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灸療法”是高懷老師的家傳秘法,能治久病體弱、虛寒痼疾、慢性腸胃衰弱及一切虛寒衰弱久病不能起床者。高懷老師,河北省豐潤縣人,精針灸術,能起大癥。1950年岳美中曾跟隨高老師學習大灸療法,并在本刊進行了介紹?,F(xiàn)將大灸療法操作方法介紹給大家。
操作前準備
醫(yī)師1人,助手1或2人。
床1張,三棱針1支,毫針2支(2寸),大方盤2或3個,大鑷子2或3個,小刀1或2把,搗藥缸1個,草版紙1條(長20.5寸,寬1寸),蠟篦子2或3個(插蠟用)。艾絨半斤,咸蘿卜(即腌好的紅大蘿卜,如無,綠蘿卜亦可)4~5斤,紫皮大蒜1~1.5斤,蠟燭1支,酒精少許,脫脂棉少許,火柴1盒。
將咸蘿卜切成2分厚,1寸方塊(病人中指同身寸)。將紫皮大蒜搗爛如泥,攤在切好的咸蘿卜片上,每一方塊咸蘿卜片放上栗子大蒜泥一撮,攤平后,中間用手指按一凹(深度露出咸蘿卜面),蒜泥即形成一圈,圈的中間放艾絨,艾絨大如食指,見圖。
灸背部
1)讓患者伏臥,將草版紙長條由大椎穴起往下至長強穴止,順脊椎鋪好。因脊椎骨這條線不灸。
2)將做好的咸蘿卜蒜片先放在兩邊大杼穴處各1個,以后則沿著草版紙條由大杼穴往下順著排列到秩邊穴。其間排多少片無定數(shù),排滿為止。
3)在第一排的外側,沿著排第二行,起點在大杼風門二穴之間(即在第一排第1、2塊咸蘿卜蒜片之間的外側)往下排,排到秩邊穴外上部(比第一排少一塊)。
4)將蠟燭用火柴點著,插在蠟篦子上(粘在它處亦可),便可開始灸。
5)用鑷子夾住做好的艾球,在燭火上點著,放在咸蘿卜片蒜凹中,逐個放好、放齊。
6)注意不要使灸火熄滅,要隨時接上艾球,防止火力中斷。
7)若患者感覺灼痛,則可將蘿卜片抬起一點,或將艾火減弱一些。注意防止燒傷及大灸瘡的發(fā)生。
8)在灸部皮膚稍現(xiàn)深紅色時即停止灸治,壯數(shù)多少要看患者的皮膚忍受度來決定。一般每個灸點灸3~5壯。
灸腹部
以上做完后,休息片刻,再灸腹部。見圖。
1)先在膻中穴部位上放1片咸蘿卜蒜片,以此為中心點,在這點的上下左右周圍共放上8塊,即形成一個9片的大方形。
2)在鳩尾穴、神闕穴各放上1塊不著蒜的咸蘿卜片。該片的大小、寬度仍如前,上下長度則要短3分(即寬1寸,長7分)。此點不灸。兩穴之間放咸蘿卜蒜片6片。
3)在神闕穴以下至曲骨穴這一段放5片。若是婦女,則石門穴不灸,放一塊不著蒜的咸蘿卜片(寬1寸,長1寸)。
4)腹部沿正中一行(即正中行的巨闕穴與上脘穴之間)的兩側各排一行,每行放7片。
5)沿第二行兩側(低半片,與上脘穴平)各再排一行,放6片。以上步驟做好后,便可開始灸治。其余操作同上。灸完后,必須用三棱針于十宣放血,并針三陰交(雙),深一寸,瀉法,不留針。借以瀉火熱之氣。按此灸法,只要手續(xù)完備,并無副作用。
注意事項
適應癥:久病體弱、虛寒痼疾、慢性腸胃衰弱、中陽不振、腎元不充及一切虛寒衰弱久病不能起床者。
禁忌癥:急癥、新癥、熱癥、實癥及神經過度敏感者。
此種大灸方法,灸點較多,倘照顧不到,容易造成燒傷,增加患者痛苦,應特別加以注意。在灸的程度上要求接近一致,應注意防止有的部位灸出灸瘡,有的部位皮膚還未見紅色,這樣是影響療效的。
驗案舉例
例1孫某某,女,46歲,素患肺結核與神經衰弱已有十余年,身體極衰弱,近在唐山市人民醫(yī)院診斷為胃下垂。外觀肢體削瘦,面色蒼白,聲微無力。不能操持家務,終日臥床。每日只吃半磅牛乳,大便無力排出,每十日左右必須服瀉藥一次,心悸,眠少,易出汗,脈極沉弱。共做二次大灸。第一次灸后,腹瀉穢物很多,大便日五、六行,腹并不痛,以后則每二日大便一次。灸后第二日即能吃稀粥,以后每日能添吃一個饅頭,漸加至二、三個。以前若在室外勉強去一次,則要傷風發(fā)熱,灸后則在室外活動無礙,并逐漸能照顧家務。七個月后,又做第二次大灸,灸后并未見大便次數(shù)增多的現(xiàn)象,亦未產生其他副作用,身體逐衡趨于康復。
例2王某某,男,38歲,農民,發(fā)病數(shù)載,身體瘦弱,面色蒼白,精神衰頹,食欲不振,腹脹腸鳴,日下白色溏便五、六次,畏冷,脈細弱無力。于1955年秋施以大灸兩次。第一次灸后,自覺胸、腹、腰、背部溫暖,全身頗感舒適,精神亦覺暢快,大便次數(shù)略減,食欲漸旺。因病情大有改善,兩星期后,患者又要求灸第二次。灸后,腹脹腸鳴全部消失,頻頻思食,大便漸稠,日二、三次,有時一次。病已去大半,即參加勞動。據(jù)說回家后不久痊愈。
補脾健胃,利濕止瀉。用于脾胃虛弱,飲食不消,或瀉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健客價: ¥18清熱利濕,利膽排石。用于濕熱蘊毒、腑氣不通所致的脅痛、膽脹,癥見脅肋脹痛、發(fā)熱、尿黃、大便不通;膽囊炎、膽石癥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20舒肝理氣,散郁調經。用于肝氣不舒的兩脅疼痛,胸腹脹悶,月經不調,頭痛目眩,心煩意亂,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氣滯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黃褐斑)。
健客價: ¥45降氣化痰,止咳定喘。用于風寒入肺,肺氣不宣引起的咳嗽痰多,喘促胸悶,周身酸痛或久咳不止,以及老年支氣管炎咳嗽。
健客價: ¥25透竅消腫,祛風退熱。用于慢性鼻竇炎、鼻炎及鼻塞頭痛,濁涕臭氣,嗅覺失靈等。
健客價: ¥17.9健脾和胃,平肝殺蟲。用于脾弱肝滯,面黃肌瘦,消化不良。
健客價: ¥24清肺,化痰,止咳。用于痰熱咳嗽,痰多,色黃黏稠,胸悶口干。
健客價: ¥16煎藥
健客價: ¥148收斂止瀉,解毒消食。用于濕熱泄瀉,傷食泄瀉。
健客價: ¥22辛涼透表,宣肺止咳,清熱解毒。用于外感風熱,發(fā)熱惡寒,頭痛咳嗽,咽喉腫痛。
健客價: ¥35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用于跌撲腫痛。
健客價: ¥228.8清熱瀉火,解毒消腫。用于肺胃熱盛所致的痤瘡,粉刺,口舌生瘡,胃火牙痛,咽喉腫痛,目赤,便秘,尿黃赤。
健客價: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