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是常見的一種疾病,貧血的患者會出現(xiàn)四肢無力,面色蒼白等情況,會影響到我們的身心健康。女性朋友更是貧血的易發(fā)人群,那么我們該如何改善貧血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中醫(yī)補血妙方!
常見的補血的中藥有以下幾種:
1.胎盤片或紫河車膠囊,有大補氣血之功能,用于治療虛損勞傷、營血不足、精氣虧損。臨床見:咳血氣喘、骨蒸潮熱、盜汗、陽痿遺精、不孕、習(xí)慣性流產(chǎn)、乳汁分泌不足等。本品促進乳腺和女性生殖器官發(fā)育,增強機體免疫力和抗過敏作用,并適用于各種貧血癥。
2.健脾生血顆粒,能健脾和胃、養(yǎng)血安神。用于小兒脾胃虛弱及心脾兩虛型缺鐵性貧血。
3.河車大造丸,本藥滋補肝腎,對因肝腎不足、精血虧損所致頭暈耳鳴、腰膝酸軟、潮熱盜汗、夢遺滑精、咳嗽無力、年老體弱,凡陰血不足者(如肺結(jié)核、慢性腎炎、慢性支氣管炎等),服之效佳。
4.歸芍地黃丸,能滋補肝腎,益陰養(yǎng)血。對陰虛血少、頭暈?zāi)垦?、兩脅作痛、午后低熱、骨蒸盜汗、血虛頭痛、咽干耳鳴、腰腿酸痛以及因肝腎陰虛所致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者適用。
中藥調(diào)理的同時也可搭配茶療,它是一種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屬于中醫(yī)學(xué)的范疇,對人體具有很好的保健治療功效。它將補血與補氣結(jié)合在一起,氣血雙補,從根源上補血,對改善貧血能產(chǎn)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醫(yī)6個按摩法改善貧血癥狀
1、攪滄海:舌在口腔上、下齒齦外周從左向右,從右向左各轉(zhuǎn)動10次,產(chǎn)生津液分3口緩緩咽下。
2、摩脘腹:雙掌相疊,置于神闕穴,即臍眼,先逆時針,從小到大摩脘腹30圈,然后再順時針,從大到小摩動30圈。
3、蕩胃腑:坐或臥位,以右手掌按置于中脘穴(臍上正中4寸處,劍突與肚臍之正中)上,先用掌根稍用力將胃脘向左推蕩,繼之再以五指將胃脘稍用力推蕩向右,往返計作10次。
4、振中脘:坐或仰臥,雙掌相疊于中脘穴處,以振動手法操作1分鐘。
5、分陰陽:坐或仰臥,兩手除拇指外其余四指并攏,中指相對于劍突下,全掌緊按皮膚,然后,自內(nèi)向外,沿肋弓向脅肋處分推,并逐漸向小腹移動,共操作10次。
6、疏肋間:坐位,兩手掌橫置兩腋下,手指張開,指距與肋間的間隙等寬,先用右掌向左分推至胸骨,再用左掌向右分推至胸骨,由上而下,交替分推至臍水平,重復(fù)10次。注意手指應(yīng)緊貼肋間,用力宜均勻,以胸肋有溫?zé)岣袨楹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