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qū)一、認為父母高,孩子一定高
雖然身高和遺傳有緊密的關系,但遺傳給的只是一個身高的范圍,上、下有8厘米左右的偏差。因此孩子的最終身高是遺傳和后天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遺傳只是決定了孩子的生長空間,但能否得到充分發(fā)揮,還受到許多的外在后天因素的影響。父母高,孩子不一定就高!
誤區(qū)二、男孩沒變聲;女孩沒來月經,還不算發(fā)育,不著急
變聲和月經是標志孩子進入青春期發(fā)育后階段的特征。這個階段孩子的骨骼生長區(qū)(骨骺板)已經開始閉合,身高開始進入停長倒計時。家長認識到有問題了,卻已經錯過了最佳調整時間!
誤區(qū)三、到了一定年齡不長的時候,再采取措施
很多家長認為——先讓孩子自然生長,個子雖然矮小,但也要等到孩子自己不長了再想辦法!可是做家長的不知道:孩子自然不長個子的時候,往往骨骺也開始趨于閉合,身高潛力受到制約,再調整希望非常渺茫。
孩子長高的秘密
秘密1、春天是寶寶長高的季節(jié)
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一項報告,兒童的生長速度在四季并不相同,生長最快的是五月份,平均達7.3毫米,十月份長得最慢,平均只有3.3毫米。因此,每年四五月份是寶寶長高的最佳時間。
秘密2、身高增長有規(guī)律
寶寶身高的增長有一定規(guī)律,剛出生的新生兒身長平均約為50厘米,生后第一年身高增長最快,約為25厘米;第二年身高增長速度減慢,一年約增加10厘米;兩歲以后身高增長速度趨于平穩(wěn),平均每年增長5-7厘米。
想知道寶寶將來的身高嗎?給你推薦一個2-12歲兒童平均身高估算公式:身高(厘米)=年齡×7+70
通過這個公式,你能了解寶寶的未來身高情況,當然上述數值只是總體而言,每個寶寶的身高會受到胎齡、性別、母親營養(yǎng)狀況、宮內發(fā)育情況、遺傳等因素的影響而有所差異。
秘密3、飲食有規(guī)律,父母以身作則不偏食
不少研究指出,孩子從小的飲食習慣受到父母的影響最大。臺大醫(yī)院營養(yǎng)師翁慧玲認為,想讓孩子長得好,不偏食是最基本的原則。父母在為孩子搭配三餐的菜色時,盡量多變化,讓孩子從小就多嘗試各種食物。攝食的食物種類豐富,就不必擔心生長所需要的營養(yǎng)素會缺乏。
秘密4、骨骼發(fā)育優(yōu)劣決定寶寶高矮
身高是反映兒童骨骼發(fā)育的一個重要指標,寶寶的高矮是由骨骼發(fā)育優(yōu)劣決定的,與身高相關的骨骼有頭顱骨、脊柱骨和下肢的長骨三部分。各部分的增長速度是不一致的,生后第一年頭部生長最快,脊柱次之。而到了青春期時則下肢增長最快。
上文這些養(yǎng)生誤區(qū),就會影響孩子長“高個”了。因此,家長要想讓孩子長“高個”,了解和掌握必備的養(yǎng)生方,還是很重要的事。良好的生活習慣、健康的飲食方案,才能讓孩子擁有健康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