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妄想癥有被叫做妄想性障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精神疾病,這個疾病的發(fā)生會讓患者朋友們的健康思想受到了嚴重的扭曲,給她們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及其嚴重的傷害,那么有關于醫(yī)院治療妄想癥的方法是什么呢?
妄想癥病人大都不會主動向精神科醫(yī)生尋求協(xié)助,即使肯求醫(yī),卻鮮會遵從醫(yī)生囑咐治療。由於妄想癥病人(尤其是病態(tài)妒忌病人)可能有自殺及殺人的動機,因此應該第一時間對病人的危險性進行評估。
1.藥物治療
治療妄想癥主要依靠藥物,但對不同類型的妄想癥,應選用不同的治療方式。抗精神病藥是其中一類首選藥物。如果病人不配合治療,可考慮使用長效的肌肉注射劑。如果病人情緒波動較大,包括出現(xiàn)精神病后的抑郁,便可使用抗抑郁藥物。
2.心理社交治療
主要透過給予病人支援來改變某些行為。此外,病人要避免過度的壓力,包括人生大事。認知行為療法或會改善病人的妄想,但也只是輔助性。精神分析治療法可能會加重刺激,有害無益。如果病人同意,應鼓勵其家人一同參與治療計劃,對治療進度有幫助。
3.行為治療
在對于強迫癥的認識上,行為治療分為兩個基本的流派。第一種觀點認為具有強迫癥的人是借助于各種行為和儀式動作來緩解焦慮,稱為驅力降低模型。依照這個模型,治療者主要集中于通過激發(fā)可以減少焦慮的情境來消除不適當行為與儀式動作。第二種觀點是基于操作模型而建立的,強調(diào)對強迫行為的后果進行調(diào)節(jié),因此在這個模型中大量運用懲罰和示范學習。
(1)采用驅力降低模型進行治療的主要方法是各種降低焦慮的技術,其中最常用的是系統(tǒng)脫敏。
(2)暴露療法的技術在過去的幾十年中被許多人重視和運用,尤其是把患者逐漸暴露于各種無論是想象的還是現(xiàn)實的焦慮情境中,效果都很好。由于暴露持續(xù)時間的長短主要依據(jù)是否讓兒童青少年消除焦慮和回復寧靜為準,因此,采用這種方法的治療時間要比較長一些,大約在2小時左右。
(3)在進行暴露療法的同時,還可以配合反應阻止法。這種方法在于減少儀式性動作和強迫觀念出現(xiàn)的頻度。
大家現(xiàn)在對于妄想癥的治療都已經(jīng)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了吧,妄想癥的發(fā)生可以說是非常嚴重的一種精神科疾病的發(fā)生了,給患者朋友們造成的危害是我們無法預料的,為此對于這個疾病的發(fā)生一定要及時的去治療,避免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