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治療面癱大概是運用以下的手法來治療,在治療期間患者應注意休息,睡眠充足,少看手機,避免各種精神刺激和過度疲勞,禁止喝酒,避免局部風吹受寒,面部熱敷。
針灸治療面癱各個穴位詳解:
印堂穴:位于前額部,當兩眉頭間連線與前正中線之交點處。按摩印堂穴可起到醒神、祛除頭痛、通血絡等功效。
陽白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上方,離眉毛上緣約二厘米處。一般配太陽穴、睛明穴、魚腰穴治目赤腫痛、視物昏花、上瞼下垂等。
太陽穴:太陽穴在耳廓前面,前額兩側(cè),外眼角延長線的上方。在兩眉梢后凹陷處。太陽穴的主治病癥為:頭痛、偏頭痛、眼睛疲勞、牙痛等疾病。
四白穴:位于人體面部,瞳孔直下,當眶下孔凹陷處。找這個穴位時,可以先將雙手食指和中指并攏,放在緊靠鼻子兩側(cè)處,中指尖位于鼻子中部即鼻長二分之一處,拇指支撐在下頜骨的凹陷處,然后放下中指,食指尖所指的地方就是四白穴。常配陽白穴,地倉穴,頰車穴,合谷穴治口眼歪斜;配攢竹穴治眼瞼(目閏)動。
迎香穴:位于人體的面部,在鼻翼旁開約一厘米皺紋中(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此穴的主治疾病為:鼻炎、鼻塞、鼻竇炎、流鼻水、鼻病、牙痛、感冒等。按壓此穴可止牙痛,還有通便功能。
地倉穴:位于人體的面部,口角外側(cè),上直對瞳孔。
頰車穴:人體頰車穴位于面頰部,下頜角前上方約1橫指(中指),當咀嚼時咬肌隆起,按之凹陷處。治療面癱一般向地倉穴透刺。
承漿穴:位于人體的面部,當頦唇溝的正中凹陷處。
顴髎穴:位于目外眥直下,顴骨下緣凹陷處。主治口眼歪斜,眼瞼瞤動,目赤,目黃,齒痛,及面神經(jīng)麻痹,三叉神經(jīng)痛等。直刺0.3-0.5寸,斜刺或沿皮刺0.5-1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