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們討論了脾胃的保養(yǎng),今天介紹一下肝的調養(yǎng),要知道,胃出現問題了會有胃痛胃脹來提示我們,而肝可不會,因為它是唯一不會痛的器官,是個啞巴!
肝是啞巴,養(yǎng)肝護肝要趁早!
曾經看過一句話:“啞巴胃是喇叭,肝是啞巴”,讓我一直都記著。如果是胃出問題了,你會有明顯的感覺,會感覺到胃痛,這是在提醒你寒氣侵犯了胃,需要盡快調理。但是,從沒聽人說過過有肝疼的,而一旦一查出肝的病,基本都是到后期了......
不疼比疼還可怕!
其實,我們該怕的不是身體的疼痛,而是該怕身體變成啞巴了。一般而言,人體是非常敏感的,如果經絡不通,就會發(fā)出很多不舒服的信號來求救。
肝是唯一不會痛的器官!
因為是人體唯一沒有痛覺神經的器官,所以我們稱它啞巴,無論它堵成怎么樣,它從不發(fā)出疼痛的信號,這也是人們經常忽略它健康狀況的根本原因,這也是為什么肝癌一發(fā)現,就是晚期的原因。
肝還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基地!
肝臟是人體最重要的代謝和解毒器官,人體胃腸道所吸收的各種物質,包括營養(yǎng)物質和毒素等,都由肝臟的門脈進入肝臟內進行分解、合成及解毒,可以說,人體大部分的新陳代謝和有毒物質的轉化都在肝臟,因也是最易污染的臟腑!
各種肝炎、肝功能異常及脂肪肝等均可按摩或艾灸這些穴位:
中脘、足三里、期門、太沖、下脘、天樞、氣海、肝俞、章門、乳根、氣沖、膈俞、膻中、巨闕、脾俞、三陰交、胃俞、不容、腎俞、照海。
每天2-3個,依次循環(huán)使用,肢體每穴15-20分鐘,軀干每穴30-40分鐘,連灸十天休息2-3天。
肝為將軍之官,主疏泄!
中醫(yī)認為肝為將軍之官,主疏泄,性喜條達而惡抑郁。
肝的能保持人體全身氣機疏通暢達,讓身體之氣暢通而不淤滯。要知道這個勞動量可不輕!這就需要肝很勤勞,所以它的生理特點就是“主升、主動、主散”,像一個朝氣蓬勃的小伙子,給人以積極向上的感覺。
它有兩大功能,一個是主疏泄。所謂疏泄,就是讓你能夠疏通、暢達。比如說人生氣了,時間久了,肝氣郁結,就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也就是說消化功能變差,所以人生氣了,就不想吃飯。
再一個是主藏血。肝臟不只管藏血,還管著全身調節(jié)氣血運行,管血液分配。比如說,人在運動的時間,肝臟就把血液分配到四肢;女性朋友生理期前,肝臟就把血液分配到血海,即沖脈,那個時候肝臟的血液少了,肝氣下降了,肝火就上來了,所有些以女性朋友總有那么幾天脾氣不好。
肝臟毒素堆積的表現!
毒素堆積在五臟之內,會加速五臟的衰老,然后由五臟供養(yǎng)的皮膚、筋骨、肌肉、神經也就跟著一起衰老了。
肝臟毒素堆積的表現:
1、指甲表面有凸起的棱線,或是向下凹陷。中醫(yī)認為“肝主筋”,指甲是“筋”的一部分,所以毒素在肝臟蓄積時,指甲上會有明顯的信號。
2、乳腺出現增生,經前乳腺的脹痛明顯增加。乳腺屬于肝經循行路線上的要塞,一旦肝經中有“毒”存在,乳腺增生隨即產生,尤其在經血即將排出時,會因氣血的充盛而變得脹痛明顯。
3、情緒容易抑郁,肝臟是體內調控情緒的臟器,一旦肝內的毒不能及時排出,阻塞氣的運行,就會產生明顯的不良情緒。
4、偏頭痛,臉部的兩側長痘痘,女性還會出現痛經。臉部兩側以及小腹,是肝經和它的搭檔膽經的“一畝三分地”,一旦肝的排毒不暢快,自己的后院就會先著火。
雖然毒素藏的深,但它們在身體表面還是留下了蛛絲馬跡,而我們要做的是,找出毒素的藏身處、盡快艾灸!下面介紹的幾個穴位都是可以常灸的。
是藥三分毒,少吃藥多艾灸!
從感冒藥到減肥藥,從西藥到中藥,人類總是生活在藥物的包圍中。而我們的肝臟,正是飽受藥物煎熬的排頭兵。
藥物總是先傷肝、后傷腎:任何進入體內的物質,都要經過我們肝臟的檢閱,看看有毒沒毒,有害沒害??上攵闻K作為人體的過濾器,實在是工作壓力超大!所以我們養(yǎng)肝的時候,更提倡艾灸而不是吃藥!
養(yǎng)肝艾灸穴位:
1、肝俞穴:與太沖穴搭配,在中醫(yī)里屬于“俞原配穴”法,并且它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氣在身體背部匯聚而成的“水潭”,艾灸它能夠補肝陰,養(yǎng)肝柔肝。
2、期門穴:是肝經的募穴,也是肝經的最上的一穴,是調理肝的重要穴位,配合肝俞具有疏肝活血化瘀的作用。
3、足三里:是補脾胃的要穴,脾胃是后天之本,氣血靠它們運化,所以養(yǎng)肝必須把脾胃這個運化氣血的“機器”保養(yǎng)好。
4、太溪穴:是腎的原穴,是儲存腎臟元氣的倉庫。肝屬木,腎屬水,樹木需要水的澆灌才能健康成長,所以養(yǎng)肝必須要滋陰,而太溪能調動腎臟的功能,能夠更好地“滋水涵木”。
5、太沖穴:是肝經的原穴,大約相當于儲存肝經元氣的倉庫,刺激太沖,能很好地調動肝經的元氣,使肝臟功能正常。
6、行間穴:是一個火穴,肝屬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瀉其心火,而“行間穴”就是一個瀉肝火的穴位。
7、大敦穴:是肝經的第一個穴位,也是一個井穴,“井”是源頭、泉眼的意思。“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灸,能達到清肝明目之功效。
肝不好的灸友可常灸這幾個穴位,每個穴位灸20分鐘左右。
化滯止瀉,用于飲食不節(jié)或水土不服引起的成人及小兒腹瀉,屬于濕熱、食滯證者。癥見: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脹腹瀉,消化不良。
健客價: ¥33化滯止瀉,用于飲食不節(jié)或水土不服引起的成人及小兒腹瀉,屬于濕熱、食滯證者。癥見: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脹腹瀉,消化不良。
健客價: ¥35疏肝理氣,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轉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
健客價: ¥18疏肝理氣,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轉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
健客價: ¥12.5疏肝理氣,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轉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等。
健客價: ¥8.5養(yǎng)肝益腎,清利濕熱。適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腎虧虛兼有濕熱的患者,對目黃尿黃,肝區(qū)疼痛,納差乏力,脘悶惡心等癥狀有改善作用。
健客價: ¥85疏肝理氣,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轉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
健客價: ¥9.9疏肝理氣,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轉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等。
健客價: ¥15疏肝理氣,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轉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等。
健客價: ¥20疏肝理氣,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轉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等。
健客價: ¥10疏肝理氣,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轉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等。
健客價: ¥25疏肝理氣,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轉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及早期肝硬化。
健客價: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