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發(fā)妄想癥的原因有哪些?在現實中人人都可能有過妄想的念頭,但如果過度妄想就會患上妄想癥。妄想癥是一個很大的范疇。妄想患者多數意識清晰,否認有病。妄想癥患者在妄想支配外,有時可發(fā)生自殺、自傷、傷人、毀物或逃避行為,要提高警惕,嚴防意外。
妄想癥產生的原因一般如下:
1.原發(fā)性妄想:是指突然發(fā)生的妄想性體驗或確信。原發(fā)性妄想多見于精神分裂癥,而且對精神分裂癥有診斷意義,因而備受重視。
2.繼發(fā)性妄想:是指在已有的心理障礙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妄想。
常見的妄想
(1)牽連觀念:個體感到別人的言語或行為指向自己;盡管個體自己知道根據不足,但仍有這種感受。
(2)關系妄想:患者堅信周圍環(huán)境的各種變化和一些本來與他無關的事物都與他有關。
(3)被害妄想:最常見的一類妄想。患者堅信自己(甚至包括自己的親人)正受到某人或某幾個人或某集團的迫害。
(4)夸大妄想:患者堅信自己有超人的才能、無上的權力、巨大的財富、偉大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等。
(5)罪惡妄想:自罪妄想,患者堅信自己有罪:輕者認為自己犯了錯誤,將一些微小過失都認為是大錯,因而經常責備自己。
(6)疑病妄想:患者堅信自己的內臟器官已經患了嚴重疾病。
(7)虛無妄想:本癥也稱為否定妄想,患者認為世界上的一切已不復存在,而現在所看到的都是不真實的,實際上是不存在的,甚至其本人也不復存在,或者只不過是一具沒有內臟器官的空虛尸殼。
(8)被控制感和影響妄想:患者感到自己的心理活動如思維、情感、意志、行為等受外力干擾、控制、支配或操縱,因而產生不適或不能自主的感覺,稱為被控制感。
(9)鐘情妄想:患者堅信自己為某異性所愛戀,并作出相應的反應向對方表示愛情。
(10)嫉妒妄想:患者堅信自己的愛人或情人對自己不忠,背著自己與另一異性私下約會,有不正當的性行為。
(11)內心被揭露感:內心被揭露感就是個體感覺到別人知道自己的心事或想法;嚴重者認為盡人皆知。
因此,妄想患者多數意識清晰,否認有病。在妄想下可支配患者的思維、情感和行為,所以家人或工作人員為了掌握患者妄想的內容,要以談心的方式接近患者,注意態(tài)度和藹、關心患者生活,使患者逐步解除顧慮,在恢復期要注意患者自知力恢復的真實程度,鼓勵患者參加文體活動,如讀書、看報、打乒乓球等來轉移注意力,有利于疾病的康復和患者的社會適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