效6例,有效14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為65.3%;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Ⅲ、Ⅳ級慢性阻塞性肺病療效顯著。方中沉香納氣歸腎,配合諸藥合用,共奏補肺納腎、降氣化痰之功。

三、支氣管炎

支氣管炎是指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周圍組織因細菌和病毒的反復感染形成的支氣管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支氣管炎屬于中醫(yī)“咳嗽”“痰飲”“喘癥”等病癥范疇,以咳嗽、咳痰為主要癥狀,有急性期和緩解期之分,多因脾肺腎三臟功能失調(diào)導致水濕內(nèi)停,聚而生痰,又復感外邪,引動伏痰,導致肺失宣降、肺氣上逆。沉香具有納氣平喘的作用,常用于支氣管炎的治療。

季漢源用自擬納氣定喘湯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并發(fā)阻塞性肺氣腫21例。取紫河車、法半夏、炒白芥子、炒萊菔子、炒紫蘇子各9g,淫羊藿、紫石英各15g,沉香4g,潞黨參、生白術(shù)各10g,茯苓12g,炙甘草、陳皮各6g,水煎服,每日1劑。結(jié)果顯示,顯效8例,有效11例,無效2例,平均服藥30劑。方中沉香納氣歸原,配合諸藥合用,溫而不燥、補而不滯、行而不瀉共奏扶脾助運、降逆平喘之功。

潘君賢用沙丁胺醇霧化吸入聯(lián)合沉香飲加減治療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20例。予沙丁胺醇霧化吸入,同時予沉香飲加減治療(沉香、黃芩、赤芍、紫蘇子各15g,木香5g,白術(shù)30g,炙甘草、桂枝、枳殼、法半夏、炙麻黃各10g),每日1劑,分2次服。結(jié)果顯示,顯效12例,有效7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5.0%,提示沙丁胺醇霧化聯(lián)合沉香飲加減治療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療效顯著。本方急性期能起宣肺平喘、清熱化痰之功,緩解期可收溫腎納氣、健脾理氣、化痰止咳之效。

焦向陽等以自擬理肺膏穴位貼敷治療急、慢性支氣管炎200例,其中慢性支氣管炎146例,急性支氣管炎54例。取大戟、膽南星、清半夏各80g,炙麻黃、桔梗、地龍、黃芩各35g,款冬花、丁香、沉香、枇杷葉各27g,洋金花、肉桂、蛤蚧、冬蟲夏草各15g,鉛丹250g,芝麻油500g,熬制成黑膏藥,每張約3g,貼敷于風門(雙側(cè))、肺俞(雙側(cè))、膻中穴,每6日換藥1次,12日為1療程。結(jié)果顯示,痊愈114例,顯效58例,好轉(zhuǎn)25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8.5%。方中沉香溫腎助陽、降氣和中、納氣平喘,配合諸藥合用,共奏鎮(zhèn)咳祛痰、解痙平喘、滋補肺腎之功。

秦書杰用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慢性支氣管炎50例,并用西藥對照治療50例,2組年齡、性別、病程、病情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對照組予氨茶堿、必漱平等常規(guī)西藥抗炎和對癥治療;治療組加服中藥湯劑,取桃仁、當歸1、赤芍、黃芪、白術(shù)、法半夏各10g,黃芩、陳皮、紫蘇子各6g,沉香、生甘草各3g,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2組均1月為1療程。結(jié)果顯示,治療組50例,治愈14例,好轉(zhuǎn)32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2.0%;對照組50,治愈8例,好轉(zhuǎn)28例,無效14例,總有效率為72.0%;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P<0.05),說明自擬湯藥聯(lián)合西藥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療效顯著。中藥湯劑方中沉香納腎氣,配合諸藥合用,補益脾肺腎以絕生痰之源,活血化瘀以和氣血,共奏活血化痰、降逆止咳之功。

四、支氣管哮喘

支氣管哮喘是由多種細胞(尤其是肥大細胞、嗜酸性粒細胞、T淋巴細胞)參與的慢性氣道炎癥,可引起反復發(fā)作的喘息、氣促、胸悶和咳嗽等癥狀,多于夜間和凌晨發(fā)生,氣道對多種刺激因子反應(yīng)性增高,形成因素多與自身免疫狀態(tài)、遺傳因素、疾病病變等相關(guān)。支氣管哮喘屬于中醫(yī)“哮喘證”范疇,急性期一般有外邪侵襲和痰濁內(nèi)盛,間有情志所傷和飲食不和、勞作過甚或過敏引起;緩解期一般是臟腑不和或肺腎不足。沉香能溫腎納氣、降氣平喘,在支氣管哮喘的治療中應(yīng)用頗廣。

劉景章等用自擬參蛤丸治療虛喘證,效果滿意。取人參(紅參)50g,蛤蚧(尾端完整)1對,熟地黃150g,山茱萸100g,五味子75g,沉香15g,紫河車1具,共研末,煉蜜為丸,每丸約15g,白水送服,成人每次1丸,每日3次。曾治療實喘患者1例,予定喘湯6劑痊愈,因未及善后即停藥,轉(zhuǎn)為虛證,稍加活動即喘促不休、氣短無續(xù)、全身倦軟、精神疲憊,甚至汗出肢涼診見身形肥胖、面色虛浮,舌質(zhì)胖淡,白苔少許,脈沉而弱,予參蛤丸,服藥1劑而愈,未再復發(fā)。方中沉香納氣平喘,配合諸藥合共奏納氣平喘并補陰陽、補益氣血之功

蘭雨田用沉香側(cè)柏葉散治療支氣管哮喘26例,療效滿意。取沉香4g,側(cè)葉10g(1日量),研成細末,每日早晚兌冰糖適量開水吞服,3天為1療程。結(jié)果顯示,治愈3例,顯效7例,有效15例,無效1例,一般服藥2個療程,甚者服3個療程。曾治哮喘1例,患哮喘12年有余,反復發(fā)作,診見氣短息促,呼多吸少,活動尤甚,吐泡沫痰,腰酸腿軟,手足欠溫,夜間尿多,舌淡苔白潤,脈遲,服藥3個療程而愈,1年后隨訪,未見復發(fā)。方中沉香有降氣溫中暖腎之功,重在納氣,使氣逆者下降,配合諸藥合用,共奏平喘降逆、潤肺暖腎之功。梅有成在沉香側(cè)柏葉散的基礎(chǔ)上加用瓜蔞皮(清熱化痰、潤腸,可收上病下去之功)治療判支氣管哮喘40例,有效率達97.5%。

邢志超用復方烏梅合劑治療支氣管哮喘44例,其中合并肺氣腫19例。取烏梅5g,五味子、地龍、杏仁各4g,炙麻黃、馬兜鈴3g,加水煎煮3次每次40分鐘,過濾濃縮,將沉香2g另煎3次后加入濃縮液中,加適量白蜜攪勻,再加適量水和防腐劑,濾過滅菌,制成合劑。口服,每日3次,每次30mL,小兒酌減,10日為1療程,連服3個療程。結(jié)果顯示,痊愈27例,顯效9例,好轉(zhuǎn)4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0.9%。方中沉香溫腎降氣平喘,配合諸藥合用,共奏斂肺納氣、降逆平喘之功

張靖敏等發(fā)現(xiàn)運用中醫(yī)熏吸法配合治療哮喘,療效較為滿意。取雄黃2份搗為細粉,款冬花2份去梗揉絨,沉香1份切(削)成細絲,艾絨2份將以上諸藥卷成煙卷狀,點燃1端,以吸氣,1次吸1~5支,嚴重時不拘支數(shù),以哮喘明顯緩解為度。值得注意的是,此法不適合心源性哮喘的治療若病人懼怕煙氣或?qū)λ幬哆^敏,不可強求。方中沉香下氣定喘,配合諸藥合用,共奏祛痰止嗽平喘之功。藥物點燃后,有效成分揮發(fā),易被吸收,可促進黏痰排出,迅速解除呼吸道痙攣狀態(tài)。

張華軍等用香味定喘湯治療支氣管哮喘23例,并用孟魯司特鈉對照治療23例,全部患者均為門診病例,年齡15~68歲。對照組予孟魯司特鈉,每次8mg,每日1次,睡前口服;治療組予香味定喘湯,取沉香、蛤蚧、半夏、炙麻黃、杏仁、薤白、黃芩各10g,五味子、茯苓、桑白皮各15g,紫蘇子、黨參、黃芪、丹參、瓜蔞仁、魚腥草各20g,水煎至200mL,每日1劑,每日1次,2組均15天為1療程。結(jié)果顯示,對照組顯效14例,有效4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78.26%;治療組顯效19例,有效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1.30%;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P<0.05),說明香味定喘湯治療支氣管哮喘效果顯著。方中沉香暖腎納氣平喘,配合諸藥合用,共奏宣肺化痰降氣平喘之功。

五、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簡稱肺心病,是指肺組織、肺動脈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變引起肺組織結(jié)構(gòu)和功能異常,產(chǎn)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動脈壓力增加使右心擴張、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臟病。肺心病屬于中醫(yī)“肺脹喘證”“心悸”“水腫”等病癥范疇,多為本虛(肺心腎虧虛)標實之證氣虛、痰阻、血瘀貫穿本病始終。沉香具有溫中降氣、納氣平喘的作用,可用于肺心病的治療。

王果平等用自擬益肺納腎湯治療慢性肺心病20例,其中Ⅲ級心衰8例Ⅱ級心衰12例。取黃芪24g,丹參20g,補骨脂12g,熟地黃12g,茯苓12g,沉香6g,隨癥加減,水煎服。結(jié)果顯示,顯效15例,有效4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0.5%。方中沉香納腎氣,配合諸藥合用,共奏益肺納腎之功。

王亞寬等用沉蛤定喘湯聯(lián)合西藥治療慢性肺源性心力衰竭肺腎氣虛型31例,并用西藥對照治療30例,2組患者的資料具有一般可比性。對照組給予多索茶堿片、硫酸沙丁胺醇氣霧劑、羧甲司坦片進行常規(guī)平喘、化痰、擴展支氣管等對癥治療;治療組加服沉蛤定喘湯,取沉香3g(后下),蛤蚧粉3g(后下),紅參15g,茯苓30g,知母10g,貝母15g,桑白皮10g,炙甘草10g,杏仁12g,麥冬15g,款冬花15g,地龍12g,當歸15g,川芎10g,丹參18g,水煎服,每日1劑,2組均服藥1月。結(jié)果顯示,對照組痊愈4例,顯效9例,有效10例,無效7例,有效率為66.67%;治療組痊愈9例,顯效12例,有效6例,無效4例,有效率為87.10%;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P<0.05),說明沉蛤定喘湯對慢性肺源性心力衰竭肺腎氣虛型療效確切。方中沉香溫中降氣、暖腎納氣,藥理研究表明,沉香能對抗組胺、乙酰膽堿引起的痙攣性收縮,有止喘作用,配合諸藥合用,共奏益肺納腎、定喘止咳、活血通絡(luò)之功。

姜宇宙用沉香蛤蚧湯聯(lián)合常規(guī)西醫(yī)療法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40例,并用西醫(yī)療法對照治療40例,全部患者均為住院病例,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和一般情況方面具有可比性。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治療組加服沉香蛤蚧湯,取沉香20g,蛤蚧5g,人參10g,地龍20g,補骨脂30g,胡桃肉30g,丹參20g,黃芪30g,肉桂10g(后下),麻黃20g,厚樸20g,炙甘草10g,水煎服,2組均服藥10天。結(jié)果顯示,治療組顯效28例,有效11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7.5%;對照組顯效26例,有效10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0.0%;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沉香蛤蚧湯對慢性肺心病肺腎氣虛型的效果良好。方中沉香降氣溫中、暖腎納氣配合諸藥合用,共奏溫脾補腎、宣肺化瘀定喘之功。

注意:具體藥用注意事項,遵循醫(yī)生囑咐使用!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購買了以下產(chǎn)品 更多>
有健康問題?醫(yī)生在線免費幫您解答!去提問>>
健客微信
健客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