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慢中自有大智慧!
摘要:真正慢練的訣竅不易掌握。有人慢練一段時間或幾次后,反覺心意容易散亂,動作容易疲軟,因此誤認為慢練的效果反不如快練好。
太極拳的特色是以陰柔為主,陰陽結(jié)合,剛?cè)嵯酀?,?nèi)外相應。其主導層面在內(nèi)不在外,在陰不在陽,在柔不在剛。落實這一法要,必須從“慢”字人手。如果能在慢字上反復下功夫,那么慢中自有大味、大效。
但實訓中有很多因素阻礙慢練,練來練去慢沒練出味來,
健身治病、修身養(yǎng)性的效果也較差。分析原因,就在于利于慢練的障礙沒有排除,這些障礙包括:
一是音樂節(jié)奏,集體練拳,限制套路練習時間。毫無疑問,集體練拳、音樂節(jié)奏、限制練習時間是必要的,比如練國標24、40、48式等,集體教,集中練,或熟練套路,或參加表演、比賽,沒有統(tǒng)一性是不行的。但是頭腦清醒者應認識到,集體練拳的劣勢之一就是不利于“慢練”。
二是趕時間、趕任務。即便是某些獨練者也存在趕時間、趕任務、趕套路的
心理障礙,束縛了慢練的實施。
三是真正慢練的訣竅不易掌握。有人慢練一段時間或幾次后,反覺心意容易散亂,動作容易疲軟,因此誤認為慢練的效果反不如快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