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5歲,因腰痛20余年伴右下肢放射性疼痛20余天入院,曾給予多種保守方式治療,效果差,近20天癥狀加重,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查體:腰平直,活動受限,以右側彎受限為甚,L4/5棘突右側深壓痛,右小腿外側及足背淺感覺減退,右下肢直腿抬高約30°。
給予行經皮椎間孔鏡下突出髓核摘除術,患者術后即刻感右下肢疼痛、麻木感消失,自訴這是20天以來最舒服的平躺著睡覺了!
皮膚切口0.7cm
部分摘取的髓核組織
關于椎間孔鏡技術
椎間孔鏡是從病人身體側方或者側后方進入椎間孔,在安全工作三角區(qū)實施手術。在內窺鏡直視下可以清楚的看到突出的髓核、神經根、硬膜囊和增生的骨組織。使用各類抓鉗摘除突出組織、鏡下去除骨質、射頻電極修復破損纖維環(huán)。手術創(chuàng)傷?。浩つw切口僅7mm,如同一個黃豆粒大小,出血不到20ml,術后僅縫1針。
椎間孔鏡技術與其他手術方式相比具備創(chuàng)傷更小,出血更少,麻醉更簡便,術后恢復更快及經濟負擔更輕等明顯的優(yōu)勢。
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適應人群與椎板切開、椎間盤摘除術的選擇標準并沒有本質的差別。
適應癥:
1.持續(xù)或反復發(fā)作根性疼痛;
2.根性疼痛重于腰痛;
3.經嚴格保守治療無效。建議至少保守治療4-6周,但如果出現(xiàn)神經癥狀進行性加重,則需要立即手術;
4.沒有藥物濫用及心理疾病史;
5.直腿抬高試驗陽性,彎腰困難;
6.影像學檢查與體征相符,手術前要進行徹底的影像學檢查,特別是CT和MRI是精確確定髓核大小、位置和性質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