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出行,你會在沿途感受到什么?是春臨大地?萬物復蘇?鳥語花香?還是污濁的空氣?擁擠的人群?嘈雜的聲音?在我國的春運大環(huán)境里,相信多數人想象到的情景,或者說是經歷到的場景會是后者。
據報道,上周一位男性旅客由于旅途勞頓突發(fā)幻覺,在廣州火車站售票廳前的廣場上徘徊片刻后,突然爬上七八米高的公告牌胡言亂語、手舞足蹈,還想往下跳。專家表示此人疑似旅途綜合征,具體屬于旅途精神病。
沈陽有一名40多歲的男子在外地打工一年后,準備回家過年,他就像電影《天下無賊》里面的傻根一樣,將一年的血汗錢隨身攜帶,一路上,他緊緊摟著裝錢的包,總覺得旁邊有賊,于是他不斷向列車員報告,有人想偷他的錢,幾乎到了讓列車員崩潰的地步,沒辦法,當列車途經南京時,他被朋友緊急送到醫(yī)院心理科,被診斷為旅途精神病。
旅途精神病顧名思義是指在長期旅行途中或結束后發(fā)生的急性、短暫性精神病性障礙。春節(jié)前全國氣候多變,從廣東到其他地方可能出現較大溫差,加上正值春運高峰,尤其乘坐火車、客車,容易出現精神病的發(fā)生與復發(fā)。
在旅途中出現精神問題的患者通常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本身有精神心理上的基礎病,是指既往患過精神分裂癥、躁郁癥、躁狂癥等,在旅途中,受到周圍環(huán)境、人和事的不良刺激,而引起發(fā)??;
另一種是本人并未患精神疾病,但在較長時間的旅途環(huán)境中出現精神障礙而導致旅行性精神病。當然這一類患者雖然未患病,但本身的精神心理還是會存在隱患。有研究表明:此類患者具有內向或偏執(zhí)的性格,表現為沉默、孤僻、悲觀,對他人有敵意等,具有一定的易感心理素質。
出現旅途精神病,究其原因,過度疲勞、過于擁擠、環(huán)境嘈雜、空氣混濁、旅途中受阻等都可能是誘因。具體來說就是,發(fā)病前常有明顯的精神應激、軀體過度疲勞、過度擁擠嘈雜、慢性缺氧、睡眠缺乏、營養(yǎng)過分缺乏等因素的綜合作用,導致一些人精神、身體功能對環(huán)境變化的適應能力下降,出現精神崩潰、反應失度的急性精神障礙。
發(fā)生的人群以農民工、學生、打工者居多,都是經濟情況不富裕者,發(fā)病年紀較輕,多在青壯年,一般乘車時間都較長。春運高峰期,尤其乘坐火車、客車,車廂往往很擁擠,甚至超載爆滿,正常的生活規(guī)律也被打亂,睡眠不足、精神疲憊,有時連喝水都很困難;空氣中混合著人體味、煙味、食物味,混濁難聞,還有各種說話、火車發(fā)出的噪音,如果再加上本人又有心情不愉快的事,比如失戀、離異、家庭不和、錢物被盜或工作不順心、與人口角等,焦躁的心情難以發(fā)泄,很容易突然爆發(fā)。
實際上,遇到以上環(huán)境,別說本身有基礎病者,就是健康人也會受影響。環(huán)境心理學家和臨床醫(yī)學家曾做過這樣的實驗:請十幾位健康人到人口密集、噪聲很強的街頭游逛1小時后,檢查發(fā)現絕大部分人有血壓升高、心律不齊等現象,很多人自訴頭昏、煩躁,甚至惡心嘔吐。
在擁擠嘈雜的春運環(huán)境中,多數人只會出現暫時的負面情緒,一旦離開這個環(huán)境,平安回到家中,過一兩天就會恢復。不過,精神病患者雖只是少數,可一旦發(fā)病,輕則幻覺、妄想,重則可能殺人行兇或跳車自殺等,影響其他旅客安全,需要引起警惕。為預防旅行性精神病,首先要在出行前養(yǎng)好精神,并選擇舒適的交通工具,盡量避免乘坐過于擁擠、沒有通風設備的車船,帶足食物和水,其次不要隨身攜帶大量現金等貴重物品,以免使自己神經繃得過緊,影響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