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骨折和成人有什么不同?
摘要:兒童的骨折更多是青枝骨折,就像我們春天被折斷、但是還相連的柳樹枝一樣,我們把它叫做青枝骨折。兒童的骨折有兩個特點:第一,有一定的韌性,在遇到大的暴力的時候,它可以承受一定的彎曲;第二,比較細、比較纖弱,對于成人不經(jīng)意的力量,有可能就會對兒童造成骨折。
同學們調(diào)皮好動
磕磕碰碰在所難免
我們來看看專家怎么說
小孩骨折和成人有什么不同?
兒童的骨折更多是青枝骨折,就像我們春天被折斷、但是還相連的柳樹枝一樣,我們把它叫做青枝骨折。兒童的骨折有兩個特點:第一,有一定的韌性,在遇到大的暴力的時候,它可以承受一定的彎曲;第二,比較細、比較纖弱,對于成人不經(jīng)意的力量,有可能就會對兒童造成骨折。
孩子們的
骨骼細嫩,硬度不高,突然的摔倒和滑倒,很可能造成骨折。此外,從高樓墜下,掉下深坑,都是導致孩子骨折的原因。
什么樣的情況屬于骨折?
骨折在局部的肢體會有一些表現(xiàn):
第一是疼痛,孩子會感覺到肢體疼痛;
第二,局部會發(fā)紅、發(fā)熱、甚至腫一個大包;
第三是骨擦音和功能障礙,比如說他的前臂不能屈伸,一屈伸就會發(fā)生疼痛,發(fā)生功能障礙。
骨折后怎樣迅速處理?
當骨折意外發(fā)生以后,我們第一時間應該撥打120急救電話,讓急救車迅速到現(xiàn)場來進行處置,如果急救車不能夠很快到現(xiàn)場,或者在一些特殊地點,我們需要自己把孩子送到醫(yī)院去的話,那么在走之前一定要對傷肢進行處理。張醫(yī)生說,如果傷肢表面有傷口、有出血,我們應該立刻進行傷口表面的處理,給他做止血和包扎。防止造成失血性的休克,加重病情。
骨折有兩種,皮膚不破,沒有傷口,斷骨不與外界相通的,叫閉合性骨折,骨頭尖端穿破皮膚,有傷口,并且與外界相通的,叫開放性骨折。
處理手臂開放性骨折,骨折有傷口時要馬上止血。疼痛難忍時可以服用止止疼片,受傷的位置需要進行包扎,不要隨意搬動。開放性骨折,需先用消毒紗布,包扎傷口,然后用夾板固定。如果沒有夾板,可就地取材就要先用木棍樹枝或者竹竿作為臨時固定材料,包扎時夾板要墊以軟物,以防止皮膚受損。
骨折急救方法里哪個步驟比較關鍵?
如果孩子的里面的骨頭可能斷了,在移動之前一定要對他進行一個有效的固定,骨折的固定是骨折急救中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因為如果說我們不對骨折進行固定的話,這樣子就把他抬走,在轉(zhuǎn)運過程中,骨折斷端相互摩擦,就會把周圍的神經(jīng)
血管進行進一步的損傷。
骨折固定原則有三個:
第一,要找一個堅實的固定物對它進行固定,固定物要放在肢體的外側(cè),同時不要覆蓋傷口;
第二,固定物的長度,上肢要超過兩個關節(jié),下肢最好要超過三個關節(jié),因為下肢的肌肉比較堅韌,只有超過三個關節(jié)長度的固定物才能達到有效固定的作用;
第三,在捆綁固定物的同時,打結(jié)一定要打在固定物上,這個結(jié)不要直接打在病人的傷肢上,減輕打結(jié)的壓迫傷害。
除了手臂骨折、大腿骨折的情況之外,有時也會遇到頸部骨折和腰
椎骨折的情況,這個時候千萬不要輕易移動患者,
頸椎骨折的隨意移動可能會導致癱瘓。應及時戴上頸套,而腰椎骨折應該等專業(yè)人員親自固定。不能隨意移動。
骨折后的護理需要注意什么?
父母要密切注意小朋友肢體遠端的皮膚顏色是否紅潤,特別是指甲的顏色、皮膚的溫度和感覺是否正常。如發(fā)現(xiàn)腫脹明顯、肢體發(fā)涼或發(fā)紫,甚至遠端蒼白,應立即到醫(yī)院檢查傷部,進行適當處理后重新固定。骨折能否較快愈合,與鍛煉恰當與否有密切關系。根據(jù)情況適當進行康復鍛煉。
最后提醒家長朋友們,小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并不強,容易受傷,老師和家長要多給孩子傳授安全常識,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