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九九热国产,毛片aaa

您的位置:健客網 > 中醫(yī)頻道 > 中醫(yī)特色 > 針刺針灸 > 艾灸的20條鐵規(guī),一定要知道!

艾灸的20條鐵規(guī),一定要知道!

2017-09-13 來源:艾灸溫補文化  標簽: 掌上醫(yī)生 喝茶減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減肥 cps聯(lián)盟 美容護膚
摘要:一個穴位艾灸完畢,要輕輕拍打或按揉穴位及周邊位置,這叫封穴!封穴完畢后,要用衣物遮蓋住艾灸部位。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溫水,高于體溫。艾灸后做好補充一杯熱水60度左右,稍稍有點燙嘴的。

       關于艾灸的文章發(fā)了很多,但是有些基本的原則,大家在日常中還是會忽略,也還有人不明白,所以有必要挑一些重點再提醒一下:

 
  1在艾灸的時候,或艾灸的整個療程,最忌諱喝冷水,吃涼飯,這樣做如同給艾灸撤火,不利于疾病的治療。
 
  2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溫水,高于體溫。艾灸后做好補充一杯熱水60度左右,稍稍有點燙嘴的。
 
  3一個穴位艾灸完畢,要輕輕拍打或按揉穴位及周邊位置,這叫封穴!封穴完畢后,要用衣物遮蓋住艾灸部位。
 
  4艾灸后如果想馬上洗手,希望你用熱水,高于體溫的,50度左右即可。除了風濕類疾病,寒性疾病,產后風疾病外,一般人可在灸后30分鐘觸碰常溫水,但是,原則上不要急于用冷水。
 
  5兒童、體弱者、功能減退之疾患:灸量一定要小,慢慢增加艾灸時間。
 
  6體壯者、感覺遲鈍者、功能充進之疾患:適當加大灸量。
 
  7腰背腹部、肩股皮厚肉多、沉寒痼冷,陽氣欲脫,必須大炷多壯;可大可多。
 
  8頭面胸部、四肢末端皮薄多筋、風寒感冒、癰疽痹痛灸量不宜過度。宜小宜少。
 
  9艾灸后,休息一會兒就可以同房!那些艾灸后不能同房--因為會影響精子著床的說法,無異于刻舟求劍!因為血液是循環(huán)的,血液一循環(huán),人體的溫度灸達到平衡了。
 
  10灸后調養(yǎng)口訣:灸后風寒須謹避,七情莫過慎起居,切忌生冷醇厚味,惟食素淡最適宜。
 
  11大悲,大喜,大怒,這樣情緒不穩(wěn)定,艾灸的效果會打折扣。艾灸時候生氣,會氣賭經絡,艾灸就不會起作用,反之會加重氣血的瘀阻。
 
  12兒童艾灸、面部艾灸、直接灸,一定要極好的艾絨,這樣不傷經絡,不燥,比較柔和。
 
  13如果上下前后都有配穴,應先灸陽經,后灸陰經,先灸上部,再灸下部,也就是先背部,后胸腹,先頭身,后四肢,依次進行。取其從陽引陰而無亢盛之弊,所以不可顛倒亂灸,如果不講次序,后灸頭面,往往有面熱、咽干、口燥的后遺癥或不舒服之感覺。即便無此反應,也應當從上往下灸,這也和針刺取穴一樣,次序不亂,不會遺忘。
 
  14白天上班、晚上下班吃完飯還要休息一段時間才能艾灸,往往艾灸完都10點多了。這樣行不行?我還是不建議晚上艾灸超過10點,偶爾幾次無所謂,但是長期這樣的話會傷陰,畢竟晚上10點后百脈要休養(yǎng),呈收斂狀態(tài),而艾灸主生發(fā),所以太晚艾灸不適宜。
 
  15還是有很多人問,艾灸后是否可以馬上洗澡。雖然很多書上說艾灸后半小時可洗熱水澡,但我一般建議灸后2小時再洗澡,即使熱水也不要很快去洗,因為熱水有濕氣,容易進入穴道和經絡。
 
  16艾灸后若出現(xiàn)上火,可艾灸足三里、涌泉引火下行,還可以多喝溫開水,必要時停灸或隔天艾灸,減少灸量,很快這樣的癥狀就會消失。
 
  17有的人邊灸邊吃,這樣不好。一是不知道你吃的食物是什么性質的?屬寒還是屬溫,如果艾灸過程中,你邊吃邊艾灸,對于胃氣也是一個挑戰(zhàn)。有胃腸疾病的人千萬不要這么做。
 
  18雖然大家都知道艾灸時不要吹空調、電扇,但是艾灸后呢?艾灸后你的毛孔也還是打開的,不能受寒受風。你可以這樣做,開另外一個房間的空調,緩緩降低整個房屋的溫度,你在沒有空調的房間艾灸,躲避直接吹,這樣既不會太熱而且沒那么寒涼。
 
  19艾灸治療幾天后,有的人會大汗淋漓,一動就出汗,怎么辦?一般來說,多出汗是好事,在排毒。但是如果你覺得身體很虛、有氣無力的,那就要注意了,要艾灸足三里這個滋陰的穴位,同時要注意休息,要養(yǎng)好氣血,多喝山藥紅棗小米粥比較好。嚴重的話需要中醫(yī)面診再辨證調理。
 
  20女性月經期到底能否艾灸?這個要根據(jù)個人體質來定。從理論上來講,月經期艾灸不會給身體帶來危害,而且經期艾灸有些時候會有很好的效果,借著經期排血量,可以幫助體內排出寒濕、瘀血等,特別適合那些痛經、經量少的女性。有些人月經量比較大,那么此時艾灸,一般會導致經量更大,造成自己恐慌和疑慮。如果超出正常月經量,又不懂得怎樣止血,就真得會有損身體,所以超出正常月經量的女性不建議艾灸。
 
  夏天艾灸的3大養(yǎng)生穴位
 
  30歲前灸“肺俞”
 
  年輕人戶外活動較多,出汗后常常不注意保暖,又喜食冷飲,所以很容易感冒。固護肺氣對青少年具有重要的保健意義。肺俞穴是肺臟之氣出于背部之所,還是主宰全身在表之衛(wèi)氣,固護人體之正氣不受邪氣侵犯。
 
  肺俞穴的位置:位于人體的背部,當?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二指寬)處。
 
  具體灸法有如下幾種:施灸頻率不拘時灸,即感到身體不適或即將感冒時,或進食冷飲后施;隨年壯灸,即在農歷生日當天灸,小兒可灸5分鐘左右,青年灸15分鐘左右。此外,轉季灸,即每月灸兩次,分別在轉節(jié)氣的前1~2天施灸。
 
  30~50歲灸“足三里”
 
  步入中年,生活穩(wěn)定,應酬繁多,思慮過度,運動不足,最傷脾胃。因脾胃損傷,不能充分運化水谷精微,水濕聚于中焦,大腹便便就出現(xiàn)了。灸“足三里”能調整消化系統(tǒng)使之功能旺盛,吸收營養(yǎng)增加能源,對全身各系統(tǒng)都有強壯作用。
 
  足三里穴的位置:位于小腿前外側,犢鼻穴下3寸,距脛骨前嵴一橫指(中指)處。
 
  艾灸方法同肺俞穴,頻率可不拘時灸。

         50歲后灸“關元”
 
  步入老年,腎氣漸疲,元氣漸虧,會出現(xiàn)腰膝酸痛、夜尿頻多、健忘失眠、不耐疲勞、視力減退、聽力衰減、脫發(fā)白發(fā)等癥狀?!夺t(yī)經理解》記載:“關元,在臍下3寸,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人生之關要,真元之所存也。”該穴具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之功,凡元氣虧損均可使用。
 
  關元穴的位置:位于腹部,身體前正中線,臍中下3寸。也就是從人體肚臍中間下三寸(四指并攏,從臍中起,以中指橫紋為標準,橫向的距離),腹部的正中線上。
 
  艾灸方法同肺俞穴,最佳頻率為1日1次,亦可不拘時灸。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購買了以下產品 更多>
有健康問題?醫(yī)生在線免費幫您解答!去提問>>
健客微信
健客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