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醫(yī)之有案,如弈者之譜,可按而覆也。”學醫(yī)之人又怎么能不讀醫(yī)案呢?
【案例】
新安吳文邃,眩暈者三載,戰(zhàn)慄惡寒,居幃帳之內,數(shù)妾擁之,當五月而向火。干姜、桂枝屢投,病勢日劇。千里延余。為診其脈,浮之細小,沉之搏堅。是郁火內伏,不得宣越也。以山梔三錢,黃連二錢,黃柏一錢五分,柴胡一錢,甘草五分,生姜五片,乘熱亟飲之。移時而惡寒少減,再劑而輟去火爐,逾月而起。更以六味丸加知、柏,人參湯送,兩月全安。所以知文邃病者,雖惡寒而喜飲熱湯,雖脈細而按之搏指,灼然為內真熱而外假寒,熱極反兼勝己之化。以涼藥熱飲者,內真寒而外假熱之劑也。
【解析】
從這個案例上來看,主訴是眩暈三年,戰(zhàn)栗惡寒,五月向火。治病經(jīng)過是服用了不少姜、桂溫熱之劑,病勢日盛。從這個意義上說,可能是用藥沒有對證。從癥狀的總體來看,戰(zhàn)栗惡寒,病理性質應該屬于寒,而五月間都還要烤火,病理性質也應該是寒,然而服用姜、桂等辛溫散寒之品,病情反而加重,這是為何?再看其脈象,浮取細小(脈搏浮而無力,可以初步判斷為表虛證),沉取搏堅(脈搏沉而有力,可以初步判斷為里實證),仔細推敲,這種脈象、這種證候迷霧重重,似乎矛盾較多,但仔細理清思路,便會發(fā)現(xiàn),這原本就是表虛里實,內熱外寒,郁火伏于內,難以發(fā)于外。李中梓自己對此醫(yī)案有“雖惡寒而喜飲熱湯,雖脈細而按之搏指,灼然為內真熱而外假寒,熱極反兼勝己之化”的論斷,而處以黃連解毒湯去黃芩之涼藥,加柴胡、生姜發(fā)散之品,寒熱之中,加以甘草調和藥性,乘熱服用,涼藥熱服,對待真熱假寒,可謂是恰到好處。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有“火郁發(fā)之”的說法。而此證若是屢投姜桂等藥,不僅不能發(fā)越郁火,反而會導致內火更甚。李中梓以梔子、黃連、黃柏取黃連解毒湯之意,加柴胡、甘草、生姜,一方面清熱解毒,另一方面,發(fā)散郁火。本方中,梔子清解郁火,柴胡升解透邪,生姜發(fā)散解表,此三藥將成為解決此證的關鍵。
解決了真熱假寒的證候,然后解決眩暈的問題,李中梓以六味丸加知母、黃柏,用人參湯送服,兩月痊愈。六味丸滋補肝腎,加知母黃柏的用意在于黃柏之苦寒瀉熱補水涸燥,知母之苦寒瀉腎火,補中有瀉,再加上人參湯安神益智,全方對于此案眩暈必有良效。
解讀到此處,仍然有人心存疑惑,這眩暈究竟是因何而起,究竟病位病性如何?似乎沒有厘清。關于這方面的原因,可從案例中“居幃帳之內,數(shù)妾擁之”一語得到啟發(fā),色欲過度,損傷下元,導致肝腎虧虛,所以用六味丸滋補肝腎是有的放矢的。
【心語】
每次梳理古代名醫(yī)醫(yī)案時,就仿佛是在與名醫(yī)對話,猶如長者在側、耳提面命;并將名醫(yī)經(jīng)驗用諸臨床,如醍醐灌頂、格外親切。
如果能從醫(yī)案中能夠讀懂仲景所說的“病脈證治”,那將在臨床中一日千里,如有神助。
字士材,號念莪。明末著名醫(yī)學家,本縣惠南鎮(zhèn)人。李中梓出生于書香門弟,父親是萬歷己丑進土。中梓幼年擅長于文學、兵法,但屢試不第,加之體弱多病,乃棄儒學醫(yī)。他悉心鉆研當時醫(yī)學界的張、劉、朱、李四大名家的著作,深得其中精要,在實踐中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醫(yī)學理論,成為一代名醫(yī)。
中梓在醫(yī)療上注重脾腎治理,江蘇金壇有一名醫(yī)王宇泰,年已八十,患脾泄,根據(jù)一般醫(yī)理,泄病宜補,豈知愈補病勢愈重,他便求教于中梓,中梓問明病源后對他說:“你體肥多痰,愈補愈滯,病當然不會好了。應反其常規(guī),用迅利藥蕩滌之。”于是用巴豆霜給老醫(yī)生服用,果然泄下許多痰涏,病也就好了。
他注重實踐,不墨守成規(guī),在實踐中總結經(jīng)驗,對各種疑難雜病很有研究,時人稱為神醫(yī)。有個叫魯藩的人,得了一種怪病,在盛暑的大熱天,雖將房門緊閉,床上懸掛帳帷,身上又蓋上三重貂皮被,還不斷地喊冷。李中梓觀察病情后,診為“伏熱病”。古人用‘傳水灌項法”治療,中梓變通一下,改服石膏三斛湯,他開了三帖藥,第一帖服下,病人去掉貂皮被;第二帖服下,病人讓去掉帳?。坏谌?,病人又叫將門窗打開,只見他大汗淋漓,熱氣蒸騰,毛病痊愈。還有個姓鞠的人,也得了一種怪病,發(fā)病時,伴有高熱,在胡言亂語中,竟能說出室外所發(fā)生的事情,屢試屢驗,經(jīng)李中梓觀察后,診為“離魂”病。施藥后,高熱消退,囈語中止,恢復了清醒的狀態(tài),不久,病癥消失。
李中梓的醫(yī)學著作甚豐,主要有《內經(jīng)知要》、《醫(yī)宗必讀》、《傷寒括要》、《刪補頤生微論》、《診家正眼》、《病機沙篆》、《本草通元》等書,文章簡明通俗,流傳甚廣。由他多次刪補的《頤生微論》風行于時,尤以《醫(yī)宗必讀》影響深遠,至今仍是習學中醫(yī)者的必讀書。
健脾利濕,滋腎平肝。用于痰濕中阻、肝腎不足引起的頭昏頭暈。
健客價: ¥25補益肝腎,活血祛瘀,養(yǎng)血驅風。用于治療肝腎不足、血虛風盛所致的白癜風;癥見白斑色乳白、多有對稱、邊界清楚,病程較舊,伴有頭暈目眩、腰膝痠痛。
健客價: ¥32補益肝腎,活血祛瘀,養(yǎng)血驅風。用于治療肝腎不足、血虛風盛所致的白癜風;癥見白斑色乳白、多有對稱、邊界清楚,病程較舊,伴有頭暈目眩、腰膝痠痛。
健客價: ¥38補血益氣。用于血虛證、氣血兩虛證證候治療,癥見面色萎黃或蒼白,頭暈目眩,神疲乏力,少氣懶言,自汗,唇舌色淡,脈細弱等。
健客價: ¥45益氣養(yǎng)血,滋肝補腎,活血化瘀。能改善氣血兩虛,肝腎不足所致的神疲乏力,頭暈目眩,腰膝酸軟等癥。對免疫功能低下、放化療后白細胞減少及高脂血癥等有輔助治療作用。
健客價: ¥21.5補腎壯骨,活血止痛。用于治療骨質疏松癥,屬肝腎不足證者,癥見腰背疼痛、腰膝酸軟、足跟疼痛、頭目眩暈、耳聾耳鳴等。
健客價: ¥42陽和補氣,,陰益血調滋肝腎,健脾胃,強筋骨。用于中老年人身體虛弱,肝腎虧損所致的精神疲乏,頭暈目眩,腰腿酸軟,眼花耳鳴,健忘失眠,心悸,氣短,浮腫,夜多小便等癥。也可作為高脂血癥的高血壓病人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78補益氣血,調和陰陽,滋肝腎,健脾胃,強筋骨。用于中老年人身體虛弱,肝腎虧損所致的精神疲乏,頭暈目眩,腰腿酸軟,眼花耳鳴,健忘失眠,心悸,氣短,浮腫,夜多小便等癥;也可作為高脂血癥的高血壓病人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68活血化瘀,醒腦通絡,潛陽熄風。用于因瘀血、肝陽上亢出現(xiàn)之中風先兆,如肢體麻木、頭暈目眩等和腦血栓形成出現(xiàn)的中風不語、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癥。具有預防和治療作用。
健客價: ¥52用于肝膽火盛引起的耳聾、耳鳴、耳底疼痛、目赤口苦、頭暈目眩、大便于燥。
健客價: ¥26滋腎平肝。用于肝腎陰虛,耳鳴耳聾,頭暈目眩。
健客價: ¥12用于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引起的頭暈目眩、精神疲倦以及低磷血癥。
健客價: ¥20有止眩暈,補氣血,通血脈,舒筋活血等作用??捎糜诟哐獕翰?,腦血栓,腦動脈硬化引起的頭暈,頭脹,頭痛,目眩,肢體麻木以及心腦血管疾病引起的偏癱等病癥。
健客價: ¥32疏肝健脾,養(yǎng)血調經(jīng)。用于肝氣不舒所致月經(jīng)不調,胸脅脹痛,頭暈目眩,食欲減退。
健客價: ¥16散風清熱。用于頭暈目眩、偏正頭痛。
健客價: ¥20活血化瘀,通經(jīng)活絡。用于淤血阻絡所致的眩暈、中風,癥見肢體不用,言語不利及頭暈目眩;腦動脈硬化,缺血性中風及腦出血后遺癥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13心絞痛發(fā)作的預防性治療。眩暈和耳鳴的輔助性對癥治療。
健客價: ¥26心絞痛發(fā)作的預防性治療。眩暈和耳鳴的輔助性對癥治療。
健客價: ¥26枸櫞酸西地那非片:適用于治療勃起功能障礙。 引陽索膠囊:補腎壯陽,生津。用于陽痿早泄,腰膝酸軟,津污自汗,頭目眩暈等癥。
健客價: ¥950本品用于治療衰老期心理行為障礙(如警覺性和記憶力喪失、頭暈、耳鳴時間與空間定向力障礙、失眠。也可用于急性腦血管病及腦外傷綜合征。 眼科方面:可用于治療缺血性視網(wǎng)膜疾病。耳、鼻、喉科治療方面,可用于治療耳蝸前庭疾病。
健客價: ¥66本品用于治療衰老期心理行為障礙(如警覺性和記憶力喪失、頭暈、耳鳴時間與空間定向力障礙、失眠。也可用于急性腦血管病及腦外傷綜合征。 眼科方面:可用于治療缺血性視網(wǎng)膜疾病。耳、鼻、喉科治療方面,可用于治療耳蝸前庭疾病。
健客價: ¥68引陽索膠囊:補腎壯陽,生津。用于陽痿早泄,腰膝酸軟,津污自汗,頭目眩暈等癥。 枸櫞酸西地那非片:適用于治療勃起功能障礙。
健客價: ¥779鹽酸達泊西汀片:必利勁適用于治療符合下列所有條件的18至64歲男性早泄(PE)患者:1.陰莖在插入陰道之前、過程當中或者插入后不久,以及未獲性滿足之前僅僅由于極小的性刺激即發(fā)生持續(xù)的或反復的射精;2.因早泄(PE)而導致的顯著性個人苦惱或人際交往障礙;3.射精控制能力不佳。 引陽索膠囊:補腎壯陽,生津。用于陽痿早泄,腰膝酸軟,津污自汗,頭目眩暈等癥。
健客價: ¥980他達拉非片:治療男性勃起功能障礙。需要性刺激以使本品生效。他達拉非不能用于女性。 引陽索膠囊:補腎壯陽,生津。用于陽痿早泄,腰膝酸軟,津污自汗,頭目眩暈等癥。
健客價: ¥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