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孕婦忌拔牙
因為懷孕3個月的孕婦拔牙可引起流產,8個月孕婦拔牙可引起早產。
2、血液病患者忌拔牙
因為患有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惡性貧血、血友病、原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病人如果拔牙,可能會因凝血因子缺乏和凝血功能障礙,可引起嚴重的大出血而危及生命。
3、糖尿病病人忌拔牙
因為糖尿病病人對病菌抵抗力普遍降低,拔牙后易導致各種感染,使病情加重。
4、心臟病病人忌拔牙
因為如果心臟病病人對拔牙有恐懼感,拔時心情緊張,加上拔牙時的牽動及疼痛刺激,病人可能隨時發(fā)生心血管意外而猝死。
5、肝硬化和慢性肝炎病人忌拔牙
因為這些患者多有出血傾向,拔牙后可能造成出血不止。
6、急性傳染病期間忌拔牙
因為急性肝炎、肺結核活動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以及各種急性炎癥期拔牙,很容易發(fā)生術后感染和炎癥擴散的情況,故病未愈之前忌拔牙。
7、月經期忌拔牙
女性月經期拔牙會引起經血過多,造成非生理性失血。
拔牙后要注意什么
1、拔牙后醫(yī)生會讓拔牙者咬住1~2條棉卷,它的作用是壓迫止血、保護口腔。一般棉條在拔牙后40分鐘左右即可吐出,注意棉卷不要咬壓過久。有人以為咬的時間越長越好,有的人咬幾個小時甚至十幾小時,這是錯誤的,反而會造成傷口被唾液長久浸泡,引起感染或凝血不良。
2、有出血傾向的拔牙者,拔牙后最好暫時不要離開,待半小時后請醫(yī)生再看看傷口,血是否已止住。如果仍出血,應讓醫(yī)生再作進一步的處理,或上止血藥,或進行縫合止血,并口服一些止血藥物。
3、正常情況下,把棉條吐出后就不再出血了。唾液中帶一點血絲是正常的,如果大口大口的吐血就不正常了,應及時與牙科醫(yī)院聯(lián)系或就近到醫(yī)院口腔科看急診,請醫(yī)生處理。千萬不要自行處理,比如拿家里的棉花塞到拔牙窩內,或亂涂所謂的止血藥。這些棉花和藥并不是無菌的,用后會引起繼發(fā)感染,造成更嚴重的后果。
4、拔牙后要注意保護好血凝塊,當天不要漱口,不要用拔牙側咀嚼食物,不要頻繁舔傷口,勿反復吸吮、吐唾,避免由于口腔內負壓的增加而破壞血凝塊。手術后兩小時才可以吃飯,術后兩天的飲食應該是溫涼、稀軟的。
5、拔牙后一般可以不吃藥。但在急性炎癥期拔牙,或創(chuàng)傷較大、全身情況較差時,應口服些抗生素和止痛藥。
6、拔牙后一般不影響工作,可以照常上班,但是不要從事重體力勞動。吸煙、飲酒對傷口愈合都有不好影響,拔牙后一兩天內最好不吸煙、喝酒。
如本用療品于條治下可件中指明的微生物的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 1. 下呼吸系統(tǒng)感染:由β-內酰胺酶產生菌嗜血桿菌或摩拉克菌引起。 2. 中耳炎:由β-內酰胺酶產生菌嗜血桿菌或摩拉克菌引起。 3. 竇炎:由β-內酰胺酶產生菌嗜血桿菌或摩拉克菌引起。 4. 皮膚及皮膚軟組織感染:由β-內酰胺酶產生菌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或克雷白桿菌引起。 5. 尿路感染:由大腸桿菌、克雷白桿菌或腸桿菌引起。 盡管本品對以上
健客價: ¥26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7:1)片功效:本品可用于治療如下條件中指明的微生物的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 1、下呼吸系統(tǒng)感染:由β-內酰胺酶產生菌嗜血桿菌或摩拉克菌引起。 2、中耳炎:由β-內酰胺酶產生菌嗜血桿菌或摩拉克菌引起。 3、竇炎:由β-內酰胺酶產生菌嗜血桿菌或摩拉克菌引起。 4、皮膚及皮膚軟組織感染:由β-內酰胺酶產生菌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或克雷白桿菌引起。 5、尿路感染:由大腸桿菌、
健客價: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