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癬,是一種常見的具有特征性皮損的慢性易于復發(fā)的炎癥性皮膚病。初起為炎性紅色丘疹,約粟粒至綠豆大小,以后逐漸擴大或融合成為棕紅色斑塊,邊界清楚,周圍有炎性紅暈,基底浸潤明顯,表面覆蓋多層干燥的灰白色或銀白色鱗屑。輕輕刮除表面鱗屑,逐漸露出一層淡紅色發(fā)亮的半透明薄膜,稱薄膜現(xiàn)象。再刮除薄膜,則出現(xiàn)小出血點,稱點狀出血現(xiàn)象。白色鱗屑、發(fā)亮薄膜和點狀出血是診斷銀屑病的重要特征,稱為三聯(lián)征。尋常型銀屑病皮損從發(fā)生到最后消退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進行期、靜止期、退行期。
1方
[藥物]川槿皮500克,好燒酒5000克,榆面120克。
[制法]川槿皮勿見火,曬燥研末,與榆面共用酒浸泡,七日為度。
[用法]不時蘸灑搽擦。用于治牛皮癬。
[出處]《養(yǎng)生經(jīng)驗合集》。
2方
[藥物]百部120克,苦參120克,蛇床子60克,雄黃15克,狼毒75克。
[制法]上藥共研粗末,裝入紗布袋內(nèi),用水2500克至3000克,煮沸30分鐘。
[用法]用軟毛巾擦洗患處,或洗后再加熱水浸浴。用于治療神經(jīng)性皮炎(牛皮癬)、皮膚瘙癢癥(癮疹)、陰囊濕疹、蕁麻疹等。
[出處]《趙炳南臨床經(jīng)驗集》。
3方
[藥物]側(cè)柏葉120克,蘇葉120克,芨藜秧240克。
[制法]上藥共碾粗末,裝紗布袋內(nèi),用水2500-3000克煮沸30分鐘。
[用法]用軟毛巾蘸湯液擦洗,或擦洗后加熱水浸浴。用于治療牛皮癬、魚鱗病及其它皮膚干燥脫屑類皮膚病。
[出處]《趙炳南臨床經(jīng)驗集》。
4方
[藥物]大黃、黃柏、黃芩、苦參各等份。
[制法]將上藥加水煎煮取汁。
[用法]外洗患處,每日3—4次。用于治牛皮癬風濕熱型,癥見局部有成片丘疹肥厚,并有部分皮損潮紅、糜爛、濕潤和血痂等。
[出處]《中醫(yī)外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