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臺看到不少家長關于孩子注意力問題的留言,我選取了以下兩條作為今天文章的開頭。
留言一:“給孩子講故事,總是心不在焉,東張西望。還喜歡四處走動,注意力怎么這么差??”
留言二:“我們家孩子都3歲了,可是做事總是沒耐心,玩玩具也是不到兩分鐘就丟一邊了。根本沒法集中注意力,這上幼兒園可怎么辦??”
幾乎每條留言后面跟隨的標點符號都是兩個以上,有的甚至達到六七個??梢娂议L們的心情是多么的焦急啊。
對于這些問題我并沒有陌生感,對家長們的反應也甚是熟悉。因為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我的家長們也會時常反饋類似的問題,圍繞的關鍵詞都是“注意力”。
從心理學上講,我們所說的“注意力”指的就是“注意”。
所謂的注意,是指心理活動對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我們進行一切活動的前提和基礎。注意力的持續(xù)性、穩(wěn)定性發(fā)展水平會對兒童日后的學習、情緒、毅力品質等方面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
由此可見,家長們的著急是對的。
但是干著急對孩子注意力的改善并不能起到任何幫助,不妨靜下心來先一起了解下兒童注意力的發(fā)展特點。
心理學上將注意分為: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無意注意是指在不自覺的情況下產(chǎn)生和維持的心理狀態(tài),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不經(jīng)意。
家長們可能都會有這樣的體驗,有些話并未教過孩子,可是某天卻能在孩子的嘴中聽到。
這時候通常會發(fā)出這樣的疑問:“這話我都沒有教過她呀,她怎么會說?”其實這話可能是你某天不經(jīng)意說過,被孩子聽到了,然后她就吸收了。這就是無意注意在起作用。
孩子往往對廣告詞的記憶比你費盡心思教他的兒歌記憶效果好,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因為幼兒期的孩子,他們的注意就是主要以無意注意為主。
有意注意是指需要經(jīng)過意志努力自覺控制的注意。換句話說,所有需要你刻意記憶、花費努力去學習的東西,都是靠有意注意來實現(xiàn)的。
學齡期前(0-6歲)的孩子有意注意處于初步形成階段,所以注意的穩(wěn)定性差、保持時間短。
因此,學齡期前幼兒總是“坐不住”原因是源于他們的大腦發(fā)育還未完善,神經(jīng)系統(tǒng)興奮性高,抑制力差所引起。到了學齡期(6-14歲),隨著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逐漸成熟,兒童保持注意的能力便會逐漸提高。
了解了兒童注意發(fā)展特點后,我們可以來談談培養(yǎng)孩子注意力可采取的策略了。
策略1:多項選擇不如單項選擇
在早教機構工作時,但凡家長對我說:“孩子玩玩具一點都不能專注,摸摸這個,摸摸那個。”我的第一句話都是反問:“您一次給孩子提供幾樣玩具呢?”通常家長的回答是:“沒有限制呀,家里的玩具都在那了。”
3歲前的孩子選擇性注意能力很差,他們并不能忽略那些額外的干擾物,很容易受到無關刺激物的影響。
米勒和威斯的研究分別發(fā)現(xiàn),即使是到了7-10歲的兒童,也不能很好的過濾掉那些對當前活動有干擾的刺激,進而無法專心于當前的活動。
因此建議家長們,如果想讓孩子專心于做一件事,玩一樣玩具。周圍的干擾因素越少越好,多項選擇不如單項選擇。
策略2:創(chuàng)造一個簡單、愉快的氛圍,讓孩子能專心做事
家長要避免做分散孩子注意力的事,比如孩子在專心的拼積木的時候,家長就不要過多關心的在一旁問孩子“要不要喝水”“要不要尿尿”“你拼的是什么”等可能打斷他們注意力的言語或行為。
值得提醒的是,當孩子堅持完成了一件事,即使事情很小。家長們也要注意適時、適宜的給予表揚,讓孩子體驗到其中的快樂,從而增加其集中注意力的動力。
策略3:設置具體時間完成具體化的活動目標
通常來說,活動目標越具體,會越有助于孩子明確自己需要做的事情,從而維持更久的注意力。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有意識的練習孩子根據(jù)特定目標來集中注意力的習慣。
比如家長可自行打印或購買適合孩子年齡的觀察圖,出示兩張除了少數(shù)幾個地方外基本相同的圖片,讓孩子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從中找出圖片的不同。
策略4:通過游戲來培養(yǎng)孩子注意力
游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形式,游戲活動可以增加孩子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在這里向家長推薦2個在家中方便實施又行之有效的鍛煉注意力的游戲。
游戲一:“什么東西不見了”
游戲準備:3-5個孩子熟悉的玩具
游戲過程:將幾個玩具同時擺放在孩子面前,提示孩子認識并記住玩具的種類。然后請孩子閉上眼睛,家長隨機拿走一樣或幾樣玩具。再問孩子:“什么玩具不見了”,讓孩子集中注意力去回憶。
游戲二:地滾球(大點的孩子可玩接拋球或打羽毛球)
游戲準備:西瓜球
游戲過程:家長和孩子有間距(1米內)的面對面做好準備,家長將球滾向孩子,提示孩子注意球的方向并接住球。再將球滾回給家長,游戲重復進行。可視孩子的具體情況,將距離延長或縮短,發(fā)球間隔時間也可時快時慢。
培養(yǎng)孩子的注意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家長們需要長期努力的一項工作。所以家長們急不得,用正確的方式,以發(fā)展的眼光,保持平常心,有計劃、有意識的去努力,一定會取得一定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