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除秋燥
早在晉代,就有人贊美石榴“御饑療渴,解酲止醉”。石榴能健胃提神、增強食欲,對飲酒過量者,解酒有奇效。中醫(yī)認為,石榴之功有“四止”,即止渴、止瀉、止血、止帶。它的果實有甜有酸,味甘的石榴具有生津止渴之效,可用于治療口干煩渴、咽干、口瘡,潤秋燥。而酸石榴富含生物堿、丹寧等,有明顯的收斂作用,能夠澀腸止血,對痢疾、泄瀉、便血等病癥有輔助的食療作用。
秋天以燥氣主令,人體常表現(xiàn)出諸多“津虧液少”的秋燥癥,如口鼻咽喉干燥、皮膚皸裂、大便秘結等,故“當秋之時,其飲食之味,宜減辛增酸”,所以石榴是秋季最適合吃的水果之一。
酸石榴汁多、皮薄,子粒飽滿;甜石榴味道香甜,有冰糖石榴的美稱。石榴的品種也很多,按表皮分有紅色、黃色等,一般黃色的品種比較甜。甜石榴果嘴合攏,皮色粗糙,葉片短寬;酸石榴果嘴多張開,果形規(guī)整,皮色光亮,葉片狹長。
石榴為老少皆宜,但不可多食,每次食用1個為宜。胃炎患者以及瀉痢初起者不宜吃石榴;石榴糖多并有收斂作用,感冒及急性炎癥、大便秘結患者需慎食;糖尿病患者禁食;兒童最好少吃石榴,否則容易引起發(fā)熱痰鳴,并容易加重急性支氣管炎、咳喘痰多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