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渾身究竟有幾雙手?
“人體處處皆太極”,“太極渾身都是手”,是對太極拳走架和應用的高度概括。這兩個論點的創(chuàng)導者,對太極“拳”內(nèi)涵的掌握,其見解非同一般。
秋葵的功效與作用
八段錦對身體好處在哪?八段錦是氣功動功功法之一,八段錦是由八節(jié)組成,說到八段錦的優(yōu)勢,它能改善神經(jīng)體液調(diào)節(jié)功能和加強血液循環(huán),對腹腔臟器有柔和的按摩作用,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及運動器官都有良好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太極拳很多人都在練,但是你知道太極拳的好處有哪些嗎?練習太極拳對我們的身體有哪些好處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些練習太極拳的好處,希望能夠為大家提供幫助!
“人體處處皆太極”,“太極渾身都是手”,是對太極拳走架和應用的高度概括。這兩個論點的創(chuàng)導者,對太極“拳”內(nèi)涵的掌握,其見解非同一般。
太極拳以練拳為體,推手為用。在初學盤架子時,基礎至關重要。其姿勢務求正確,中正安舒。其動作必須緩和而輕靈、圓活。此是入門之徑,學者應循序漸進,由淺入深,不致枉費功夫。
太極功夫包括養(yǎng)生功夫和技擊功夫,兩者統(tǒng)一方合太極之道。怎樣才能練好太極功夫?概言之,一要明理,二要會練,三要懂養(yǎng),三者具備,才能功夫上身。
在推手的過程中,先要練習跟隨勁。所謂跟隨勁就是要跟上對方,隨上對方,不丟不頂。這就要求對方快,你必須也要快,對方慢,你也要慢。否則雙方就不可能合到一起,也就不能進行推手訓練了。后來,李亦畬對此又有所發(fā)揮,要求“彼有力,我亦有力,彼無力,我亦無力”,但是,我的意總是在先。推手是訓練沾連粘隨“懂勁”功夫的,不能代替。
練太極拳學推手,力與勁是一對冤家,如外力不舍棄,內(nèi)勁就不長,有些人練了幾十年見效甚微,主要是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總想擺老資格、“露一手”,開始用“小力壓人”,慢慢用“大力壓人”,小力、大力逐漸變成僵勁拙力,到時后悔晚矣。切記“舍己從人”不要“以力壓人”,否則越練越背道而馳。力與勁不僅是冤家,而且“脾氣”“性格”截然相反,力有形、勁無形,力方勁圓,力澀勁暢,力遲勁速,力散勁聚,力浮勁沉,力鈍勁銳等等。
事實上,各種各樣的運動、武術,大概沒有一種可以像太極拳這樣,與哲學有這么密切的關系。這里談的哲學,并不是指一般的西方哲學,而是指中國傳統(tǒng)的儒、釋、道,尤其是指新儒學。新儒學也稱為「道學」或「理學」,在北宋周敦頤、程顥、程頤與張載等人的努力下,是以傳統(tǒng)的孔孟儒學為基礎,凸顯《易傳》與《中庸》的重要性,并吸收釋、老兩家的長處,而由南宋朱熹(1130-1200)集其大成的一套修己治人的哲學體系,深刻影響包括中國、朝鮮、越南與日本等主要東亞國家長達七百年以上。太極拳創(chuàng)編于四百年前的明末清初之際,與新儒學的關系尤為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