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是中醫(yī)治療的一種途徑,有些婦科疾病就可以通過艾灸來得到緩解。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有哪些婦科病可以通過艾灸來緩解,以及艾灸的禁忌和注意事項,千萬別錯過了。
艾灸能治療哪些婦科病
功能性子宮出血:出血量比較大的,取隱白穴。穴位在足內側緣,當足大趾本節(jié)(第1跖趾關節(jié))后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身體正坐,將左腳翹放在右腿上,用右手的拇指按壓足部的內側邊緣(足的內側面),靠近大腳趾根的隆起的骨頭的后方凹陷處。隱白左右腳各一個,右腳的找法跟左腳一樣。用艾條灸,或者拿艾柱直接灸。
轉胎位:一般懷孕期慎灸,尤其是腰骶部,但是轉胎位另當別論。治療轉胎位非常重要的一個穴位是至陰穴。灸至陰,轉胎位。至陰穴位于足小趾外側,趾甲根角旁0.1寸處。身體正坐,將左腿屈膝向上放在身體的正前方。俯身,左手掌心朝上用四指握住腳,拇指在外側,拇指彎曲,放在小腳趾的外端,小腳趾外側指甲角稍后方處即是該穴所在。右側的找法跟左側一樣。產后的調理:失血過多,可以加上中脘、脾腧。
婦科常用的穴位還有背部的脾腧、肝腧、腎腧,三個腧穴,然后再加上氣海、關元、中極、三陰交,這些穴位都是婦科常用穴位。如果人的氣比較虛,可以取氣海、關元和中極。如果月經量少,可以加上關元兩側的水道穴。
那么,在艾灸時應該注意的是什么呢?
艾灸的禁忌
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顏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響美觀。
皮薄、肌少、筋肉結聚處,妊娠期婦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頭、陰部、睪丸等不要施灸。另外,關節(jié)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處、心臟部位不要灸,眼球屬顏面部,也不要灸。
極度疲勞,過饑、過飽、酒醉、大汗淋漓、情緒不穩(wěn),或婦女經期忌灸。
某些傳染病、高熱、昏迷、抽風期間,或身體極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無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艾灸的注意事項
對體質虛弱、神經衰弱的患者,治療時火力宜小,精神緊張的患者應先消除其思想顧慮,饑餓的患者應先進食或喝寫糖水。
進行雷火灸時,治療人員可戴一次性手套進行操作。治療過程種注意對患者其他暴露部位保暖。
使用溫灸盒,要左右隨時移動,溫灸盒移動的距離是一個火頭的距離,上下左右移動均可。因為溫灸的時間較長,以防燙傷。
治療時,應保持紅火,隨時注意患者表情,以患者能忍受為度,以避免灼傷。
艾灸一定要到正規(guī)醫(yī)院,否則就會容易出現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