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有一種常見水果,它全身是寶,其果肉可以有效地補脾益胃;果核能夠理氣止痛;果殼具有收斂之功效。它就是我們常見的龍眼,又名桂圓!
中醫(yī)認為,龍眼味甘、性溫、無毒。甘能入脾,是滋補的佳品。
李時珍云:“食品以荔枝為貴,而資益則龍眼為良。”清朝王士雄更是認為它“大補氣血,力勝參芪。”
冬日的龍眼別錯過!
1、安神保健
龍眼當中含有大量的糖分,而且還是我們的身體可以直接吸收的葡萄糖,因此,對于貧血的人和體質(zhì)虛弱的人來說,吃龍眼是很有益處的,可以安神、調(diào)理失眠等。
2、潤肺開胃
龍眼當中含有一種成分,它可以驅(qū)除腸葉寄生蟲以及血吸蟲,改善食欲,并且還會有開胃健脾的作用,因此食欲不振的人吃龍眼可以得到很好的一種改善。
3、滋陰補腎
龍眼和荔枝還是有本質(zhì)區(qū)別的,荔枝性熱,但是龍眼性溫,并且還是一種藥材,龍眼具有滋陰補腎、潤膚美容的效果。
4、抗衰老,提高免疫力
龍眼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有機酸和粗纖維等,它可以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因此對于抗衰老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而且還能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
龍眼的兩大吃法
1、龍眼紅棗枸杞茶
材料:龍眼肉5克,紅棗2顆,枸杞5克。
制法:紅棗去核,與龍眼肉、枸杞一同放入杯中,加沸水沖泡10分鐘,放溫飲用。
功效:補血明目,養(yǎng)顏護膚。適合血虛面黃、頭暈眼花、經(jīng)后體虛者。
2、龍眼當歸飲
材料:龍眼肉10克,當歸15克,雞蛋1個。
制法:雞蛋煮熟后去殼備用,龍眼肉、當歸放入煲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改文火煮15分鐘,放入雞蛋再煮10分鐘即可。
功效:養(yǎng)血補虛,調(diào)經(jīng)止痛。適合血虛不足、月經(jīng)量少、痛經(jīng)的女性。
龍眼的兩大禁忌
1、熱性體質(zhì)不宜吃
龍眼性偏溫補,多吃容易上火,故不適合熱性體質(zhì)者;
龍眼甘甜易生痰濕,痰多會加重咳嗽、哮喘癥狀,故咳嗽、哮喘者不宜食用;
腸胃食積、消化不良、惡心嘔吐者也不宜吃;
因龍眼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也不合適食用。
2、煙熏龍眼不宜吃
煙熏龍眼,燥性增加,不僅破壞了補腦安神的功效,而且吃后更易上火,故建議食用新鮮或者曬干的龍眼干。
龍眼性溫,若過量食用容易導致體內(nèi)火熱旺盛,建議不宜多吃。新鮮龍眼每次食用量控制在10~15個,每天不宜超過5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