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xiàn)代社會網絡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互聯(lián)網表達自己的訴求,購物、生活服務甚至工作。于是“宅”似乎已經成了社會的一種普遍生存模式。但專家表示:“宅”本身不是病,卻對人們的精神心理健康產生著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
如果“宅”是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所表現(xiàn)的形式,這其實不算不健康,只不過,這樣的獨居生活過得久了,需要警惕,不要由于這種生活方式而患上“社交恐懼癥”,變得封閉,害怕與外界社會接觸。
如何解決“宅”之心理隱患
與社會保持一定互動
選擇“宅”生活的人,應當注意安排一定的時間,與外界接觸,會會朋友,出去買買東西,而不要總是從網上訂購,無論如何,要與社會保持互動。還可以多做運動,有空出外旅游,再培養(yǎng)一些自己的興趣愛好。
保持一定的生活習慣
長時間呆在家里,容易導致生活節(jié)奏混亂,從而造成健康隱患。倘若是一名年輕的“宅人”,由于身體的各項功能比較完善,可能一時間不一定發(fā)現(xiàn)自己身體出現(xiàn)什么毛病,可是久而久之,后果會漸漸表現(xiàn)出來。因此,即便可以完全自由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也要保持一定的生活習慣。另外,每天保持一定的外出活動時間,接觸室外的新鮮空氣。
以下三種狀況,是“宅人”們需要注意避免的:
1.日夜顛倒
由于沒有上班或學習的時間限制,宅男宅女們經常日夜顛倒,或者想睡就睡,睡夠就醒,沒有形成固定的生物鐘。生活習慣錯亂,容易出現(xiàn)頭暈、情緒波動大等癥狀。
建議:既然沒有準時上班的壓力,要求自己每天六點準時起床,顯然也是不大現(xiàn)實的。晚一點入睡,晚一點起床,也并非不可。但無論是幾點鐘起床,最好形成自己的生物鐘,有自己的作息習慣,而不是亂成一套。這樣,內分泌才會正常起來。
2.三餐不定
宅人們三餐不定,還經常以快餐食品、零食果腹。長此以往,腸胃容易受傷害,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微量元素缺乏等癥狀,再加上快餐食品常含有防腐劑,長期可能導致胃脹、便秘、腸胃炎等消化系統(tǒng)疾病。
建議:飲食上,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蛋白質,令自己有均衡的營養(yǎng)。另外,建議吃胡蘿卜和動物肝臟,有助于護眼。還可以多吃深色蔬菜,例如紫色的花椰菜,這種蔬菜有助于清除氧自由基,而氧自由基是造成疲勞的原因,所以也有助于消除疲勞。
3.死守電腦宅男宅女們缺少運動
長時間守在電腦前,長期保持姿勢不變,容易引起肢體關節(jié)的不適,例如頸椎、腰椎疼痛,手腕及手指酸脹。
建議:不要長時間保持同一種姿勢,每過一小時要活動一下,做十分鐘運動。如在肩、肘、手腕、手指等部分做繞環(huán)運動,正繞二十圈,反繞二十圈,一定要活動到手指的關節(jié),因為手指長時間按鼠標或鍵盤時,也可能造成酸痛。
另外,注意鼠標的位置最好放在低于肘部3至5厘米的位置,至少不能高于肘部,應使肘關節(jié)處于放松的狀態(tài)。最后,不管怎樣不喜歡運動,飯后最好還是稍微活動一下。
誰是邊緣宅人
1.家庭主婦
全職的家庭主婦,整天呆在家里,最多也就是上市場買菜,叫朋友打幾圈麻將而已,個人的社會職能并沒有實現(xiàn),而且缺乏與外界的有規(guī)律的交往。尤其是長期留守家中的青年家庭主婦,更容易產生“社交恐懼”類心理障礙。建議多與朋友往來,還可以參加一些公益性質的社交活動,充實自己。如果想要到外界工作,開始之前,最好先去醫(yī)院咨詢下心理問題。
2.退休老人
退休老人也是另一種“隱性”宅人,只是目前多數(shù)稱其為“空巢老人”。這些人容易出現(xiàn)睡眠障礙、社交恐懼等癥狀,在家庭中的矛盾也有增加的可能。
除了社交恐懼癥之外,宅還會增加抑郁癥、焦慮癥、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多種精神疾病的發(fā)病風險。因此,宅不是不可以,但要健康的宅,總結來說就是運動、飲食、睡眠及社交的規(guī)律,不要因為宅而輕易的被打破。
社交恐懼癥的危害,如何克服社交恐懼癥。在生活中有很多患有社交恐懼癥的人,他們總是把自己拒之人外,不喜歡跟朋友,同事們一起。那么,社交恐懼癥有什么危害呢?應該如何治療社交恐懼癥呢?
危害一:找工作難。
目前大學生就業(yè)壓力巨大,而面試是要面對的第一關,在社交焦慮癥的作用下,患者很難有效的在有限的時間內將自己展示給面試官,即時自己再優(yōu)秀,也只能眼睜睜的將機會送與他人。
危害二:難以溝通,性格孤僻。
目前的工作已經不是單打獨斗的年代了,合理的溝通,大家團隊做事,社交焦慮癥的患者在現(xiàn)實溝通的弊端非常影響其在團隊的表現(xiàn),久而久之,會讓自己性格孤僻。最后被團隊淘汰。
危害三:缺失情感,危機健康。
現(xiàn)實和語言的交流無論多么短暫,都是一份情感寄托,是維系親人、朋友與自己直接的紐帶,過多的IM交流,會阻止這層紐帶,會讓自己過于冷漠和暴力,極度影響身心健康,同時長時間的IM交流,對眼睛和頸椎也是一個不小的壓力。
那么,患上社交恐懼癥怎么辦?
一,如果你想克服社交恐懼癥,首先要面對的最大的敵人就是你自己,只要戰(zhàn)勝了對自己內心的恐懼,則無疾病的容身之處。所以要做的第一步是認可自己,相信這世界沒有完美的東西,不要因為一些小事便讓自己陷入糾結與悲傷的氛圍,只有接受了自己,方會有更多的人接受你。
二,抵御恐懼癥需一步一步的來,為自己制定一個計劃,每天的規(guī)定自己做一小件自己不敢去完成的事,如,主動跟一個人聊天,幫助他人等,如此循環(huán),你會發(fā)現(xiàn),所謂的恐懼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煙消云散,這也是克服恐懼癥的一個方法。
三,若是病情嚴重,一定要及時的到正規(guī)醫(yī)院進行診斷以及治療,要知道恐懼癥其實是一種心理疾病,靠個人的力量有時候是很難克服的,所以尋求專業(yè)的治療,是對自己健康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