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信上傳的一個“腐竹燃燒”視頻引起了不少關注,視頻里有人點燃了一根腐竹,燃燒后有瀝青一樣的東西滴下,被認為是含膠的有毒腐竹。
人們不禁要問,腐竹能燃燒,是真的嗎?
能燃燒的腐竹能吃嗎?
腐竹屬于大豆制品,是豆?jié){煮沸后經一段時間保溫,表面形成一層薄膜,挑出后下垂成枝條狀,再經干燥而成。這個過程聽著是不是很耳熟?沒錯,跟奶皮子的制作方法如出一轍。奶皮子在內蒙等地非常流行,以鮮奶熬煮,等其表面凝結一層膜后,用筷子挑起掛在通風處晾干。
干腐竹色澤黃白,油光透亮,用清水浸泡3-5小時發(fā)開以后,既可炒,也可拌,還是吃火鍋的好食材,跟肉類和蔬菜都可搭配,營養(yǎng)又美味,深受人們喜愛。
腐竹燃燒是奇聞?
燃燒是一種化學反應,是可燃物與空氣中的氧氣之間發(fā)生的快速放熱和發(fā)光的氧化反應。能燃燒的物質就稱為可燃物,大多是含有碳和氫的化合物。一般我們容易想到的可燃物是煤、石油、天然氣、木頭、酒精、布料等,而很少有人會將食物和燃燒聯(lián)系在一起。
但事實上,很多食品的主要成分也是含有碳和氫的化合物,完全符合可燃物的定義。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是食物中可以燃燒的成分。油脂可燃很多人都知道,蛋白質的燃燒在生活中也很常見,比如頭發(fā)、羊毛等物質燃燒時,主要就是蛋白質的燃燒。
干腐竹含水量很少,只有8%左右,主要成分是蛋白質,約占45%,其次是脂類和碳水化合物,各占22%左右。這樣看來,腐竹中含的基本都是可燃成分,又很干燥,能燃燒是自然的,無需大驚小怪!
其實,前段時間還出現(xiàn)過面條燃燒、餅干燃燒的類似新聞,也引起了人們一定程度對面條、餅干的擔心。
之所以“燃燒事件”頻出,一是因為大家對食品安全問題尤其關注,二是人們很難把食物跟燃燒聯(lián)系在一起。現(xiàn)在大家應該明白了,很多食物都是可以燃燒的,是食物的固有屬性,而并不是添加了什么有毒物質。明確了這一點,以后再看到網上出現(xiàn)什么別的食物燃燒的視頻,就大可淡然處之了。
豆制品中的“營養(yǎng)冠軍”
腐竹濃縮了豆?jié){中的蛋白質和脂類,營養(yǎng)價值較高,被譽為豆制品中的“營養(yǎng)冠軍”。腐竹中近一半成分是大豆蛋白,并且不含膽固醇,是素食者以及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獲取優(yōu)質蛋白質的良好途徑。與谷類搭配食用,還可以補充谷類所缺乏的賴氨酸,提高蛋白質利用率。
腐竹中含有22%左右的脂類,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特別是亞油酸含量很高。亞油酸是人體必需脂肪酸,能與血液中的膽固醇結合,促進膽固醇的轉運和代謝,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腐竹還富含具有血管清道夫功能的大豆卵磷脂,同樣能降低膽固醇、軟化血管、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還具有健腦作用。
目前腐竹加工工藝還會往豆?jié){中添加一定量的鈣以提高腐竹產率,從而使腐竹中的鈣含量明顯增加,經常食用,可以滿足維護骨骼健康對鈣的需要。
購買腐竹時要學會通過外觀和氣味快速辨別優(yōu)劣。好的腐竹呈枝條狀或片葉狀,顏色淡黃,油亮有光澤。質地比較脆,容易折斷,折斷后從斷面能看到很多空心結構。好的腐竹有典型的豆香味,沒有其他異味。如果看到顏色發(fā)灰,沒有光澤,散發(fā)不良氣味的腐竹,就不要購買了。