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霜,是愛美人士常用的保養(yǎng)品之一。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說得神乎其神:輕輕一抹,皺紋、色斑遠離我。
可是,急急忙忙買了眼霜,抹了幾個月,非但沒有鏟除自己想解決的問題,還發(fā)現(xiàn)了新的小毛病,眼睛周圍長了小疙瘩!
這是怎么回事?莫不是眼霜惹的禍?
眼霜太營養(yǎng)有時會惹禍
1.小疙瘩是什么?
與皮膚相對較為干燥的中老年人不同,年輕人的皮膚通常油脂分泌較為旺盛,本身皮膚表面的油脂層就比較厚,假如使用了質(zhì)地較為黏膩的眼部護理產(chǎn)品,可能會造成眼周局部的毛孔堵塞,形成粉刺一般的小顆粒,狀似一顆微小的米粒。也就是大家俗稱的「脂肪粒」。
「脂肪粒」的主要成分是一些角質(zhì)碎屑和皮脂。
2.該拿脂肪粒怎么辦?
要避免脂肪粒的形成,選用適合自身的眼部護理產(chǎn)品即可。
假如已經(jīng)形成了脂肪粒,也不要緊張,不要用手去撓抓,以免對皮膚造成更大傷害甚至引發(fā)感染,到皮膚科去,請醫(yī)生用粉刺擠壓器將其擠出并妥善消毒即可。
3.還要當心炎性丘疹!
部分眼部護理產(chǎn)品不但黏膩,而且營養(yǎng)實在太豐富,不光皮膚喜歡,細菌也很喜歡,假如保存不善,便可能使局部皮膚表面的細菌大量增殖。
假如皮膚的屏障功能完善,皮膚表面細菌多點兒少點兒,倒也沒多大關(guān)系,洗把臉也就洗掉了;但假如正長著粉刺、痤瘡,細菌就有機會跑到毛囊里作威作福,引起潮紅的炎性丘疹。
這時,可就得立即放棄這支眼霜,趕緊到皮膚科就診了。
下眼瞼小疙瘩未必是眼霜惹的禍
不少女孩子還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下眼瞼上有些個不痛不癢的,直徑幾毫米的小包塊,表面也看不到毛囊開口,似乎不是毛囊里有脂肪粒。這是不是眼霜惹的禍呢?
其實,這只是由于平常沒什么感覺,自己也想不起來是什么時候長的,通常只有在涂眼霜的時候,直勾勾地盯著自己的眼瞼,才發(fā)現(xiàn):咦,我怎么長了這么些東西?
事實上,這是一種好發(fā)于青年女性下眼瞼的皮膚良性小腫瘤:汗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