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九九热国产,毛片aaa

您的位置:健客網 > 傳染病頻道 > 疾病知識 > 治療方法 > 抗乙肝病毒藥物分類及用法用量

抗乙肝病毒藥物分類及用法用量

2018-01-29 來源:乙肝病食療大全  標簽: 掌上醫(yī)生 喝茶減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減肥 cps聯(lián)盟 美容護膚
摘要:目前我國上市的抗乙肝病毒藥物有2種,即干擾素α(普通和聚乙二醇干擾素)和5種核苷(酸)類似物,后者包括拉米夫定(LAM)、替比夫定(LDT)、恩替卡韋(ETV)、阿德福韋酯(ADV)和替諾福韋酯(TDF)。

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續(xù)感染引起的肝臟慢性炎癥性疾病。中國約有9,300萬慢性HBV感染者,其中慢乙肝患者約2,000萬例。乙肝病毒造成的慢性感染可進展至肝硬化、肝癌,在我國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中,由HBV感染引起的比例分別高達60%和80%以上,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挂腋尾《局委熆筛纳聘闻K炎癥,減輕甚至逆轉肝臟纖維化,從而減少肝硬化失代償、肝癌、肝衰竭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目前我國上市的抗乙肝病毒藥物有2種,即干擾素α(普通和聚乙二醇干擾素)和5種核苷(酸)類似物,后者包括拉米夫定(LAM)、替比夫定(LDT)、恩替卡韋(ETV)、阿德福韋酯(ADV)和替諾福韋酯(TDF)。

聚乙二醇干擾素α

基于干擾素α,目前主要是聚乙二醇干擾素(PegIFN-α)的抗HBV治療方案廣泛應用。與核苷(酸)類似物治療相比,PegIFN治療具有更低的HCC發(fā)生率。但許多研究表明,干擾素在抑制HBVDNA方面效果欠佳,并且基因C型和D型的患者較A型和B型患者對干擾素反映較差。另外,干擾素的副反應較明顯,患者耐受性較差此類藥物具有直接抗病毒及增強免疫雙重作用。

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180ug/次,每周1次,皮下注射,療程1年。

聚乙二醇干擾素α-2b:1.0-1.5ug/kg/次,每周1次,皮下注射,療程1年。

需要注意的是,干擾素治療過程中可出現(xiàn)發(fā)熱、肌肉酸痛、乏力、頭痛,一過性外周血細胞減少,精神異常,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不良反應,在治療過程中除關注患者臨床癥狀及定期評估精神狀態(tài)外,血常規(guī)第1個月應每1-2周復查,以后每月1次;肝功能檢查每月1次,連續(xù)3次后可根據情況延長至每3個月1次;乙肝兩對半、HBVDNA、甲狀腺功能、血糖每3個月復查1次;甲胎蛋白、肝臟超聲每6個月復查1次。

核苷(酸)類藥物

我國現(xiàn)在臨床上使用的核苷(酸)類藥物主要包括3種核苷類藥物[拉米夫定(LAM)、替比夫定(LdT)、恩替卡韋ETV]和2種核苷酸類藥物[阿德福韋酯(ADV)、替諾福韋酯TDF]。

1.拉米夫定(LAM)

1998年第一個被批準用于治療慢乙肝,一般劑量為100mg,每日一次,口服。長期的臨床應用實踐證明,拉米夫定可顯著抑制乙肝病毒的復制,且嚴重不良反應少,安全性較好。但是,耐藥發(fā)生率較高,研究表明,LAM連續(xù)使用治療4年后,其耐藥率可高達66%。LAM耐藥后的首選補救方案通常是選擇其他核苷酸類藥物聯(lián)合治療,如ADV和TDF。

2.替比夫定(LdT)

2006年被食品藥品管理局批準用于治療有病毒復制證據以及有血清轉氨酶(ALT或AST)持續(xù)升高或肝組織活動性病變證據的慢性乙型肝炎成人患者。一般劑量為600mg(一片),每日一次,口服,餐前或餐后均可,不受進食影響。該藥具有抗病毒活性較好、e抗原血清學轉換率高、可用于妊娠婦女等優(yōu)點,可用于有腎功能受損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但其總體耐藥率仍偏高,并且可出現(xiàn)乳酸性酸中毒和重度肝腫大伴脂肪變性、停止治療后乙型肝炎病情的加重、肌病等不良反應。此外,因該藥與干擾素合用可致周圍神經病變,應禁止合用。

3.恩替卡韋(ETV)

2005年被批準用于治療病毒復制活躍、ALT持續(xù)升高或有肝臟組織學顯示活動性病變的成人慢性乙肝患者,規(guī)格為0.5mg-1.0mg。成人,每日一次,每次0.5mg,空腹口服(餐前或餐后至少2小時)。已有適合2歲至<18歲兒童患者的恩替卡韋口服溶液和恩替卡韋片,兒童患者的治療決定應該仔細考慮個體患者的需要,并參考現(xiàn)行兒童治療指南。該藥抗病毒作用高效、耐藥發(fā)生率極低,故可作為初治患者的首選藥物。雖該藥安全性及耐受性較好,但治療過程中應注意關注發(fā)生乳酸酸中毒的風險。

4.阿德福韋酯(ADV)

2002年批準上市治療慢乙肝,推薦劑量為每日1次,每次10mg,飯前或飯后口服均可。該藥起效時間較慢,不推薦作為初治患者的首選,但其與拉米夫定、恩替卡韋、替比夫定等藥物之間均無交叉耐藥,故對上述藥物耐藥或療效不佳者,可予補救。長期使用者應警惕腎功能異常、低磷性骨病,甚至范可尼綜合征的發(fā)生,故臨床中應注意監(jiān)測血肌酐、血磷水平等指標。

5.替諾福韋酯(TDF)

2008年被批準上市治療慢乙肝,一般劑量為300mg,每日一次,口服,空腹或與食物同時服用。該藥抗病毒作用強,尚無耐藥案例發(fā)生,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可用于妊娠婦女,故可作為初治患者的首選藥物。另對于拉米夫定、恩替卡韋、替比夫定以及拉米夫定聯(lián)合阿德福韋酯耐藥者,替諾福韋酯仍有較高的抗病毒療效,可作為挽救治療選擇。當然,作為核苷酸類藥物,長期使用者仍應警惕腎功能不全和低磷性骨病的發(fā)生。

需要注意的是,慢乙肝核苷(酸)類藥物治療過程中為評估療效及監(jiān)測不良反應情況,患者除遵囑服藥外,需定期復診并復查相關指標,建議血常規(guī)、乙肝兩對半、甲胎蛋白、肝臟超聲等每6個月復查一次;肝功能、HBVDNA每3-6個月復查一次。對于服用替比夫定者,應每3-6個月復查肌酸激酶,服用替諾福韋酯或阿德福韋酯者,每3-6個月復查血肌酐和血磷。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購買了以下產品 更多>
有健康問題?醫(yī)生在線免費幫您解答!去提問>>
健客微信
健客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