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基因是非小細胞肺癌中最常見的驅(qū)動基因之一。近十年來,以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為代表的EGFR-TKI已成為EGFR突變型晚期NSCLC重要的治療手段。
多項前瞻性臨床研究證實:一代EGFR-TKI一線治療EGFR突變晚期NSCLC在客觀緩解率和無進展生存期方面均顯著優(yōu)于傳統(tǒng)含鉑兩藥聯(lián)合方案。
吉非替尼及厄洛替尼是第一代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s)。
兩項III期試驗對比了厄洛替尼/吉非替尼與安慰劑組治療既往接受過治療的晚期NSCLC的效果,而結(jié)果顯示,厄洛替尼可顯著延長中位總生存,吉非替尼卻未能延長。
2004年,兩項里程碑式的研究確定了EGFR中預測EGFRTKIs的敏感性和療效的的體細胞突變位點。
研究表明,包括EGFR外顯子19缺失和外顯子21(L858R)點突變在內(nèi)的突變頻率,在特定的NSCLC患者人群中有所增長,如亞裔、女性、無吸煙史患者。
2009年,吉非替尼及厄洛替尼被認定為是曾接受過治療的、晚期NSCLC患者最有效的治療方式,該適應癥在多個國家(尤其亞洲國家)獲批。
盡管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相關研究結(jié)果上的不同導致在治療策略上的區(qū)別,但無已發(fā)表的頭對頭隨機對照試驗提供最終治療策略。臨床上如何選擇這兩種EGFRTKI仍不清晰。
近期的一項III期臨床試驗對比了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在治療EGFR(19、21外顯子)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主要內(nèi)容
研究將患者隨機分配到厄洛替尼組(150mg/天)和吉非替尼組(250mg/天),口服藥物治療直至疾病進展或不能耐受毒性。研究者的目標是,確定在有效性方面,厄洛替尼是否比吉非替尼更佳。
主要終點為無進展生存(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次要終點包括總生存(OverallSurvival,OS)、緩解率(ResponseRate,RR)和安全性。探索的終點是外顯子19和21突變組中的療效。
主要結(jié)果
研究共納入了256例患者,隨機分為厄洛替尼組(N=128)和吉非替尼組(N=128)。患者中位年齡為58.5歲;57.8%的患者EGFR外顯子19缺失,66.0%既往未接受任何治療。
研究的最后隨訪時間為2015年6月30日,中位隨訪時間為22.1個月。
當218例進展事件(85.2%)與184例生存事件(71.9%)發(fā)生后,PFS及OS數(shù)據(jù)已成熟。
研究結(jié)果顯示,PFS在治療意向人群中并無顯著不同。
中位PFS方面,厄洛替尼組(13.0個月)并不優(yōu)于吉非替尼組(10.4個月)。
同樣,中位OS及RR也無顯著不同。
中位OS:厄洛替尼22.9個月,吉非替尼20.1個月;
RR:厄洛替尼56.3%vs吉非替尼52.3%。
安全性方面,兩組間3/4級不良事件及毒性也無顯著不同。最常見不良事件為皮疹、咳嗽及腹瀉。
結(jié)語
研究并未達到主要終點。在治療EGFR外顯子19/21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有效性方面,厄洛替尼并不顯著優(yōu)于吉非替尼,且兩組治療的毒性相似。
但與外顯子21突變的患者相比,外顯子19突變患者的預后明顯更好。
近期,美FDA批準了吉非替尼一線治療EGFR突變型的轉(zhuǎn)移性NSCLC患者的一線治療適應癥。
但臨床上生存獲益的可接受時長問題仍然存在。仍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定,哪一個EGFRTKIs是EGFR突變患者最佳的治療選擇。
本品單藥適用于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具有敏感突變的局部晚期或轉(zhuǎn)移性非小細胞癌(NSCLC)患者的一線治療以及既往接受過化學治療的局部晚期或轉(zhuǎn)移性非小細胞癌(NSCLC)。詳見說明書。
健客價: ¥2699女性自慰。
健客價: ¥148用于益氣健脾,理氣化痰,活血祛瘀合并化療具有改善原發(fā)性非小細胞肺癌胃腸癌,乳腺癌,中醫(yī)脾虛痰瘀證所致的氣短,面色晄白,胸痛,納谷少馨,胸脅脹滿等癥狀 的作用,可提高患者化療期間的生活質(zhì)量。對原發(fā)性非小細胞肺癌合并NP(NVB、PDD)及MVP(MMC、VDS、PDD)方案化療時,在抑制腫瘤方面具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健客價: ¥224益氣養(yǎng)陰,消腫散結(jié)。適用于手術前及不宜手術的脾虛痰濕型、氣陰兩虛型原發(fā)性非小細胞肺癌。
健客價: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