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參,又名地環(huán),其性涼、味甘。菜藥兼用,具有百年歷史。
《中草藥大辭典》等權威資料記載,地參含有多種藥用成分,其莖葉曬干后即是名貴中草藥。全草入藥,具有活血、利尿、通經(jīng)、滋陽、潤燥、調血脂、通九竅、利關節(jié)、養(yǎng)氣血等功能。
經(jīng)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表明,地參含有人體所需的20多種微量元素、18種氨基酸、酚類、糖類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經(jīng)常食用地參有抑制癌細胞擴散和減肥的特殊療效,因此享有“蔬菜珍品”的美稱。
主要食用晚秋以后采挖出的潔白脆嫩的環(huán)形肉質參,這些根莖可炒食、蒸煮、做湯、腌漬、醋泡、糖浸、做蜜餞食用。
地參粥食材:地參200克,大米100克,枸杞、冰糖適量。做法:將地參洗凈切成長條狀,與大米一同放入砂鍋,慢火文煮30分鐘左右,加入枸杞繼續(xù)燉煮10分鐘后加入冰糖即成。功效:此粥適用于氣血雙虛,身體疲憊、四肢無力、食欲減退.
燜地參食材:地參50克,食用油、鹽適量。做法:把地參斜切成塊,在炒鍋熱油中煸炒片刻,加適量清水和鹽后燜熟。可分為兩次食用。功效:此方源于《日華諸家本草》,可活血瘀而止痛。原書用于“產(chǎn)后心腹痛”,并謂“產(chǎn)婦可作蔬菜食,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