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部位最容易堵
《內經》云:“經絡能決死生,治百病。”“骨正筋柔,氣血自流”。
只要打通經絡,即可百病不生。骨正筋柔,使氣血順暢。而現(xiàn)代人不愛運動,會導致血液不通暢,氣血不通暢,外邪就容易侵入體內,體內毒素排出緩慢,長期以往,淤塞堆積在體內,造成經脈堵塞,給健康留下隱患。
萬病皆是源于淤和堵,我們人體有一個中央,是最容易出現(xiàn)循環(huán)阻塞的問題,它就是我們——臀部。
臀部是人體的“毒窩”
很多都人都忽略臀部護理,要知道臀部護理不僅是為了美觀,更是為了健康。
中醫(yī)認為:臀部位于人體的中部,是人體上下肢的交通樞紐,是七大經絡銜接的必經之處。
久坐、久站等不良行為,導致臀部血液循環(huán)受阻,毒素積累體內,造成各種疾病。
下面我們來看看,臀部毒素積聚會招致哪些安康危害。
1臀積毒素、影響腰部
由于我們久坐、蹺二郎腿,臀部經絡不通,代謝不好。使臀部循環(huán)不暢、發(fā)涼、大量寒毒囤積在腰椎、盆腔、腹股溝處。
臀部附近就像一個渣滓場,從而招致腰部問題。如:腰酸、帶脈不暢、腰腹贅肉多、下肢循環(huán)不好。
2招致各種婦科疾病
臀部寒涼,盆腔內、腹股溝堆積很多瘀堵的毒素病菌,招致盆腔積液、盆腔炎、附件炎、陰道炎等炎癥。
臀部周圍受寒,會使臀部經絡收縮,呈現(xiàn)痛經,月經不調,血色暗、血塊等。
當臀部(盆腔)多濕,會形成泌尿生殖系統(tǒng)的炎癥,盆腔炎或陰道炎等。
在子宮、卵巢部位寒氣不容易排出易構成囊腫,肌瘤等。
3臀積毒素,影響外形比例
臀部、腿部、腰部易引發(fā)部分過多浮肉、過量的水份匯集,易產生濕癥、寒癥、身體變形、代謝減慢、人體比例不契合安康美的標規(guī)范比例。
臀部外形與身體健康
臀部還是我們身體安康的晴雨表。從臀部的外形還可看出一個人的身體安康情況。下面我們來看看,臀部外形與安康的關系。
1平直型
易得腫瘤疾病,上火、皮膚枯燥、脾氣躁、性子急。
2后翹型
八髎骨突出易得婦科炎癥,盆腔積液,子宮后位。
3下垂型
易得腫瘤疾病及婦科炎癥,盆腔積液,多發(fā)性囊腫,最容易癌變。
4外擴型
子宮脫垂,月子后遺癥,腰酸背痛,月經不調,月經淋漓不盡,小便失禁。
日常養(yǎng)護臀部
看來臀部除了是美麗與性感的象征之后,還藏著那么多健康的小秘密。那為了讓我們有一個美好的臀部,在日常中這些要點要謹記。
1堅持安康坐姿
像軟骨頭似的斜坐在椅子上,會使壓力集中在脊椎尾端,形成血液循環(huán)不良,血氧供應缺乏。最好的坐姿是坐在椅子的2/3處,背脊挺直。
2防止不良飲食習氣
抽煙、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氣會造成血液循環(huán)不好、結締組織松弛,進而導致臀部松弛。
3運動時不要穿三角內褲
運動時穿三角內褲,用不著等到珠黃人老,臀部就會由于彈性纖維組織松弛、支撐力不夠而向地心看齊,所以絕對要防止。
4多吃含鉀食品
研究表明,足量的鉀能夠促進細胞新陳代謝,順利排泄毒素與廢物。當鉀攝取缺乏時,細胞代謝會產生障礙,使淋巴循環(huán)減慢,細胞排泄廢物越來越艱難。
糙米飯、全麥面包,豆類與花椰菜,這些食物含有大量的鉀元素,有助于掃除體內多余水分,令你的下半身更窈窕。
5防止久站
可別以為坐太久壓榨臀部不好,站著就沒問題了。
錯!站太久,血液不易自遠程處回流,形成臀部供氧量缺乏,新陳代謝不好,還可能引起靜脈曲張。
6拍打臀部
每天堅持拍打屁股5-10分鐘,能夠協(xié)助臀部血液循環(huán),有效排出體內毒素。堅持一個月以上就會看到效果。
排毒穴位
除了臀部的日常養(yǎng)護外,同時也可以通過按摩和艾灸相關穴位,來促進臀部排毒。
下面小編臀部的這些穴位,大家每天沒事的時分能夠經常按一按、灸一灸,堅持下去會有不錯的效果哦。
承扶穴
位置:人體承扶穴位于大腿后面,臀下橫紋的中點。
主治: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疾。
長強穴
位置:位于尾骨端與肛門之間。
主治:腰神經痛、癔病、痔瘡、泄瀉、便秘等疾病。
八髎穴
位置:骶椎。又稱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個穴位,分別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稱“八穴”。
主治: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經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經不調、小腹脹痛、盆腔炎等病癥。
腰俞穴
位置:取穴時一般采用俯臥姿勢,腰俞穴位于腰部,臀溝分開處即是。
主治疾?。貉嵫ǖ闹髦渭膊椋褐笁貉嵫梢灾委熤摊洝⒅毯?、裂痔等疾病。
會陽穴
位置:在骶部,尾骨端旁開0.5寸。
主治:泄瀉、便血、痔疾、陽萎、帶下。
大腸俞穴
位置:腰部,當?shù)?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腹脹、泄瀉、便秘、腰痛。
關元俞
位置:位于身體骶部,當?shù)谖逖导幌拢笥遗蚤_1.5寸處。
主治:腹脹、腸鳴、瀉泄、月經不調、小便不利、腰痛。
小腸俞穴
位置:骶部,當?shù)谝幌勺底笥遗蚤_1.5寸處,與第一骶后孔齊平。
主治:下腹部腫脹、下腹部疼痛、腳部腫脹、夜尿癥等。
膀胱俞穴
位置:穴道時常采取俯臥的姿勢,此穴位于身體骶部,第二仙椎左右二指寬處,與第二骶后孔齊平。
主治:此穴的主治疾病為:夜尿癥、膀胱腎臟疾病等。
中膂俞穴
位置:中膂俞穴位于人體的骶部,當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3骶后孔。
主治:泄瀉、疝氣、腰脊強痛。
白環(huán)俞穴
位置:在骶部,當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四骶后孔。
主治:腰骶、痛坐骨神經痛、子宮內膜炎、肛門諸肌痙攣、小兒麻痹后遺癥、下肢癱瘓、尿潴留等。
胞肓穴
位置:在臀部,平第2骶后孔,骶正中嵴旁開3寸。
主治:腸鳴、腹脹、便秘、癃閉、腰脊強痛。
秩邊穴
位置:在臀部,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開3寸。
主治:腰骶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癥、小便不利、便秘、痔疾、陰痛。
環(huán)跳穴
位置:側臥屈股,股骨大轉子最凸點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外1/3與中1/3交點處。
主治:腰胯疼痛、下肢痿痹等腰腿病證、健脾益氣。
兩個重要的臀部排毒重要穴位:
1天樞穴
天樞穴屬于足陽明胃經,是手陽明大腸經募穴。常用以治療腸胃疾病。
位置:在腹中部,臍中旁開2寸。
按揉辦法:以手指指腹或是指節(jié),向穴位處往下輕壓,按至有微酸感后放開,或做環(huán)型畫圈動作,每個穴位按壓1至3分鐘,一天可按4至5次。
功效:增加代謝循環(huán)、刺激腸胃爬動、協(xié)助排便。
兩個重要的臀部排毒重要穴位:
2筑賓穴
筑賓穴是足少陰腎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小腿內側。該穴名意指足三陰經氣血混合重組后的濕涼水氣由此交于腎經。
位置:位于小腿內側,在太溪穴與陰谷穴的連線上,太溪穴上5寸處。
按揉辦法:用大拇指指腹由下往上按,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推按1到3分鐘。
效果:協(xié)助人體散熱排毒。
詳情可參考說明書。
健客價: ¥456滋補強身。
健客價: ¥3990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益氣攝血,用于體虛欲脫,肢冷脈微,氣不攝血。崩漏下血。
健客價: ¥998補氣養(yǎng)陰,清熱生津。用于氣虛陰虧,內熱,咳喘痰血,虛熱煩倦,消渴,口燥咽干。
健客價: ¥766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益氣攝血。用于體虛欲脫,肢冷脈微,氣不攝血,崩漏下血;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健客價: ¥1500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益氣攝血。用于體虛欲脫,肢冷脈微,氣不攝血,崩漏下血;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健客價: ¥860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益氣攝血。用于體虛欲脫,肢冷脈微,氣不攝血,崩漏下血;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健客價: ¥6900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益氣攝血。用于體虛欲脫,肢冷脈微,氣不攝血,崩漏下血;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健客價: ¥2340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益氣攝血。用于體虛欲脫,肢冷脈微,氣不攝血,崩漏下血;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健客價: ¥2070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益氣攝血。用于體虛欲脫,肢冷脈微,氣不攝血,崩漏下血;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健客價: ¥596德國進口 Sanct Bernhard 水飛薊朝鮮薊膽堿膠囊150粒 保肝護肝片 解酒排毒滋補肝臟 對乙肝 肝硬化有緩解作用 非藥品
健客價: ¥1982型糖尿病,適用于單獨使用鹽酸二甲雙胍治療效果不佳及使用鹽酸吡格列酮和鹽酸二甲雙胍聯(lián)合治療的病人。
健客價: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