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常見的糖尿病是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而糖尿病最主要的癥狀就是“三多一少”甚至有的患者會出現神經衰弱的表現。這就是很多糖尿病因為擔心造成的表現
1型糖尿病 病人有胰島β細胞破壞,引起胰島素絕對缺乏,有酮癥酸中毒傾向??砂l(fā)生于任何年齡,但多見于青少年。
在糖尿病的常見并發(fā)癥中,心血管并發(fā)癥尤需警惕。數據顯示,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率高達25.3%,在所有與糖尿病相關的死亡中,有80%左右與心血管疾病有關。
該研究共納入了一組1441名無乙型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證據、也無急性肝損害且酒精攝入量<250克/周的成人。該組研究對象在7年隨訪期間共有94人發(fā)生了2型糖尿病,另有93人發(fā)生了糖耐量受損(IGT)。
遺傳因素在2型糖尿病的病因中較1型糖尿病更為重要。單卵雙胞患2型糖尿病一致率為90%,雙親中一人患2型糖尿病,其子女患病風險率為5%~10%,父母均患病者的子女中5%有糖尿病,12%有IGT。
去除病因,治療原發(fā)病是其關鍵。此外,還要注意調整飲食,戒除不良習慣,合理運動,并根據疾病的不同階段、相關的發(fā)病機制、突出的臨床表現以及實驗室檢查結果酌情輔以藥物治療。
會上,英國伯明翰大學的巴尼特(Barnett)教授及意大利比薩大學的馬爾凱蒂(Marchetti)教授回顧了2型糖尿病的兩大主要致病機制——β細胞功能缺陷與胰島素抵抗,并介紹了針對上述致病機制降糖藥物的發(fā)展史,引起了參會者的熱烈討論。
據文獻報道,病程超過25年的1型及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腎病的累計發(fā)病率高達25~40,糖尿病腎病已成為歐美國家終末期腎病的最主要病因(25~44)。
研究人員未明確的是:在胰島素長期使用者中,結直腸癌風險之所以升高,是源于胰島素的使用還是源于患者病癥的嚴重程度,或是兩者兼而有之。楊博士則懷疑,胰島素會刺激癌細胞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