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眼分類尚未有統(tǒng)一規(guī)定,現(xiàn)臨床一般最常用的是按屈光度和屈光成分分類的。
按屈光度分:
?、佥p度近視眼:近視度<-3.00D(300度),一般眼底無病理性改變。
②中度近視眼:近視度>-3.00D(300度)<-6.00D(600度),部分眼底呈豹紋狀改變。
?、鄹叨冉曆?病理性近視眼):近視度>-6.00D(600度),常引起玻璃體和眼底的退行性病變,其中>-10.00D(1000度)、眼底病理性改變嚴(yán)重的也稱為惡性近視眼,多與遺傳因素有關(guān)。
按屈光成分分:
?、佥S性近視眼:是由于眼軸的延長造成的近視。一般眼軸增加1mm,近視度增加-3.00D,在高度近視眼特別是惡性近視眼中,眼軸的延長極為嚴(yán)重,往往可以看到明顯的眼球突出。
?、趶澢刃越曆郏菏怯捎诮悄せ蚓w表面曲率半徑變化(減小)造成的近視。臨床主要見于角膜的改變,如圓錐形角膜、角膜葡萄腫等;還可見于晶體核異常形成的圓錐形晶體以及晶體位前移等。
③屈光率性近視眼:是由于屈光間質(zhì)的屈光率變化(增高)造成的近視。臨床主要見于晶體的改變,如糖尿病、白內(nèi)障早期的晶體膨隆等。
也有按成因把近視眼分為兩類:
①單純性近視眼:主要是指由發(fā)育期視近過度造成的近視。度數(shù)一般在-6.00D(600度)以下,也稱為獲得性和生理性近視眼。
?、诓±硇越曆郏褐饕侵赣蛇z傳因素所致的近視。度數(shù)一般大于-6.00D(600度),也稱為變性性近視眼。
在臨床中,有人把幼兒期即出現(xiàn)的近視眼叫先天性近視,也有人把所有的病理性近視眼統(tǒng)稱為先天性近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