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用藥有自身的特點:如果所選藥物對病人本身有潛在的不良反應,但是符合搶救生命的緊急需要,可暫不考慮藥物今后的不良影響;急診用藥多不允許臨床醫(yī)師等待病原學的培養(yǎng)結(jié)果或血藥水平的監(jiān)測結(jié)果來指導用藥,一般情況下只要掌握合理用藥方案即可;鑒于病情的特殊性,急診用藥多選擇作用迅速、易于監(jiān)測生理和/或副作用及代謝快速的靜脈注射藥。急診用藥的給藥方式包括舌下給藥、口服給藥、直腸內(nèi)給藥、肺部給藥、經(jīng)皮給藥、注射給藥等。
心肺復蘇用藥
腎上腺素
腎上腺素直接作用于腎上腺素的α、β受體,產(chǎn)生強烈快速而短暫的興奮α和β效應。小劑量時心排血量增加,血壓升高,β2受體興奮可降低血管阻力,松弛支氣管平滑肌,解除支氣管痙攣;大劑量時α受體興奮,血壓升高,冠狀血管灌注增加,使停搏的心臟復跳。不良反應為可引起驚厥、面色蒼白、震顫、心悸、煩躁、頭痛、血壓升高、心律失常甚至心室顫動等反應。
休克時的使用方法
發(fā)生過敏性休克時,使用腎腺上素可以緩解過敏性休克所致的心跳微弱、血壓下降和呼吸困難等癥狀。用法為0.5~1毫克皮下注射或小劑量靜脈滴注。
心肺復蘇時的使用方法
靜脈注射,如靜脈通道未建立也可氣管內(nèi)給藥,也可心內(nèi)注射。0.1毫升/千克,靜脈推注或泵入(1∶10000);0.1毫升/千克,氣管內(nèi)(1∶1000);3~5分鐘重復一次。有人主張大劑量給藥,能提高心肺復蘇的成功率,但不能降低死亡率,目前不主張常規(guī)應用。
哮喘時的使用方法
腎上腺素能興奮β受體,使支氣管平滑肌松弛,緩解哮喘。目前,β2受體興奮劑藥物比較多,副作用少,腎上腺素很少用于哮喘。用法為皮下注射,每次0.25~0.5毫克,極量1毫克。必要時可重復,但不宜肌肉注射。
注意
腎上腺素不宜與堿性藥物、強心苷類、維生素C、氨茶堿、氯化鉀等配伍;在酸性環(huán)境中作用降低,與堿性藥物混合后失效?;加衅髻|(zhì)性心臟病、高血壓病、動脈硬化、糖尿病等疾病者禁用。氣管內(nèi)給藥量比靜脈給藥量大10倍。
去甲腎上腺素
去甲腎上腺素主要激動α受體,對β受體激動作用很弱,且有很強的血管收縮作用,使全身小動脈與小靜脈收縮,外周阻力增大,血壓上升。適應證為過敏性、神經(jīng)性、心源性休克及擴血管藥無效時的感染性休克,也可用于上消化道出血,但出血性休克禁用。
使用方法:6毫克,加入5%葡萄糖溶液50毫升(微量泵);開始量為4~6毫升/小時(8~12微克/分鐘),然后根據(jù)血壓調(diào)整輸液速度(嚴密觀察血壓);維持量1~2毫升/小時(2~4微克/分鐘);最大不超過12.5毫升/小時(25微克/分鐘),消化道出血:8毫克加入冰冷生理鹽水100毫升口服或胃管注入。
局部反應:時間過久、濃度過高或藥液漏出血管,可因強烈收縮局部血管而致局部缺血,甚至組織壞死。如漏出血管以酚妥拉明5~10毫克加0.9%氯化鈉溶液進行局部浸潤注射,不可熱敷。
注意血壓變化,靜滴濃度過高或滴速過快時,可致血壓升高。應從小劑量開始,隨時測量血壓,調(diào)整給藥速度,使血壓保持在正常范圍內(nèi)。
腎臟反應:用藥期間注意保持其尿量至少每小時25毫升以上。
注意
慎用疾?。焊哐獕翰?、動脈硬化、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癥、閉塞性脈管炎、血栓病及無尿病人慎用。
碳酸氫鈉
適應證:代謝性酸中毒,重度代謝性酸中毒應靜脈滴注;堿化尿液,防止血紅蛋白在腎小管沉積引起腎衰;治療胃酸過多引起的癥狀;對某些藥物中毒有非特異性治療作用,如巴比妥類、水楊酸類藥物及甲醇中毒;復蘇時間長、高血鉀、高血鎂、高血鈣。
使用方法:最好稀釋成1.5%的等張液給藥,酌情使用至pH(酸堿度)達7.25即可(0.3×體重(千克)×堿缺失量)。
注意
必須建立暢通氣道后給藥;不能與血管活性藥物放在同一靜脈通道內(nèi);禁用于吞食強酸時中毒時洗胃。出現(xiàn)下列情況時慎用:少尿或無尿;鈉潴留并有水腫時,如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腎功能不全;原發(fā)性高血壓,因鈉負荷增加可加重病情;嚴重呼吸功能衰竭。
阿托品
藥理作用:消除迷走神經(jīng)對心臟的抑制作用,消除傳導阻滯,使心率增快;能解除平滑肌的痙攣,抑制腺體分泌,興奮呼吸中樞,具有松弛內(nèi)臟平滑肌及擴瞳的作用。適應證為用于迷走神經(jīng)反射和阿斯綜合征所致心跳驟停;可用于電復律后的心動過緩;治療各種緩慢性心律失常;搶救感染性休克;有機磷農(nóng)藥中毒的急救;平滑肌痙攣性疼痛;擴瞳。
使用方法:0.01~0.02毫克/千克,皮下或靜脈推注(最大劑量0.03~0.05毫克/千克;單劑:嬰兒不超過0.3毫克,兒童不超過0.5毫克,青少年不超過1毫克)。有機磷中毒時1~5毫克/次,根據(jù)中毒程度,采用肌肉注射、皮下注射或靜脈推注,達到阿托品化后逐步減量。氣管內(nèi)給藥比靜脈給藥大兩三倍。
注意
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禁用。不良反應為口干、眩暈、瞳孔散大、皮膚潮紅、心率加快、興奮、煩躁、驚厥。靜脈注射時速度宜慢,注意觀察有無過量及中毒。對老年人要觀察有無便秘和尿量。滴眼時要壓迫內(nèi)眥,以免流入鼻內(nèi)。
抗心律失常藥
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時,首先應熟悉各種藥物的藥理作用,利用反映藥物吸收、分布、代謝及排泄的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可調(diào)整用藥時間及頻次。注意抗心律失常藥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用藥時間不宜長。多數(shù)藥物都有負性肌力作用。多數(shù)藥物靜脈推注時需要緩慢注射(8~10分鐘),除了ATP(三磷酸腺苷)。
三磷酸腺苷
三磷酸腺苷是一種內(nèi)源性嘌呤核苷,可減慢房室結(jié)傳導,半衰期(指藥物消耗一半所需時間)小于10秒鐘。適應證:室上性心動過速。
用法:0.1毫克/千克,快速靜脈推注,無效者,在3分鐘再給一次,每次按0.05~0.1毫克/千克遞增,直至最大劑量0.25~0.3毫克/千克。
注意
0.1毫克/千克快速推入后,再快速推入氯化鈉溶液2~5毫升,以防腺苷在到達心臟前在紅細胞內(nèi)分解。老年人、有心動過緩及房室傳導阻滯病史者慎用。
藥理作用:作用在心室肌,降低心室肌應激性,提高致顫閾值,延長有效不應期,抑制心肌傳導自律性。適應證為頻發(fā)室性早搏,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
使用方法:緩慢靜注1~1.5毫克/千克/次(一般用50~100毫克/次),必要時每5分鐘后重復一兩次。靜滴時取100毫克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00毫升中靜滴,滴速1~2毫升/分鐘。總量<300毫克。
注意
1.氣管內(nèi)給藥量比靜脈給藥量大兩三倍。
2.QRS波(正常心電圖中幅度最大的波群)增寬的室性逸博伴心動過緩者禁用。
3.不良反應主要為頭暈、嗜睡、感覺異常、肌顫等,超量可引起驚厥、昏迷及呼吸抑制等。偶見低血壓、心動過緩、傳導阻滯等心臟毒性癥狀。
胺碘酮
藥理作用:胺碘酮屬于Ⅲ類抗心律失常藥物,延長心肌細胞三相動作電位,無負性肌力作用。適應證為治療嚴重的室性及室上性心律失常。
使用方法:靜脈注射,150毫克,加入10毫升液體中,10分鐘給入,然后1毫克/千克應用6小時;0.5毫克/千克維持給藥,必要時可追加150毫克。
口服法:用于需要維持給藥或單獨口服給藥的患者,常于第一天或靜注的同時給600毫克×7天或1200毫克×4天,然后100~400毫克維持給藥。
注意
1.不宜用于尖端扭轉(zhuǎn)性室速,嚴重竇性心動過緩及房室傳導阻滯。
2.竇性心動過緩和QT間期延長是其治療作用,不應視為停藥的指征。
心律平(普羅帕酮)
藥理作用:心律平對細胞膜有直接穩(wěn)定作用,能降低動作電位最大上升速率及輕度延長動作電位時間和有效不應期,用于預防和治療各種室性及室上性心律失常,也可用于預激綜合征合并的心律失常。
使用方法:靜脈注射,70毫克,10分鐘給入。如果無效,20分鐘后可重復,也可2毫克/分鐘靜脈滴注。
不良反應:惡心、嘔吐、眩暈,個別病人會血壓下降、加重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